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柳永词中的归隐之意

2018-06-23 08:31孟涵
青年文学家 2018年12期
关键词:柳永词作

摘 要:纵观中国的词学史,柳永堪称中国词学史的标榜领军人物。他不仅扩大了词境,还开拓了词的题材范围,柳永一生四处漂泊,仕途坎坷,是一个风流却不得志的才子。其实在柳永中年时期之后所书写的词之中已经托出一丝归隐的一味。本文通过分析柳永的词句探寻其逐渐流露出归隐之意。

关键词:柳永;词作;隐逸倾向

作者简介:孟涵(1993-),女,汉族,河南洛阳人,洛阳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2-0-01

一、仕途失意,寄情楚馆

柳永作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词作不乏奢靡之势,市民的情事生活成为他主要的写作对象,读过后略感脸红心跳却又十分贴近当时的生活。也正是因为他真实地反映市井风俗,所以才能成就卓著。柳永因他的词作享誉古今,世人都说但凡有井水的地方都能歌唱柳词,青楼里的姑娘们的眼里柳永的分量远远高于天子,各个对柳永爱慕有加。可是在柳永看来,词作上能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并不是他的初衷。他渴望建功立业一展政治上的雄心壮志。众所周知柳永才思敏捷,但是他在仕途之路上屢遭打击!就算他后来晚年时期某到了一官半职,也不过是位居下品并无实权,终其一生才高位下。

如今柳永能在文学史上流芳千古恰恰是因为他屡试不第,遂将所有的思绪情谊深藏在词中,加之他常年沉溺于花街柳巷,因而很多佳作才能被人们尽情传唱。后来很多人认为他是科举不顺才会大力写作,其实早在科举之前,柳永便开始发忧作词,至于他为什么不得重用,也是因为词作。

正是由于官场失意仕途坎坷,柳永将笔触深入市民阶层,激发了他对带有市俗意识内容的开拓。骨子里仍保留着“学而优则仕。”——柳永也未能逃出这种思想的牢笼,仕途不得志反倒给了他一个贴近中下层社会的机会,将北宋社会的真实现状以词作的形式反映出来,多为市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又以仕途失意抒发了自己羁旅行役的襟怀,留下了大量高质量作品真实再现了北宋特有的社会风貌。仕途失意也让柳永笔触社会歌舞升平的现实,一片繁华之貌的作品比如《望海潮》,成为后人研究北宋的重要历史资料。

二、隐逸倾向的原因

要把一个作品完成主要还是在于把心中所想表达出来,因此在文人的作品中才能捕捉到文人的思想。因为一部作品的思想感情往往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文人的遭际有莫大的关联。

以文人的作品作为我们研究文人隐逸倾向的依据,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众多具有参考价值的东西。范晔在《后汉书.逸民列传》的序文中曾把隐士分为六类:“一、隐居以求其志。二、曲避以全其道。三、静己以镇其躁。四、去危以图其安。五、垢俗以动其概。六、疵物以激其清。”柳永在仕途之中找寻不到自我,因而开始注重自己内心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

柳永生性洒脱,尤其是在都市繁华风光秀丽的杭州、苏州等地,过着光怪陆离、奢靡浪漫的生活。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作了数篇描写都市繁华的词作。而等到他在大中祥符二年的汴京再一次参加考试之时,他的名声已经威震四海。因为他长期沉溺于吃酒玩乐的奢靡生活,所作之词多奢靡浮华并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欣赏水平。显而易见柳永的文风也就是真宗的禁忌,所以他只能落榜。连续十几年考试都没有中榜,仕途之路已经把柳永折磨的身心俱疲。然而天无绝人之路,在他逐渐两鬓斑白之时,遇上宋仁宗开恩,柳永因宋仁宗放宽对以往沉沦于科举一途的士子的限制而及第。他晚年终于及第,然而还是在底层打转不被重用。

三、柳永词中的隐逸倾向之《归朝欢》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隐逸,是古代文人自觉与社会隔绝而选择追求自我的生活方式。柳永一生都在追求仕途高升,然而天不遂人愿,一再受到皇帝的奚落,文人的排挤,颠沛流离中柳永仍然在为仕途奔波不肯放弃,为了改变命运,向皇帝进呈一首《醉蓬莱》本想讨好皇帝求皇帝垂青,然而皇帝并不理会甚至勃然发怒,终致落仕,浪迹民间,以致死后身无余财,还是那些歌妓们集资将其安葬。一生郁郁不得志。所以说他的归隐是被动的归隐,在仕途上得不到安慰就只能在词作中寻找精神的寄托。

最能反应柳永归隐之意的词都是羁旅行役词之中,然而在众多的羁旅行役词中,笔者认为最能体现的归隐之意一首词为《归朝欢》。

整片词看来,上片描写的尽是风景萧条苍凉之色以及互相标榜、追逐名利之人。在词中到处彰显了柳永厌倦羁旅生涯之意,三两只小船远远地待在岸边,簌簌作响是飒飒的风吹刚长出不久的芦苇的声音,沙洲的留宿的大雁穿过江心冲破了渺渺晓烟而去。小桥上的白霜被残月照的越发的白。天色渐亮,行人也慢慢地多了起来,不管乘车还是搭船之人,无不是因为名和利。

词中“一望乡关烟水隔”,是转折句,由描写旅途景、物、人,转为抒发自己的感情,描写自己思念故乡是因为厌倦无奈的羁旅行役。柳永深知这羁旅徒劳无功,不仅无法望见未来,却又不能回到过去,再加上承受着思想之苦的煎熬,就应激产生出一种与其这样还不如转回家乡的心理。

毋庸置疑,词人柳永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北宋时期的一大词家。他的羁旅行役词,多和怀才不遇、天涯沦落有关,这一类词抒发的是怀才不遇的感情;在创作手法上,柳永还兼容了诗的表现手法,意境的创造、气氛的渲染,用典使事,遣词造句,使其词呈现出雅俗并陈的特色,并为后世诗词文化留下来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陶然.杨柳岸晓风残月[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2.

[2]薛莲.再论柳永词的“俗”[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09(3) .

[3]余勇.试论柳永词中的市民情调[J],东京文学,2008(7).

[4]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陈琴.有井水处皆歌柳词:浅析柳永词市民化语言[J].天府新论,2009(S1).

猜你喜欢
柳永词作
柳永·望海潮
半小时漫画宋词之雅俗共赏柳永
半小时漫画宋词之雅俗共赏柳永
从“柳三变”到“柳永”
浅议李清照词风格的变化与时代的关系
浅析李清照前期词作的审美情趣
更 正
论柳永情词中的爱情观
论柳永词的“俗”文化
凭词寄意 柔情似水——近代词作名家韦瀚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