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城郊型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2018-06-23 08:11康德贤蒋雅琴甘桂云黎键湧莫永诚吴永官王益奎卢发仕黎炎李文嘉
长江蔬菜 2018年9期
关键词:广西蔬菜品种

康德贤 蒋雅琴 甘桂云 黎键湧 莫永诚 吴永官 王益奎 卢发仕 黎炎 李文嘉

导读:城郊型蔬菜是蔬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满足城郊人民日常蔬菜消费需求、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责任,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综合分析广西城郊型蔬菜产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促进广西城郊型蔬菜产业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具有积极意义。

城郊型农业是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生产多种鲜活农副产品为主,具有城郊区域特征的农业生产方式[1]。城郊型蔬菜是城郊型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城郊蔬菜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城郊区域选地开展蔬菜生产、为城郊提供稳定“菜篮子”的重要农业产业,具有靠近城市、运输成本低、能满足城郊人民对蔬菜的高品质要求、针对高档消费市场等鲜明特点。摸清广西城郊型蔬菜产业发展现状,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对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蔬菜产业转型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蔬菜产业效益、促进蔬菜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广西城郊型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1.1 生产规模

2016年,广西蔬菜播种面积127万hm2[2],占广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20.7%,仅次于水稻(31.9%),高于甘蔗(15.5%),蔬菜的重要地位显而易见。广西的蔬菜生产主要由外向型蔬菜、城郊型蔬菜和其他分散栽培的蔬菜组成,其中以城郊型蔬菜为主,其播种面积占广西蔬菜播种面积的45%以上。近年来,蔬菜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和生产规模日趋增加,城郊型蔬菜的生产规模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

图1 2016年广西各市蔬菜播种面积

广西辖有14个地级市,是城郊人口较多的省份之一,对城郊型蔬菜的需求量较大。2016年,广西各市蔬菜播种面积所占比例,排列前5名的分别是南宁市、桂林市、百色市、玉林市和柳州市。各城市蔬菜播种面积占比见图1。

1.2 品种结构

城郊型蔬菜生产通常选用具有 “短频快、新优特”等特点的品种,以更好地适应城郊市场的新需求。主栽蔬菜的类别以叶菜类、瓜类、茄果类和豆类为主,辅以甜玉米、野生蔬菜等特色蔬菜,共同构成了城郊型蔬菜的品种支撑体系 (表1)。其中,叶菜类蔬菜因其组织柔嫩、口感脆甜,深受城市消费者青睐,但因叶菜不耐储运,销售市场还是以本地市场为主,因此成为了城郊型蔬菜中的优势蔬菜品种[3]。

1.3 生产模式

城郊型蔬菜担负着满足城市及郊区人民周年蔬菜消费要求的重任,因而对蔬菜周年高效生产有着特殊的需求。广西城郊型蔬菜生产中应用较多的周年生产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瓜类—甜玉米—小白菜—上海青—菜心 春季利用双膜覆盖技术选用瓜类品种(节瓜、苦瓜、南瓜、丝瓜)进行春提早栽培,夏季选用耐热甜玉米品种栽培,秋冬季种植小白菜、上海青和菜心,既起到了轮作的作用,又能适应市场需求,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效果。该模式在全区各地均有应用。

②瓜类—豇豆—小白菜—上海青—芥蓝 春季利用双膜覆盖技术选用瓜类品种(节瓜、苦瓜、南瓜、丝瓜)进行春提早栽培,夏季选用耐热豇豆品种栽培,秋冬季种植小白菜、上海青和芥蓝,满足城郊市场对蔬菜品种多样性的需求。该模式在全区各地均有应用。

③春黄瓜—夏苦瓜—秋番茄 春季选用具有早熟、优质特性的黄瓜品种,2月上中旬利用设施播种育苗,3月上中旬定植大田,4月下旬至5月采收;夏季选用耐热、抗病、优质的苦瓜品种,在5月下旬播种育苗,6月上旬大田定植,7月中下旬至9月采收;秋季选用抗性好、商品性好的番茄品种,9月上中旬育苗,9月底10月初定植,12月至翌年2月采收。该模式全区各地均有应用。

④小白菜—瓜类—小白菜—甜玉米—菜心 冬春季种植一茬小白菜、春夏季种植耐热瓜类蔬菜(黄瓜、节瓜)、夏秋季再种植一茬小白菜、秋季种植甜玉米、冬季种植菜心。该模式为广西南部地区常用模式。

⑤辣椒—豇豆—大白菜 冬春季种植辣椒、春夏季种植耐热豇豆品种、秋冬季种植大白菜,也可取得良好的周年种植效益。广西中部地区城郊蔬菜基地常用该模式。

⑥莴笋—豇豆—大白菜 莴笋在广西也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冬春种植莴笋、夏秋种植豇豆、秋冬种植大白菜,是广西东北部城郊蔬菜基地常用模式。

以上几种生产模式均能结合品种特性及市场需求合理安排茬口,并科学轮作,具有周年生产、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等特点,是广西城郊型蔬菜产业中的重要种植模式。

表1 广西城郊型蔬菜主栽品种

此外,个别地区结合当地特产独创出具有当地特色的蔬菜周年高效生产模式,如玉林市的苦瓜—节瓜—仁东大蒜模式、博白蕹菜—瓜类模式,钦州市的加工型黄瓜—辣椒轮作模式和霸王花—辣椒套种模式等,属于广西城郊型蔬菜中独具特色的高效生产模式。

1.4 技术应用

技术的应用在城郊型蔬菜生产中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城郊型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产业效益,先进、适用、高效的栽培技术在城郊型蔬菜生产中得到重点应用。

目前在广西的城郊型蔬菜生产中应用较广泛的技术主要有集约化育苗技术,机械化操作技术如机械起畦、盖膜和喷药等,双膜覆盖栽培技术,节水灌溉及水肥一体化技术,蔬菜连作障碍克服技术,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等。在采后处理环节,蔬菜采后冷藏保鲜技术在各大城郊型蔬菜基地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1.5 生产主体

传统的城郊型蔬菜生产以农户分散种植为主。近年来,蔬菜生产企业、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逐渐增加,成为城郊型蔬菜生产的新型主体。城郊型蔬菜生产主体的转换,促进了城郊型蔬菜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也促进了城郊型蔬菜产业的转型和升级,由分散型转为集中型、基地型,由自给型转为商品型,由低投入、低效益转向高投入、高效益的方向发展[4]。

1.6 市场需求特点

城郊蔬菜市场对蔬菜的要求比较高,在蔬菜产品的品种多样性、新鲜度、品质、安全性、特色等方面均有较高的要求,部分消费群体还对特供蔬菜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可见城郊型蔬菜产业对提高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性。

2 广西城郊型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基地分散、规模小

因为蔬菜生产需要使用土地,而土地在城市及郊区较倾向于用作城市建设用地,所以农用土地较少。传统的城郊型蔬菜栽培比较难集中,多分散于郊区的村庄中,生产规模小,不利于城郊型蔬菜产业的快速和高效发展。

2.2 基础条件薄弱、生产水平低

多数城郊型蔬菜生产仍停留在传统蔬菜栽培层面,在基础建设方面的投入少,基础条件薄弱,供水能力、防范自然灾害能力不足。部分菜农接受新品种、新技术的主观能动性不够,创新性不强,生产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2.3 生产成本不断增加,生产效益低

一是随着城市建设进度的加快,城镇农用土地的地租日趋升高,地租平均水平为667 m2每年1 000~1 200元;二是蔬菜需要精耕细作,属于劳务密集型产业,对人工的需求量较大,这与农业劳务用工短缺、劳工老龄化日益严重的现象形成了突出矛盾,加上城镇建设对农民工的需求和报酬较高,导致农业劳务工资也在不断攀升,甚至突破了每人每天100元的工资水平,这对城郊型蔬菜产业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一方面是生产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是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效益没有提高,二者在较大程度上制约着城郊型蔬菜产业的发展。

2.4 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低

城郊型蔬菜生产以农户经营为主体,兼营多、专营少,专业化程度低,虽然也增加了一些企业和合作社经营主体,但还处于初级阶段,运营机制有待完善[4]。同时,城郊型蔬菜生产缺乏统筹规划,随意性、盲目性较强,组织化程度不高,适应市场新需求、应变市场风险的能力有待加强。

2.5 病虫害日趋严重,蔬菜质量安全难以保障

多数菜地属于老菜地,多年的蔬菜连作带来了日趋严重的病虫害问题,菜农滥用化肥和农药的现象仍然存在,给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同时,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不够完善、监管力度不够,产品信息、来源、去向无从追溯,也增加了蔬菜产品质量的安全隐患。

2.6 缺少品牌

城郊型蔬菜产品虽然有市场集中销售,但广西蔬菜产品的品牌少和知名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

3 广西城郊型蔬菜产业发展对策

3.1 加强城郊型蔬菜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

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团体应在城郊型蔬菜生产标准园建设、主体培育、基础设施投入、生产及销售的规范化管理、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产业发展方向等方面发挥引导作用,出台相关引导、扶持政策,提高城郊型蔬菜生产的专业化、组织化程度,积极推进城郊型蔬菜产业的良性发展。

3.2 提高蔬菜生产技术水平,促进蔬菜标准化生产

加大先进、适用、节本增效栽培技术在城郊型蔬菜生产中的研发和应用力度,如集约化育苗技术、化肥农药“双减”增效技术、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等,增强创新精神,并加强对技术管理员、生产工人的技术培训,提高整体生产技术水平,促进蔬菜的标准化生产。

3.3 优化品种结构布局,提升市场风险应对能力

根据当地气候特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引进和应用推广优良蔬菜新品种,不断优化品种结构,以适应和满足城郊市场的新需求,提升市场风险的应对能力。

3.4 提高产品质量安全

城郊型蔬菜生产应以生产高品质的无公害、绿色食品为目标[1],围绕城市居民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为城市及周边地区提供优质、安全的“菜篮子”。

3.5 培植龙头企业和蔬菜品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培植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成为城郊型蔬菜产销运营的主体,培植蔬菜品牌,不断提高蔬菜品牌的知名度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争取效益最大化。

3.6 加强智慧型农业的应用

积极引入物联网、溯源系统、网上商城、微信公众号等高科技、高效率、高智慧平台应用到城郊型蔬菜产销环节中,规范产销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管理成本,为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拓宽产品销售市场,促进城郊型蔬菜产业朝着标准化、规模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高效、健康、可持续发展。

[1]李建秀,李茜.城郊型农业绿色化发展研究述评[J].全国商情,2015(15):62-63.

[2]吴建新.2017广西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

[3]魏祥培.城郊型蔬菜基地的地位与作用[J].长江蔬菜,2001(6):6.

[4]宁夏,孔令孜,尚小红,等.广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热带农业科学,2017,37(2):107-113.

猜你喜欢
广西蔬菜品种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奇怪的蔬菜
蔬菜
品种选育彩版
广西尼的呀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蔬菜也“疯狂”
新陆早52号(硕丰165)品种简介
广西诗歌五人谈
四川省2009年主导品种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