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小瞧自己“银发人才”说的就是您

2018-06-25 11:57韩娜
乐活老年 2018年4期
关键词:老伴老年人孩子

文/韩娜

“这么大岁数了,干啥都不行了,坐吃等死吧!”公园里、社区广场上……凡是老人集中的地方,经常会听到这种声音,他们对于晚年生活得过且过。若不是看到下面这则刷爆朋友圈的招聘启事,那些“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言壮语早就忘在脑后了。

前段时间,阿里巴巴招聘两名淘宝资深用户研究专员,年薪35万~40万,要求年龄60岁以上,广场舞KOL(意见领袖)优先……广场舞大妈身上带有槽点的标签,在马云的眼里却是价值巨大。招聘信息仅上线一天,就收到1200份简历,求职者中年龄最大的已83岁。

当下有不少公司都将目光放在退休族身上,银发人才成抢手货,正如某位专家所说:“小人物身上也有‘巍峨’,不必妄自菲薄。”

这样看来,那些看轻自己的老人实在是没有必要灰暗地生活下去,退休后离开职业岗位,您的那一身技能岂能白白浪费。想想身边仍然活跃在各种机构里的同龄人,虽然他们没有高薪,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充实了生活,那种成就感比年轻时还来得强烈,来得真实。

对于阿里巴巴的高薪招聘,有老人这样认为,老年是人生最成熟的阶段,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人才,老年人有自己的特色优势:一是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社会阅历,有影响力和组织能力;二是有较高的思想觉悟、优良品质和奉献精神;三是有稳定的圈子;四是长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经验,一旦上岗能马上发挥作用。

既然企业都看到了老年人的价值,我们自己更不能打退堂鼓,不要以为自己很平庸,殊不知,在别人眼里,老年人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不要小瞧自己,不要把晚年生活看成是最后的日子,其实它只是人生一个特定的阶段,只要尽力并相信自己,同样可以过得精彩。

A 继续干高工有核心竞争力

傅先生 72岁

这几天又要出差了,因为我心脏不好,女儿很不放心,几次让我放下工作回家养老。可她哪懂我的心思啊,虽然飞来飞去跟一群年轻人给客户解决图纸难题很费神,但每当问题解决的时候,那种感觉简直比中大奖还高兴。

我是上海人,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了沈阳工作,从技术工人慢慢成为工程师,这一干就是几十年。平时由于忙于工作,忽视了家庭。刚刚退休那年,我终于有时间回上海看看我的老妈妈了,恰巧原单位负责技术的副总出差,和我同一班飞机,一路上我们就聊开了,他很不满意现在技术人员的工作水平,客户遇到的技术难题不能及时解决,非常希望我回到单位继续做技术指导。一看领导如此诚意邀请,我当时就同意了,“管技术,看图纸,我擅长啊。”于是,上海之行仅仅一周就结束了,临走的时候,老妈妈的眼睛有点泛红,但没留我,只是嘱咐我注意身体,别太累。

回到沈阳的第一件事就是和老伴、女儿商量我回单位继续工作的事,干了一辈子工作很少在家,本以为她们不会同意,谁知娘俩都很支持我去发挥余热,一下子,我激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后来,老伴跟我聊起这事的时候提到,她倒是希望我能经常陪着她去旅旅游、散散心,但是家中近90岁的老岳母因为患上老年痴呆总莫名发脾气,家里像是战场,老伴不想因为这让我心烦,觉得出去工作还能分散注意力。

老伴的良苦用心让我很感动,未出嫁的女儿也认为老年人多接触外界会让眼界拓宽,心情大好。

在单位,由于我的技术经验丰富,大家都高看我一眼。我想,自己的吃香在于将一行做精,工作经历成为了核心竞争力。前段时间,我被马来西亚的客户请去做技术指导,去的时候满屋子的人都在等我一个人,困扰他们很长时间的技术难题,经过我的指导很快解决了。客户为此很满意,单位的人都说,幸好请来了我这个靠谱的总指挥,才不至于损失惨重。去年年底,这家马来西亚客户又跟我们单位签下了两年的合作合同,我们老总把功劳归功于我,还说我是技术大拿。

其实向我伸出橄榄枝的,远不止我原来的单位。退休后,多家公司都在争抢我,“现在看来,我还是很畅销的。”

闲下来的时候,我总在想自己不工作了还能去干点啥,到哪去体现价值,咋想也没个答案,那就尽量做好现在吧!女儿的同事知道我这么大岁数还在画图纸,感到不可思议,其实没有想不到的,只有做不到,别管多大年龄,想做下去就能行。

B 开办托管班谁都信得过

姜女士 63岁

我现在是邻里街坊眼中的大靠山。为什么这么说,那是因为他们的孩子没人照顾,是我每天带着娃儿们写作业、锻炼身体,他们有事耽误了,几点过来接孩子都行,有我在,他们心里就有底了。

我退休前一直在小学教书,前些年退休后在家无事可做,看到邻居家因为大人下班晚不能接孩子就去帮个忙,一来二去的,其他人也找到我,合计给我点钱,让我帮着接孩子。当时,钱不钱的我还真没考虑,看到年轻人忙工作还要照顾孩子,实在是分身无术,我能帮就帮一把吧!何况自己原来就是教书的,也喜欢孩子,就这样,家里不到80平方米的房子每天都热闹得很,除了读书声,还有欢笑声。

每天我按时去学校接孩子们放学,老伴在家里给孩子们做饭,不知不觉这种状态维持了一年的时间。我和老伴白天没事就合计晚上给孩子们做点啥,然后去采购,晚上孩子们吃完饭,我还要辅导他们的作业,对于个别家里管得少的孩子,我就多用点心。如果看到哪个孩子的情绪不对,我也会和他们聊聊天,交交心,这些孩子中有不少的家长是外地来沈打工的,没时间管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更不用提去关心孩子的心理了。

直到有一天,社区的工作人员找到我,跟我婉转表达了在家里照顾这些孩子有点扰民的问题,我一听也理解,每天小孩子集中放学在楼道里嘻嘻哈哈,确实对邻居的生活有影响。咋办?不管这些孩子了?我和老伴好几天都没睡好觉,想着怎么解决这个事,出去租个房子的话开销太大,家长们怕是负担不起啊!

一个星期后,社区的工作人员又找到我,对于我照顾这些孩子的事很支持,还说社区里有两间闲置的屋子可以让给我用,让我继续照顾这些孩子。这当然好了,我和老伴的“托管班”有着落了,家长们也不用担心孩子们放学后没地方待的安全问题了。说干就干,家里有用的书、桌椅、锅碗瓢盆,我和老伴一点一点地搬过去,没几天,新的“托管班”就成形了。

一场搬家风波过后,我和老伴又开始日复一日地照顾这些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收获了很多感动,每天当家长过来接孩子的时候,孩子们都不愿意离开,说是还没来得及跟奶奶聊天呢。这个时候,说没有成就感是假的,劳累了一天后看到孩子们依依不舍的小脸,什么不高兴的事都忘了。

锅碗瓢盆、辅导作业、定期家访,这些零碎的镜头就是我晚年生活的记录,也是我的事业,它们带给我的是成就感、自豪感。退休后,我与老伴通过努力用心地生活,挖掘自己的潜能,收获了别人无法给予的快乐。

C 组建模特队把青春找回来

陶女士 78岁

如果你在大街上看到满头白发但体形苗条、腰板倍儿直还略施粉黛的老者,说不定就是我组建的模特队中的一员。有的队员戏称,我们这些老太太在大街上的回头率甚至超过了年轻人。其实,我们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老太太也可以找回青春。

退休前,我是一名医生,所接触的东西跟模特行业完全不搭边。退休后,成天在家无所事事,身体情况一天不如一天,全身上下不是这疼就是那疼。有一年,我和老伙伴在商场闲逛,正好碰上了商场搞服装展示活动,当天的模特有不少是老年人,个个杨柳细腰,精神抖擞,我们在台下看得吃惊,心想都这个岁数了还能走T台,太不可思议了。没等消化完眼前的事实,老伙伴就拉着我的胳膊躲到一边说:“老陶,咱们也试试这个,找人学习学习,说不定你我哪都疼的毛病都能给解决了。”

想想也是这个理儿,我们看完演出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到后场向那些“老模特”取经。有热心肠的还给我们介绍了老师,可以教我们专业的知识。从商场回去后,我和老伙伴立刻分工,找老师、找队友、找排练场地,这回可有事干了,我们忙得不亦乐乎。一个月后,一个崭新的老年模特队正式成立,我担任队长,负责所有的排练、演出任务。别看这个队伍都是老年人,可学习和排练上从来不耽误,专业老师的指导加上队员的认真排练,没多长时间队员们就都会从容地走猫步。这么多年过去了,如今模特队的规模逐渐扩大,在全国的多项比赛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说起这些,我也觉得很自豪。队里的队员不少都是满头白发,所以我们这个模特队还有一个很形象的名字——“白发模特队”,很多媒体都慕名而来,在报纸、电视上经常能看到我们的身影。

虽然通过模特队的锻炼,我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有了很大的改观,但由于年龄大了,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现疾病,去年,我患了乳腺癌,手术后恢复得还不错,没休息多长时间就又投入到模特队的日常排练当中。不是逞强,而是觉得有个事干自己就不会胡思乱想,事实证明,我这么做也是对的。

年轻人有创业激情,而老年人有经验、有人脉,更重要的还有一种非常执着的精神。我原来一直不相信自己退休后还能遇上事业的第二春,放下手术刀还能干模特,现实告诉我们,凡事都有可能发生,只要你敢想敢做。

D 换个地方打扫卫生也不错

侯女士 64岁

过去在农村,人到了60岁就是热炕头一躺颐养天年,逢年过节等着儿女们过来孝顺一番。可现在不一样了,大家的经济情况都好了,需求也多了,要是成天闲着反倒是不自在,觉得自己再无用处。因此,我在城里帮儿子带大孩子后,就加入了打工者行列,在小区物业负责保洁。没有过多的技能,打扫卫生的活儿还是可以干的,也有了自己的收入。

刚开始干的时候,儿子、儿媳妇不同意,说我年龄大了出去工作是在开玩笑,还质疑我一个农村老太太能干啥?是,我的年龄在农村是不小了,可在城里,我看到很多年龄大的人都没闲着,那精神状态老好了。何况我找的这个工作没啥技术含量,只要认真干活还是行的,无非是换个地方打扫卫生,每天都和同事在一起还热闹,又能挣钱。后来,儿子拗不过我,对于我外出工作也默许了。

其实儿子还担心农村的亲戚知道这事会说他们不孝顺,我能明白他们的这个想法。大家都知道我进城帮着儿子带孩子,以后就可以在儿子家享福了,要是知道我出去打工,按照他们的老想法,我是过得不好才这样的,可实际情况不是这样。自打孙子上学后,我白天自己在家很没意思,除了接孩子,成天吃了睡、睡了吃。儿子儿媳妇早出晚归的,小孙子忙着学习,这个家就我一个人闲着,实在是没事可干。我不懂什么价值不价值的,可我明白人总闲着会闲出病的,人老了但心不能老,得有个奔头。

一起在小区干活的也有我的同龄人,我们中午休息的时候在一起聊天很开心,有时候在家不能和儿子说的,就和这些老伙伴在一起说说,心里很满足,时间一长,有了自己的圈子,不觉得生活寂寞了。

其实,老年人打工的好处很多,第一,打工能挣钱,自己不但不向孩子们要钱,还能时常给孙子买个衣服、文具啥的,也觉得自己还有用。第二,打工活儿不累,就当锻炼身体,总比在家里“窝”着强。第三,老年人怕寂寞,凑到一起去打工,不知不觉就过一天,一点儿都不觉得闷。

我经常和儿子说起单位的事,还有听到的好多家长里短,希望他能完全明白老年人出去打工不仅仅是为了钱,慢慢地,一家子都接受了我外出打工的事实。他们也觉得我出去打工这几个月变化很大,话比以前多了,精神头足了。人老了,不图别的,就图个乐和,干活就能让我乐和,我就一直干着呗。现在,家里的那几个人可重视我了,小孙子晚上回来用他的小拳头给我捶背,说是奶奶干一天活肯定累了;儿子儿媳妇知道我辛苦一天,晚上回来跟我抢着干家务。看到孩子们这么懂事,我很高兴。对于我来说,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自食其力,家庭和睦。

结语 量力而行 快乐就好

人口老龄化一直是日本社会的一大问题,不过这个社会问题的解决如今迎来了新希望。由于就业观念的转变和针对老人的工作岗位大量涌现,许多退休的日本老人选择在65岁以后重返工作岗位。

在传统的日本社会,大多数人认为,65岁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人生就算告一段落了,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接受这样的观念。

如今在日本,有专门为这些银发人才介绍工作的公司,它的创始人曾调侃说,退休老人就像是“工业废料”,应该进行回收利用,而不是让他们窝在家里忍受“妻管严”。

我们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银发族加入继续工作的队伍。他们相信自己能做好,社会也给他们提供了很多机会。若问身边的老人退休之后应当做什么,最好的答案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因为无论做的结果如何,做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辽宁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思宁表示,退休之后能出去“打工”的人,都是极其要强的人,格外地认真,尽量不出错误,这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尤其是他们潜意识中想得到别人的赞许,努力程度也就会更大,会忘记自己的年龄。

不过,凡事都要量力而行,毕竟年龄大了,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有的人精力旺盛可以做很多事,而有的人体弱多病不能承担任何压力。

张思宁认为,出去“打工”是有责任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会给老年人带来潜隐的心理紧张,不仅如此,心理还会很脆弱,遇到什么问题比年轻时爱着急。因此,退休之后出去“打工”一定要低调,量力而行,不能过于要强,能做多少做多少。更确切地说,不能将“打工”变成生活的全部。

在现代社会,计划没有变化快,从传统社会过来的人,不仅做事过于认真,而且适应变化的能力几乎没有。虽然现在的一切都很舒心,很快乐,一定要做好随时可以撤出的心理准备,“打工”可以打到多久是自己无法把握的,要将注意力或关注点放在自己能把握的快乐上,尽可能地发现生活的乐趣。虽说有精神寄托比没有精神寄托好,有事做比没事做好,倘若对结束“打工”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遇到变化,心理就会遭遇不可承受之重。量力而行,快乐就好,老人不管做什么,只要遵循这一点,就一定不会错。

猜你喜欢
老伴老年人孩子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莫让老伴变成“老拌”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老伴,幸福相伴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张景芳十几年如一日 七楼背瘫痪老伴上下(外四首)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