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户籍制度改革背景下农转非意愿对经济的影响

2018-06-25 10:01吴启正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户籍制度意愿宁波

吴启正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农转非”农民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对政策的了解程度、最关注的问题、生活水平等方面进行调查,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农转非”;户籍制度;宁波;意愿

本文是2017年宁波大红鹰学院大学生科研“关于户籍制度改革背景下农转非意愿对经济的影响——以宁波市为例”项目(10422170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农转非源于80年代初期。国家改革开放后,由于城市发展和规划的需要,把本来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通过各种保障政策,将其转变成第三产业劳动的人口,即居民户口的由来。2002年,宁波出台了《城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开始推行“农转非”,目的在于建立城乡一体化。十几年过去,“农转非”成效如何,农民是否愿意“农转非”,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做了调查。

一、调查方法和对象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线上+线下的调查方式,线上发放网络问卷,线下通过实地走访宁波几个代表性的村庄,深入了解当地农民对于“农转非”政策的了解程度及意愿情况,探究农转非政策还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由表及里,层层挖掘。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范围涵盖宁波部分城区及部分农村地区,不同年龄、职业等群体都有涉及,被调查者年龄段18岁至50岁不等。从被调查者年龄、职业等情况来看,分布较为合理,数据具有一定的可参考性。

二、调查分析

1、如果转为城镇户口,最希望解决什么问题

调查数据显示,58.26%的被调查者希望解决农村住房赔偿,57.39%的被调查者最希望解决土地赔偿问题,67.83%的被调查者认为最希望解决住房问题,58.26%的被调查者希望解决医疗问题,54.78%的被调查者希望解决子女教育问题,57.39%的被调查者希望解决养老保险问题,希望解决城市融入问题的占被调查者的46.09%,其他占被调查者的12.17%。从数据来看,人们最希望解决的问题是住房、赔偿、医疗、养老保险、城市融入等方面。因此,要实施“农转非”政策,政府必须对上述问题予以解决,以解决“农转非”农民的后顾之忧。

2、人们对“农转非”政策的了解程度

调查显示,10.43%的被调查者“基本了解”,41.74%的被调查者表示“基本不了解”,“有点了解”的占被调查人数的34.78%,甚至13.05%的被调查者表示相关政策都没有听说过。由此可知,需要加强对“农转非”政策的宣传力度,提升农民对“农转非”政策的了解程度。

3、“农转非”之后农民最关注的问题

从调查数据来看,75.32%的被调查者表示最关注就业。农民转变户口之后最关注的还是再就业的问题,失去了自留地,如何谋生是一个问题。其次是子女的教育问题,占被调查者的60.43%,42.35%的被調查者表示关注社区环境问题,其他占被调查者的28.46%。由此可知,被调查者最关注就业问题、子女教育以及社区环境等方面问题。因此,政府部门需将重点放在就业、上学、环境等方面,解决“农转非”农民的思想顾虑。

4、“农转非”后农民生活水平状况

“农转非”是否有利于人民的生活方式、生活条件得到改变或者提升?同意这种看法的占比60.49%,不同意者占被调查者的39.51%。由此可知,大部分人对“农转非”还是持认可态度的,认为能够提升生活水平。当然,也不能忽略其他人的看法。增加住房保障,提升生活水平,这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平等具有重要意义,农民进城不再被区别对待,也能够享受到城市居民同等对待,更加具有归属感,这对于推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三、结论

1、做好“农转非”后的主要社会保障。首先是住房保障,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到,一旦农业户口转变为非农业户口,农民会失去自留地,农民不得不来到城市打工,成为没有城市地位的农民工,因此需加快国家经济适用房建设,为更广大的无房无地的“农转非”人群提供一个安家的场所;政府采取调控措施,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让广大农民工群体买得起房,住的了自己的房。

其次是就业保障和子女教育。农民在转变户籍之后,失去自留地,对自身的就业问题是密切关注的,根据作者的调查,被调查者中有近75%的人表示会密切关注就业,因此建议政府采取措施应对就业问题:鼓励创业,加快创新,尤其是农村地区,为更多的人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同时农转非后,农民进入城市生活,政府首先要在对待“农改非”教育衔接问题上要把控到位,然后要做到教育服务、成本支出等方面的“优惠”。

2、进一步强化“改制”的相关工作。通过调查分析,调查对象中的大部分对“改制”内容陌生,这说明了“改制”相关工作,如宣传、引导、调查、培训等一系列线下考察、实践类型工作急需组织更多的时间与力量去完善处理。其次提高“农转非”的生活质量需要对民意诉求进行系统的统计和分析,政府要通过大量调查数据,并合理的确定需求方案和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王圣诵. “城中村”土地开发、“村改居”和社区民主治理中的农民权益保护研究[J]. 法学论坛, 2010(6):100-105.

[2]俞玲. 户籍制度与我国劳动者平等就业研究[D]. 浙江大学, 2014.

[3]郭虹. “农转非”与中国的户籍制度改革[J]. 经济体制改革, 2004(4):64-67.

[4]王宾.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J]. 山西农经, 2014(3):23-25.

[5]朱宝树. 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人口城镇化新问题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5):57-66.

[6]朱宝树. 人口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4):33-39.

[7]蒋菲. 当代中国农民应有权利的缺失与回归[D]. 湘潭大学, 2015.

[8]孙向豪. 当代社会变迁视野下乡村武术文化建设研究[D]. 河南大学, 2015.

猜你喜欢
户籍制度意愿宁波
户籍制度改革对流动人口的影响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一图读懂宁波
户籍制度
拖起明天的希望
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行为”转化路径及其机理研究
二元户籍往事
喜相迎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