诠释概念与要义,渗透思想与方法
——以苏科版“数轴”的教学为例

2018-06-23 02:33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
中学数学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要义温度计数轴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 丁 香

数轴作为数与图像完美结合的桥梁,在数学研究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新课标也对“数轴”内容提出了“还原数轴”“理解数轴”“渗透思想”的要求.对于数轴相关知识教学,也应基于上述要求,合理设置教学环节.以下以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轴”教材内容为例开展教学探讨,提出教学建议.

一、基于已有经验,诠释数轴概念

数轴是初中数学深入学习与研究的工具,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初步接触过数轴,对其有着较为粗浅的认识,数轴教学的开展可以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上进行.另外,由于数轴的概念较为抽象,但生活中存在数轴的原型,因此对于其概念的形成可以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利用学生经常接触的实物完成概念意义的教学.

数轴学习的初始阶段需要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过根据直线上点的位置写出具体的数,即利用数来表示点,可以对该知识经验进行合理拓展,使学生对数轴的三个基本观念形成深刻的认识.引入如下活动:图1直线上的点对应着不同的数,请根据点的位置在相应的方框里写出具体的数.直线上的点是依次排列的,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直线上数的大小关系,而数与点的对应关系,以及直线的方向性对于学生后续理解“点”“直线”“数”极为有利.

图1

图2

数轴的概念抽象可以联系生活中的直尺和温度计,如图2,利用两者的刻度排列使学生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如让学生思考刻度上的“0”所代表的含义,以及温度计上如何表示“零上6℃”和“零下6℃”.在此基础上通过类比让学生思考能否绘出一条直线,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0和负数,从而引出后续的探究.学生对于绘图一般有极大的兴趣,概念教学可以设置绘图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认识数轴的概念.活动如下:(1)首先画一条水平的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为0,定为原点;(2)要求直线向右为正方向,并用箭头表示,向左为负方向;(3)在直线上取适当的单位长度,然后从原点向右每隔单位长度取一点,标为“1、2、3、4……”,原点向左同样每隔一单位长度取一点,标为“-1、-2、-3、-4……”,如图3所示.通过这样的三个活动步骤,类比直尺和温度计完成了数轴的绘制,然后引导学生理解这样的具有原点、规定方向及单位长度的直线就是数轴,从而完成数轴的概念教学.

图3

数轴概念教学中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经验,唤起学生对于数与点对应关系的认识,结合生活经验,类比生活实物,通过绘图的方式使学生体验数轴的绘制过程,从而理解数轴的概念和三要素.这样的教学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仅完成了从经验到知识的过渡,还在活动中锻炼了学生的绘图操作能力.

二、构建完整数系,深化“表示”要义

数轴上的点和数是相对应的关系,用点可以表示数,这是对数轴“表示”作用的充分体现.而对于数轴的深入教学需要依托数轴直观的表示作用,实现数系在数轴上的完整构建,尤其是在数轴上采用合适的方式引入无理数,使学生深刻体会数轴的“表示”要义.

学生初步掌握数轴的概念后可以编排一定的练习,让学生在数轴上标出数来体会数轴对数的表示作用,如给出下列各数:-3、、0、2.2、、4,要求学生在数轴上将其标出.同时给出如下要求:将点标在线的上方,数标在点的下方,然后让学生观察数轴思考问题:(1)通过数轴可以总结出点与数的什么关系?(2)上面的数都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吗?哪些数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出来?通过追问思考,可以进一步使学生理解数轴的“表示”要义,即数与点的对应关系.另外,由于问题中给出的数包含了小数、分数、整数、负数和正数等不同类型的数,学生可以初步总结出关于数的表示规律:一是数轴上的点可以表示分数;二是数轴上的点可以表示有理数.对于有理数的表示,采用简单的绘图、思考、总结的教学方式,学生经历了形象思维向理性思考的过渡,完成了数与点对应表示的初步学习.

数轴上的点除了可以表示有理数,还可以表示无理数,这是数轴完整性表示作用的体现,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在数轴上也可以表示无理数,这是构建完整数系不可或缺的环节.可以让学生思考:数轴上有许多表示有理数的点,但是这些点并不能将整个数轴布满,那么数轴还可以表示哪些数呢?接下来可以编排如下两个活动,从学生熟悉的问题中引入无理数:(1)面积为2的正方形,它的边长a是无理数,如何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圆周率π是无限不循环的无理数,数轴上是否可以表示出来?如何操作?让学生思考两个无理数的表示方法,引导学生借助无理数对应线段来确定无理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正方形边长a的表示,先以数轴为对角线作面积为2的正方形,然后以原点为圆心、a为半径画弧,则弧与数轴的交点A就为无理数a,如图4所示.无理数的数轴表示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但是学习数轴“表示”要义的重要部分,借助直观的画图来表示无理数,可以辅助学生理解.

图4

数轴上有理数与无理数的对应表示是数轴“表示”要义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完整数系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理解数轴是连续点的结合是十分有利的.在无理数的表示中采用实验作图的方式,是对学生实验思想的初步培养.另外,无理数形成的内在机理对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具有极大的帮助.

三、渗透数学思想,促进思想提升

对于“数轴”内容的教学,不应局限于基本的知识内容,还应该在教学环节、内容设置上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通过合理的教学编排实现学生思想和能力的全面提升.数轴的概念是对生活问题的抽象,可以渗透抽象概括方法;数轴的建立是对生活模型的类比,可以渗透数学的模型思想和类比思想;数轴本身就是数与形的充分结合,在教学中需要向学生传达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数轴概念的概括过程,需充分利用温度计,从温度计的0度、单位长度、直线方向等方面进行抽象,确保概括过程的完整性、合理性和准确性.而在概括的最后阶段,需要引导学生利用数学语言描述数轴,即从数轴建立的三要素来表述,使学生充分学习知识从生活经验中抽象、概括的方法,也可以结合具有辨析性的数轴问题,检验学生抽象概括过程的理解程度.

图5

在利用温度计建立数轴过程中,要充分渗透模型思想,即从生活中的原模型——温度计,建立研究问题的数学模型——数轴,然后利用数轴研究问题,实现模型思想的双向传递.对于数轴上的大小关系,则可以渗透类比思想,如给出温度计与数轴的对应图,如图5,让学生思考温度计由上到下的数值变化关系,以及数轴由左到右的变化情况,并比较点的位置关系.类比温度计的温度变化,学生可以较为容易地得出数轴上两点的大小关系,右边表示的数必然比左边表示的数大,则从左到右是逐渐增大的过程,渗透类比思想更能辅助学生进行规律总结.

图6

数轴实现了数与点的对应,这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数形对应,因此对于数轴的深入教学需要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即不仅从图像角度使学生了解点之间的位置关系,还需要从代数方面使学生理解数的大小关系.如在教学中设置如下问题:图6所示数轴上的点P坐标为a,点Q的坐标为b,则P和Q两点之间的距离如何表示?该问题表面上是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实际上是数学的代数运算问题,结合数轴的正方向的唯一性,很容易可得b>a,则PQ=b-a.单纯依靠代数分析并不能确定b和a的大小关系,结合数轴图则可以避开分类讨论,完成数学符号的关系表述,实现距离的精准求解,两者的充分结合充分体现出数形结合的思想意义.

在教学中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新课改对于中学教学的思想要求.思想是数学的精髓,依托于知识内容,而又需要以具体的方式向学生传达,“数轴”的教学中采用结合实际问题、特殊情形,引导思考的方式,更能使学生亲身体会思想方法的重要意义,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思想的提升.

四、结束语

“数轴”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但如何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更深的知识感悟则存在一定的难度,最有效的方法是依托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结合基本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概念形成的初始阶段,从中归纳数轴的基本规律;紧抓数轴的“表示”要义,设置具体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充分理解数轴上点对数的完整表示.数轴作为具有重要教学启示的内容,还肩负着提升学生思想的重任,在教学中需渗透抽象思想、概括方法、模型思想、类比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为教学目标,达成素质教育的伟大愿景.

1.史承灼,谢卫松.层层递进巧设问 循循善诱究真知——探究课“数轴的再认识”的问题赏析[J].中学数学(下),2017(11).

2.王秀梅.习题课教学:从“拿来主义”走向编题变式——以“数轴再认识”习题课为例[J].中学数学(下),2016(10).

3.吕娟.数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妙用[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7(36).

4.徐沙沙.“数轴”单元的教学设计与思考——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轴1课时[J].数理化学习,2016(12).F

猜你喜欢
要义温度计数轴
落到实处是第一要义
正确认识温度计
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温度计的『一二三』
体育运动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三个“要义”
数轴的作用
三招搞定温度计
如何学好数轴
经典实用主义的要义
数轴上的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