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下的赫索格形象

2018-06-23 08:31高亚霏
青年文学家 2018年12期
关键词:书信

摘 要:书信体是《赫索格》的一个显著特点。本文从书信的角度切入,来分析书信下的赫索格形象。在赫索格写下的64封书信中,有大量观念的表露。他是一个依靠观念生活的观念之人,并且他的观念本身就预设了一套价值标准。然而,观念与现实、事实与价值之间存在些许距离。赫索格在这之间的挣扎是整个知识分子群像的代表,也就使其具有了普适性价值。

关键词:《赫索格》;书信;观念人;观念与现实;事实与价值

作者简介:高亚霏(1995-),女,汉族,河南安阳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2--02

在20世纪的美国文学史上,贝娄是与海明威、福克纳齐名的作家。作为其代表作品之一的《赫索格》,自是批评史上不可缺少的一环。贝娄自道,《赫索格》是一部心理小说。之所以称为心理小说,是因为小说中有大量的心理呈现部分。而让我们得以透视赫索格心理的,则是他写下的那封封书信。

与传统的书信体不同,《赫索格》中的书信并不具备通常的书信格式,没有地址。可见,它的作用并不是为了与人交流。《赫索格》中的书信主要是为了表现人物自己,展现人物心理,进行自我剖析。让自我进入一种无蔽的状态,也就使书信成为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那么,《赫索格》中的封封书信展现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

一、赫索格:观念之人

在《赫索格》中,赫索格总共写了64封信。这些信件长短不一,短则一两句,长则千字。分别写给自己的亲戚朋友,如妻子、母亲;写给报刊杂志,如《纽约时报》;写给知名人物,如艾森豪威尔总统;写给已经作古的人物,如尼采、海德格尔;甚至写给上帝。如果仅看赫索格写信的行为本身,写给亲人朋友、杂志这些都可以理解,但是他竟然写给尼采,甚至寫给上帝,这就有点不可理喻了。这时的我们可能会怀疑,他是不是疯了,就像书的开头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如果我真的疯了”[1]1。可是,在信件内容的“这场独角戏中,他是不可能装疯卖傻的”。

观其信件的内容,除了表达他对自己生活中所发生事件的看法之外,所涉及的问题有犹太问题、浪漫主义、存在主义、生死观、人生意义等。而信件所涉及到的人物有弗洛伊德、霍布斯、陀思妥耶夫斯基、康德、黑格尔、里尔克、梵高等。从这些不完全罗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信件内容涉及到大量的哲学、社会学以及人类学知识。这一个个人名、一个个问题,都显示出赫索格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思想深邃,是一个典型的学者型知识分子。而“知识分子是为理念而生的人”[2]1,借用赫索格自己的表述,他的“生命大部分都花在努力依靠比较连贯的观念的生活上”[1]328。他依靠观念而生,在某种程度上,观念成了他的生活本身。可以说,赫索格是一个观念之人。

这封封书信为赫索格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这些信件小至表达出赫索格对婚姻、家庭的看法,大至反映了他对人类社会历史与文明的看法。这些看法就是他存于世所坚持的观念。需要注意的是,赫索格的这一整套观念,是从他所接受的教育,也就是从知识中间接获取的,而不是来源于直接的现实经验。然而,作为观念之人的赫索格,毕竟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那么,当观念碰到现实,会产生什么效应?

二、当观念遇到现实

赫索格身处于现实世界之中,却生活在自我的观念世界,现实对他来说存在而又被遮蔽。针对观念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生活在伟大的思想和观念中,和现实生活,和美国的现状,并无多大关系。”[1]124观念是观念,现实是现实,二者不能等同。但是,当赫索格按照观念处事时,观念与现实就产生了勾连。

毋庸置疑,赫索格拥有着丰富的知识,一般看来,这类人是聪明的。但在别人眼中,他异常天真,甚至愚蠢。妻子马德琳和朋友格斯贝奇私通,要与他离婚,他本可以据理力争,却想着要“尊重她的意愿”。并且,格斯贝奇的工作是他找的,他也是在给妻子处理好一切问题后,才被赶出了家门。他就像一个傻子,为给予痛苦的人创造好一切,然后被驱逐。可是他面对这一被背叛的现实的选择,未免惹人发笑。除了那一封又一封信,我们很难发现他有什么实际的行动。唯一一次有行动趋向的,也是在一次偶然的有关母亲与继父虐待孩子的听审中,观念先行的认为自己的女儿会受虐待,基于这种心理想去杀了他们。但是,在看到现实的格斯贝奇正在温柔的给女儿洗澡这一现实的场景后,他就放弃了这一复仇行动。行动自然也就胎死腹中,杀人也只不过是一个念头而已。可以说,整本书就“没有发生在赫索格大脑以外的行动”。而那些信件,用他的说法是,他试图通过写信的方式,以言辞“迫使马德琳和格斯贝奇有点儿良心”。这怎么可能行得通!这种种均表明,赫索格这一思想上的巨人,是行动上的矮子。

观念先行的赫索格不是一个现实主义者,现实却在逼迫着他面对现实。虽然他拥有大量的知识,但这些知识都没有教会他如何面对实实在在的现实,去做一个讲究实际的人应作的判断。他的观念并不能帮他应对超出其经验范围的事,也就没有足够的现实经验去处理现实的问题。也不外乎,现实中的人将他看做一个天真的傻瓜。观念是不足以应对这个现实世界的。再者,他始终受着他的知识、理性的束缚。“他一直假定,假如按照现有的规则去玩游戏,它就会为他发挥作用,他的教育就会为他发挥作用。但问题是,它是否会为所有人发挥作用。因为你不可能将高端文化的教训应用于普通生活。在这场危机中,赫索格在他所拥有的文化中,找不到支持。”[3]77那么,对于赫索格来说,他所能做的反抗或许就只有写信辩论,继续在信件中探寻,“让写作成为居住之地”。

窥探他写信的因由,看似是因为背叛,实则不然。信件的内容除了他对这一段婚姻的看法之外,还有大量的哲学、社会学内容,这些信件内容所占的比重甚至要高于前者,而这些观念与他被背叛的经历本无关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即使遭遇了现实的危机,他关心的仍是那些“高级的事”。这些才是真正困扰他的问题,背叛的事件本身充其量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思想观念本身就是他困境的中心,这也进一步说明了,赫索格是一个观念之人。在某种程度上,强烈的观念力量会让他更加局限于观念之中,也就成为他进入现实的阻碍。

当观念无力对抗现实,赫索格只能不断地写信写信。“我一直手忙脚乱地在给四面八方的人写信。用更多的言词。也许我希望把一切都变成语言…我的全部心血都放在织网工作上了。但是这仅仅是织网而已。”[1]328他把观念转换为言语,把言语当做自己的行动,在言辞中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试图以这个方式与这个世界建立联系。在某种程度上,写信本身就成为了他进入这个世界的方式,是他面对现实的武器。但言辞毕竟只是言辞,织网仅仅是织网,还没有捕捉猎物的能力。更何况他的信件没有地址,只是自己可看,并不具备交流的功能,仍是在自我的观念世界中探寻,与外围世界绝缘。对于现实的世界而言,他仍然是一种遥望,而不是介入。

赫索格是一个生活于观念世界之中的王者,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可以做现实的强者。于现实世界而言,观念是无力的,二者之间存在一些距离。而在我们探讨现实与观念之间的关系时,已经涉及到了事实与价值之间的关系问题。

三、在事实与价值之间

我们说赫索格是一个观念之人,而他的观念本身就已经预设了一套价值标准。这就是他所认同的“价值”所在,也根于此构建了他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才是他认为的世界应该的样子。但是,“应该”并不等于“是”。

从信件中,我们可以看出,赫索格反对过分地强调自我发展,反对为了自我发展而不惜一切代价,反对那弥漫在社会上的悲观主义与虚无主义。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这些他所反對的观念正在社会上盛行。这也就表明,他的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是不协调的,这个现实世界并不认可他的那一套价值标准,他的价值标准在现实中并不具有普遍性。但是,在赫索格看来,他的价值标准应当具有普遍性,应然的世界应与现实世界同一。但事实并非如此。就像观念与现实之间存在距离一样,价值与事实亦是如此。

其实,在我们提出事实与价值这一对概念的时候,本身就意味着我们已将二者区分来看。事实与价值的二分,来源于“是”与“应当”的区分。休谟认为,不能从是推出应当。那么,应当也自推不出来是。与此相应,价值不能推出事实,事实也不能推出价值。事实与价值本就分属两个概念,然而,在共同作用于人的层面,事实与价值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非要在事实与价值之间划一条界限,那么,在现实的世界中,价值就会完全被工具理性所淹没。这将是无法想象的灾难。所以,我们愿意和赫索格一样十分乐观地认为,“事实王国与价值标准王国不是永远隔绝的。”[1]125事实与价值不相符合,但这并不代表着永远隔绝。至少赫索格就在以他那“不实际的应然”对抗者实际,做着价值的捍卫者。虽然他缺少实际行动力,但这一存在本身是不可抹杀的。

但是,事实王国与价值王国不会永远隔绝,毕竟只是我们的乐观主义观点。知识分子往往自命甚高,以为思想可以赢得一切。以赫索格来说,他认为,“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甚至可以说,整个人类文明的延续—都要看摩西·赫索格的成败了。”[1]148但是,缺少进入现实世界能力的知识分子,并不能做世界的立法者。只靠纯粹的思想观念,只能引导思想动向,若不切近现实,观念就是空。赫索格以写信的方式表达观点,试图让语言变成现实,但是仅仅依靠文字,还是没有地址的信,是不会产生什么实际效力的。一切皆虚妄,不过是内心的意淫而已。

在小说的结尾,赫索格回到了路德村,并且,“对任何人都不发出任何消息;没有,一个字都没有”[1]403。写信是他进入现实的方式,窃以为,当他不再写信,不是更加地局限于内心世界,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妥协。他不再把他所认定的价值、所坚持的应当强加于这个现实的世界之上。换而言之,坚持价值但不予评判现实。在事实与价值、观念与现实之间取得了一个相对和谐的平衡状态,来获取心灵的安宁。

对于观念型的知识分子而言,他们大都是属于那种“我的国度不属于这个世界”[2]1的人。当心灵之真遇到现实之实,多多少少都会有些无力。赫索格在观念与现实、事实与价值之间的挣扎,可以说是整个知识分子群像的代表。他就像其名字摩西·赫索格一样,试图做一个现代摩西,来重新建立自我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但在现代社会中,对一个观念导向而缺乏行动力的人来说,他注定做不成英雄。赫索格最后在观念与现实之间所取得的平衡,或许是每一个生活于现实生活中的知识分子的必然之路,因为逃无可逃。

参考文献:

[1]索尔·贝娄.赫索格[M].宋兆霖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2]刘易斯·科塞.理念人[M].郭芳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3]诺曼·马内阿.索尔·贝娄访谈录[M].邵文实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4]乔国强.贝娄研究文集[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书信
失窃的书信
打分
“一生无悔”等十二则
书信的魅力
某老板接电话
共 筑
量身定制
别有用心
书信,我的好帮手
致许国志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