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美家庭教育文化的差异

2018-06-23 11:17蒋韵扬肖玲
山东青年 2018年2期
关键词:文化差异发展

蒋韵扬 肖玲

摘 要:众所周知性格决定命运,家庭教育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尤为重要的,也是必不可缺的。本文从中美家庭教育文化入手,重点论述了中美家庭教育文化的差异及形成的原因,同时论述了中美家庭教育文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美家庭教育;文化差异;原因;发展

中国孩子大多羞怯,美国孩子大多独立有胆识,从孩子身上,我们可以非常清楚的知晓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上是有差异的。这是由于中美双方在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我们所应该做的就是正视这些差异,分析两国在家庭教育上的原理、结果等,尽早摸索出适合中国家庭的教育方式。

一、中美家庭教育文化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时间,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其目的是最终达到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教育过程。

1、中国家庭教育文化

在我们观念里,专制是中国家庭教育的代名词。的确,自古以来,中国的尊卑观念使得在多数的家庭中,父母的地位居于孩子之上,孩子对父母言听计从,鲜有自己的想法,一直都是盲目听从父母的安排。长此以往,中国才会出现越来越多没有主见孩子,他们缺乏独立意识,无法自立。

2、美國家庭教育文化

而谈到美国,人们想到更多的可能会是民主,自由,平等之类的词,而这些自然会在国家最小的组成单位——家庭中体现出来。在美国,孩子有十分强烈的自我意识,“个人主义”在他们的脑海里大于天。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公民的思维普遍较为活跃。因而,美国的孩子大多相较中国的孩子来说更加的独立,有主见。

二、中美家庭教育文化的差异

1、中美家长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

在价值取向上,美国跟中国的家长是截然不同的。

在美国,家长绝对是以自我活动为中心。家长绝对不会因为孩子而放弃去听音乐会、看电影、跳舞等一系列自我的社会活动。在有了孩子后,他们的社交活动并没有丝毫改变。

但在中国,家长则将孩子视为中心,把孩子视为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会为了孩子放弃看电影,话剧,踏青,沙龙等一系列满足自身需求的社会活动。尤其是母亲,她们多把自己禁锢在家庭中,失去了自己个人生活。

2、中美孩子学习能力的差异

在我看来,中国的孩子大多没有学会学习。学习不仅指完成在校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具备学习的能力,孩子从心底里喜欢学习,这才是真正的“会学习”。

但美国的青少年大多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会自主的学习并具备自学的能力。学习能力的高这一点在大学阶段尤为明显,美国的大学有着很多自主实践课程,导师只是指一个方向。为了完成课题,学生需要在图书馆中,在社会中有着自我学习的能力才能完成课题。

3、中美孩子生存能力的差异

近年来,中国新闻上经常会看到某大学生因生活不能自理而退学的。乍一看会很惊奇,但细想中国家庭中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就不足为奇了。工作压力大的父母多是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来抚养,老一辈人则溺爱孙子孙女,凡事依着他们,导致孩子自理能力欠缺。

在美国,青少年则很自立,他们从小就必须做志愿者,孩子会在志愿活动过程中学习如何与人相处的。对于孩子的未来,美国的家长并不会过多干涉,他们扮演角色多是引导者,他们会让孩子尽可能多的接触到各类的活动,借此发现孩子的兴趣特长所在。

三、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

1、家长方面

美国孩子会学习是因为家长在孩子儿时就会逐步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而不是强迫他看书。

在孩子年满18周岁之后,家长便不再负责孩子的生活费用,即使不愿意,孩子也必须学着独自生存。因此,大学生打工或申请助学金都是非常普遍的,此外,他们还会为了获得高额的奖学金而努力学习。

此外,在美国,邻里之间聚会的机会很多,但在中国,聚会的机会就会少之又少,即使如今聚会的机会增多,组织筹备活动的也是家长。中国的家伙总是对孩子不放心,担心他们无法完成工作,实际上,孩子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无能。

2、社会原因

说到志愿者活动,就不得不提到美国政府和校方的大力支持了。

志愿者在美国的社区、学校以及青少年宫之类的地方随处可见。这是因为在美国,美国政府的开放性教育观及软硬件设施的及时跟进使得学生的志愿者活动的进行十分顺利。

并且学校方面有硬性规定,从高中开始,学生就必须参加志愿者活动,否则无法毕业。

3、地理位置分布

美国豆腐块的街区居住形式使得邻里间举办聚会的机会很多,邀请客人、筹备聚会、做收尾工作,在工作中,孩子能够渐渐地学会与人相处。

而在中国样的人口大国,随处可见的是一栋栋高楼大厦,多数家庭只能负担得起居住在商品房里的费用。在这样的居住环境里,上下层间距离很少,聚会产生的声响是无法被邻里接受的。因此,中国的孩子自然就少了很多锻炼的机会。

4、价值取向

说到价值取向则不得不提到美国的“个人主义”了。在美国人眼中,自己是独立的个体,永远将自己的诉求放在首位,即便是为人父母后,这种想法并不会有丝毫改变。

但中国的家长在有了孩子之后,就会以家庭为主,因为很多人骨子里面是很传统的,家庭就是自己的天。或许在有孩子前,他们会和朋友聚会,逛街,会上很多的课程来提升自己,但这一切在有了孩子之后全都化为乌有。

尤其是女性,她们以母亲的身份对家庭付出了一切。在中国,养儿防老是很普遍的观念。但在他们渐渐老去的时,却并没有得到她们期许的回报。这样,自然而然就会非常失望。

四、中美家庭教育文化的发展

毋庸置疑,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种教育方式都有可取之处,我们不可生搬硬套,盲目采用美国的教育方式。其民主的教育观的确值得中国的家长学习借鉴:将孩子看做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我们应该尽早摸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方式,将孩子培养成真正的独立个体。美国家长应适当的加强与孩子的交流,更多的参与到孩子的未来中。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石,中国有必要改善自己原本的教育方式,辩证地看待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上的差异,引导孩子朝正确的方向成长。

[参考文献]

[1]黄磊.中美家庭教育比较[J].中华文化论坛, 2008:233-237.

[2]张晓亮. 浅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J]. 天水:大众文艺, 2012:267-269.

[3]王蒙蒙. 浅析中美家庭文化差异[J]. 河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3:420-421.

[4]张威. 中美家庭教育方式比较[J]. 长春:科技信息, 2008(31):144-164.

(作者单位: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猜你喜欢
文化差异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