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2018-06-23 15:56刘思雯孙宏达郭妍彤梁爽
农家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吉林省气候变化农业

刘思雯 孙宏达 郭妍彤 梁爽

摘 要: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温度、降雨量和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等因素的改变直接影响到了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吉林省位于我国北半球的中纬地带,受气候变化影响显著,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采取恰当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已经成为吉林省农业领域的重要话题之一。在此背景下,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和高效固碳为目标,以节能减排技术为手段,从调整农业结构、改善耕作模式、科学施肥、改良灌溉方法、改进管理手段和合理配置资源等角度,提出吉林省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进一步贯彻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高碳汇的绿色现代化农业目标。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措施;土壤固碳;吉林省

全球气候变暖主要体现在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引起的温室效应,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对农业领域不管是微观还是宏观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农业是人类生存必需物质的最主要来源,在当今资源、环境与人口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的社会背景下,如何解决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的不利影响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焦点话题,气候变化对此产生的影响依然需要我们去探究。

由于气候变化的时常发生,气候灾患的发生频率也随之增高,进而造成农业上的波动。因为全球变暖的导向,吉林省气温呈明显升高趋势,导致农作物种植区域大部分北移,农作物品质下降,病虫分布不均,产品生长季延长,干旱趋势显著增大。如何趋利避害是我们现在急于解决的重要问题。

根据吉林省的特点,提出以下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一、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措施

1.调整农业结构

我国人多地少,农业资源一方面相对短缺,过度开发利用,另一方面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不高,浪费严重。调整农业结构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保护环境,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方法。

从调整农业结构上选育优良农作物品种,充分施展区域比较优势,挖掘资源利用的潜力,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综合气候变化对农产品自身产量及质量的影响,开发农业优质物种,挑选的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承受酸碱平衡度与日照空气元素含量生存程度跨度大的农业品种,这种高标准的品种需要经过集中化培育杂交测试等,最后筛选最能适合吉林省内天气变化程度的植被。

2.改善耕作模式

针对气候变化对农田的影响,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和高效固碳为目标,调整农作物的耕种模式,改良农作物的品种布局,推广新型耕作模式。根据吉林省内不同地域的土地现状进行逐类分析,如处于大部分平原的四平,进行玉米宽窄行交替的保护性耕作,此耕作模式有利于增强土壤养分,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于蓄水保水能力,促进玉米生长,获得更多的钾磷,实现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改善耕作模式的本质就是提高我们的农田的生产质量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3.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技术是通过运用合理的施肥方法,利用好施肥量与施肥时间等手段对农作物进行高效、简洁的施肥方式。大多数农民对于施肥量、施肥时间与对农作物施肥的类型存在着很多误区,大量在田间施肥,既有损土地肥沃度又影响农业经济。选择好施肥的时间,确定施肥量、肥料的种类,选择适合土壤的肥料进行施肥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吉林省土地肥沃,土壤多为黑钙土、黑土、淡黑钙土等,大多呈碱性,应施用偏酸性的磷肥等中和土壤,使农作物在一个适宜的土壤环境下生长,同时应注意根据土壤的供肥能力与作物需肥量合理施用含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肥料,遵循“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按照作物需要特性施肥。省内大多种植小麦、玉米、水稻,应根据不同农作物自身特性进行合理施肥,豆科植物对磷的需求量较多,应选择低氮或高磷复合肥以达到增加肥料的利用率,产出高量优质的农作物。同时掌握好各个期间所需施加的肥料量,幼苗期高频低量施肥,料最大效率期按时追肥,如:玉米的大喇叭口期,小麦的孕穗期等。

4.改良灌溉方法

中国农业习惯于传统地面灌溉,此方法耗水量大并且水的操纵率较低,是一种不太科学的胶管方式。另外,普通喷灌技术的水利用率仍然没有达到理想状态。要改变中国农业长久以来的灌溉方法实属困难。但在当前条件背景下,寻找一种节水、便捷、低成本的灌溉方式是我们所共同期待的。应对气候变化不能全部依托于灌溉技术的支持,同时也要思考便捷的灌溉方法进而实现高效的灌溉。如在起伏不平的土地进行灌溉,一般会分区灌溉使水澆满整个农田,但这样灌溉水到达高地势和低地势的时间就会出现差别,导致灌溉的不均匀,因此可以提出一种更好的灌溉方法实现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灌溉理念。

5.改进管理手段和合理配置资源

在当前农业气候资源的利用中,许多农田的建设,养分、水分管理都存在着缺陷,未能按照相关规定合理布局农业生产,没有真正意义上地改良和保护好农田的良好结构,保持农田的水分平衡,提高农田的综合生产能力。农民和企业对维护和改善农业气候资源则重视不够,防御气候灾害方面的工作比较薄弱,所以要改正合理配置资源上所出现的漏洞,要学会通过科学手段利用自然气候变化带给农作物有利的一面,根据气候的格局合理分布种植农作物。

除此,我们可以从农业本身的生产操作入手,致力于研究发展农业固碳方式以求改善农田土壤本身,利用土地自身从根本上控制气候环境的改变走向。同时,我们可以全力支持发展节能减排技术,推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将其从一种污染源变成一种对农业有益的宝贵资源,进而推进农业的节能减排。

众所周知农业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而农业土壤固碳对缓解气候变化和保障粮食安全有双重意义,是环境和经济的双赢战略。我国农田土壤固碳潜力巨大,吉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世界气候变化最显著的地区之一,怎样减缓温室气体排放、高效固碳、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是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钱凤魁,王文涛,刘燕华.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措施与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5):P19-P24.

[2]吴小玲,廖艳阳.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综述[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1:P302-P304.

本论文是在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吉林省农田土壤固碳潜力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2017S11067)的资助下完成的。

猜你喜欢
吉林省气候变化农业
《气候变化》的披露要求与趋同分析
奔跑的小浪花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秆离田工作方案
2007:绿色企业
反腐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WHO:每8例死亡中就有1例死于空气污染
谷歌数据显示:美国人不懂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