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产妇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2018-06-25 09:04张英梅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年15期
关键词:换药感染率规范化

张英梅

(临汾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山西 临汾 041000)

由于各种因素导致产妇难产时采取的创伤性操作称之为剖宫产,全部行剖宫产产妇均有出现切口感染的可能性,轻度产妇其切口愈合会受到影响,进行影响产后恢复;严重产妇可致使腔内感染,引发败血症,严重影响母婴生命安全[1]。生物性和非生物性因素为大部分外科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其中物理性操作和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最为常见[2]。本文研究针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切口感染的有关因素和护理成效进行探讨。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的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接收的行剖宫产产妇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年龄最小20岁,最大44岁,年龄均值(28.63±5.63)岁,孕周35~42周,平均孕周(37.85±1.52)周;而观察组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45岁,年龄均值(28.12±5.42)岁,孕周35~42周,平均孕周(37.85±1.52)周。两组产妇在基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取普通护理模式,根据医生叮嘱进行治疗,定期对检查室进行紫外线消毒,日常通风等;而观察组产妇采取规范化护理模式,具体护理内容为:第一,病房护理:每日定时通风2次,擦拭地板,对病房中物品定期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第二,增强陪同管理措施,对产妇手术的陪同人数进行限制,同时制约病区人流量,对产妇的个人卫生处理好,进食过程中确保换气通风,对剩余食物及时清理;第三,增强心理沟通教育,让产妇情绪保持稳定,适当的讲解,以免产妇有心理负担;第四,提高医护人员管理水平,在术后接触产妇切口时,必须佩戴帽子和口罩,并在操作之前清洗双手,确保无菌操作,避免感染,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第四,增强换药器具管理,应用单一包装换药器具,同时尽可能要求产妇在换药间进行换药,护理人员及时辅助医生换药,避免无菌器械受到细菌污染;第五;强化手术室管理,限制人流量,确保无菌操作,手术室空气通风换气,对手术台、手术器具消毒处理,并且由专门人员负责,采用负离子空气消毒机消毒后,详细登记消毒状况。每月定期监测手术室空气和物品,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后的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等,记录其详细内容。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的产妇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

3 结 论

产科一种常见的创伤性手术方式就是剖宫产,该方式的应用率逐年不断上升,随着而来的就是切口感染率,临床对切口感染予以高度重视。导致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主要有术前大量使用抗生素、备皮时间过长、胎膜早破、手术时间较长等。为此,针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予以规范化、合理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规范化护理模式主要针对病房护理、增强陪同管理措施、增强心理沟通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管理水平、增强换药器具管理、强化手术室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化护理,在全面强化护理工作质量的同时,有效控制导致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而减少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率,加快预后恢复,改善后期生活质量[3]。经本课题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规范化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和住院时间,改善预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综上而言,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实施规范化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和住院时间,改善预后,值得进一步推广采纳。

[1] 刘 丽.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30):113-114.

[2] 庄 莉.手术室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6):60-62.

[3] 沙 敏.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8):222-223.

猜你喜欢
换药感染率规范化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湿性敷料用于感染伤口换药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