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技术在工业遗产更新中应用途径研究

2018-06-26 08:04郝靖欣HaoJingxin张希晨ZhangXichen甘信云GanXinyun
住宅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场所遗产工业

■ 郝靖欣 Hao Jingxin 张希晨 Zhang Xichen 甘信云 Gan Xinyun

“新媒体”是指在社会信息传播领域出现的依托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等,通过数据形式来向受众传输内容,形成互动的传播方式[1],它具有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传播方式丰富等特点。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交流场所、交流方式伴随着网络社交平台的发展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利用的领域而言,社会行为方式的转变,传统静态的遗产保护与更新方式之间产生的差异,必然会对我们的遗产空间再利用的成效产生影响。重新审视现阶段工业建筑遗产保护更新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研究新技术手段介入的可能性,可以推动当前该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工作。

1 我国工业遗产的更新利用现状问题

在城市同质化严重的今天,城市工业遗产场所作为少数的异质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工业遗产置换而成为文化艺术中心、办公室、公寓或者休闲旅游场所,在许多拥有工业遗产的城市都成为常态,工业遗产地开发亦成为城市旅游资源拓展的有利途径。但同时也可以发现,大多数设计与研究工作侧重于关注解决遗产本体现状问题,从规划、建筑与景观角度侧重于物质场所与空间实体研究,理论研究弱于设计实践,对“使用者”的研究并不同步,对遗产更新后的后续管理也缺乏足够的重视,逐步衍生出一些问题与困惑。

1.1 缺乏可持续的设计目标与信息系统化管理

工业遗产更新的目标最终是为了可持续的保护与利用。阶段性的投入建设后往往更多的工作需要后期的运作与管理维护。譬如,随着保护与更新理念的变化,局部需要恢复到以前的状态,或者空间需要进一步完善,功能的改变需要对空间做出新的调整等。这些后续管理与设计都需要掌握遗产场所和空间完整的信息,以便于进行信息化的运作。

相对于著名的历史街区、几百年的古建筑遗产,城市工业建筑遗产的数据信息化管理工作尚未得到重视。多数遗产资料只有简单的现场照片或者部分测绘图纸,缺乏完整的设计资料和场所历史变迁的记录,有些进入遗产保护名录的建筑甚至已经遭到拆除,这为以后的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工作带来了一些阻碍。

1.2 信息传播不畅,缺乏社会基础

当前我国对工业遗产价值认定中,社会各阶层观念并不统一。首先,工业建筑遗产伴随着近代工业文明出现,没有其他建筑文化遗产那么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从“历史性”的角度易被轻视;其次,工业遗产空间场所往往不够亲切,甚至还存在污染等问题,公众对它们的接受度远不如传统街区、古典园林这一类建筑文化遗产高;另外,我国各领域的遗产保护工作往往被认为是专业领域,目前只有政府、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其中,大多数公众对这些领域不了解。政策限制、信息渠道的不畅通等种种原因,导致政府在这一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成效并不理想,近20年来的工业遗产保护更新工作未能使整个社会的认知度有明显的提升。

在对无锡工业遗产利用成效的调研中我们发现:近七成的市民对本城的工业遗产项目不了解,但是超过半数的受访者有了解的意愿(图1)。可见,公众并不缺乏关注度,只是缺乏了解的渠道,而传播渠道的畅通是保证公众通过了解从而接受、进而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必然环节。

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搭建畅通的信息交换平台,从而推动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利用工作的发展已成为可能。

1.3 更新利用后场所人气不足

多数工业遗产场所更新后成为博物馆、文创中心之类的公共空间。有些更新后的工业遗产场所门可罗雀,而有些却成为城市中的热点与时尚首选。

以2008年启动的常州 “运河五号”创意街区为例,该项目紧邻闹市区,以运河文化、工业遗存为基础打造创意街区,老街、老厂建筑与空间特色明显,可一期运营至今入驻商家与客流均不理想,青旅的入住率很难过半,展览用的厂房变成停车场,改造区周围亦是一片萧条,未能有效实现初期的规划目标(图2)。再如,地处无锡老城中心地段的北仓门蚕丝仓库,十余年前更新转型,由于经营者简单复制海外文化园区模式,导致水土不服。同时,作为省级文保单位限制餐饮业态的进驻,使艺术区的服务功能缺失,场所人气不足。在面临生存困境下艰难转型,从高端艺术市场走向城市生活,吸引艺术设计、培训机构入驻,推动本土艺术家和市民的联动,定期举办展览,才逐步走出困境[2]。

从这两个案例看来,良好的城市区位条件并未在工业更新场所的人流上形成显著增量,项目的设计定位、与市民生活的相关度应该是更关键的影响因素。抓住场所的特质,在了解居民生活与需求的基础上进行项目决策,在设计、建设与运营中提升关注度,才能使工业遗产的更新利用步入良性循环。而新媒体技术手段的介入则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了可能。

图1 调研汇总表

图2 常州“运河五号”创意街区

2 应用于建筑遗产保护更新的新媒体类型与特征

新媒体(New Media)是不同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数字化媒体,它通过便捷的信息收集、存储与检索,迅速而多样化的展示与传播手段,集成化的信息模型,在与设计领域、影视传播、信息技术、机械等专业领域的结合中促进了相互发展。目前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有了较多的应用,但在工业遗产研究与实践领域还有待进一步推广。

2.1 数字化遗产信息复原、储存与管理技术

信息的数字化是多媒体技术得以应用的基础。

借助于数字技术,以数字化的方式将文化遗产信息完整地存储到计算机网络,搭建和拓展了遗产保护与传播的渠道。尤其是面对即将消失的文化印记,数字化信息保存基础上的虚拟复原与场景展示更是一种良好的体验手段。

20世纪90年代起,国内逐步开展了对敦煌艺术信息数字化项目的研究,利用摄影和计算机信息建模结合的方式对文物信息数字化处理,2016年5月1日,“数字敦煌”正式向全球发布敦煌石窟30个经典洞窟的高清数字化内容及全景漫游节目。同样,历经几千年被严重风化腐蚀的云冈石窟借助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与数字影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石窟的虚拟重建。这项技术使受恶劣的自然环境影响的文化遗产信息得以长久保留,为文物的虚拟展示提供了基础。

2.2 通过网络与手持终端搭建信息的传播与交互平台

在数字化信息储存与管理的基础上,通过网站建设和APP开发,借助网络、手持终端的普及,迅速与便捷的信息传播为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更新利用的观念与政策推广拓展了更多的渠道。

比如意大利的建筑遗产保护工作也并不是一开始就为公众所接受,通过立法、加强政策宣传、与城市观光相结合以及在教育机构中推行相应的课程等而逐步使公众从最初的排斥到主动参与并引以为荣,逐步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更新利用工作进入良性的循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推广,意大利许多城市将每个月的世界文化遗产开放日活动通过网络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人来到现场,或加入公益组织成为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推动者,逐步将保护理念渗透进市民的生活中去。

信息与新媒体技术的大量应用,在城市工业遗产旅游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欧洲工业遗产网(ERIH)就是一个依托新媒体技术整合地区资源的范例。这个多语言版本的网站将45个国家的1 315个工业遗产项目整合成为19条工业遗产旅游路线,带动了地区经济、文化与服务行业的共同发展,推动了城市的更新。国内工业遗产网站的建设侧重于理论研究与信息发布,相对来说受众面比较窄(图3)。

图3 国内外工业遗产网页设计比较图

2.3 通过新媒体技术异化空间设计

遗产空间信息的感知与体验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借助于多媒体技术,观众可以获得新奇的体验或者获得更完整的信息。2012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俄罗斯馆的设计中,设计师巧妙地将展示信息转化为二维码形式的内部装饰块,成为室内空间界面设计的主导因素,通过背景灯光的控制,引导观众借助IPAD进行二维码扫码解读信息,既节约了狭小空间无法容纳大量展板信息的尴尬,又为观众带来全新的空间与信息体验,使多媒体技术与空间设计完美地结合起来(图4)。

另外,目前比较受关注的虚拟现实技术使人们借助电脑终端与可穿戴设备获得独特的空间体验。由于其强大的交互性和体验感有望在网络虚拟博物馆体验等方面逐步推广应用。

3 新媒体技术在工业遗产更新利用中应用途径

工业遗产的更新利用中,既有旧建筑保护利用要解决的一般性问题,也有工业建筑场所空间特有的问题。借助新媒体技术,将在项目更新与保护的整个周期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3.1 主导项目前期:借助数字技术提升决策的合理性

合理的决策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

借助GIS 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技术建立起“数字城市”多维可视化信息平台,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项目与城市规划之间、与区域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3],而不是仅仅着眼于项目设计本身。这将有助于形成初步合理的工业遗产场所更新目标定位。同时,新媒体技术极大地简化了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路径,帮助决策与设计部门拓展了解潜在使用者使用意向的渠道,获得更为完整的大数据,从而最终获得合理的决策。这相比传统依靠人力现场调研、逐点测绘得到的数据更为迅速、便捷、客观。目前,这些新技术在城市规划、老城区保护利用中应用比较广泛,但是在工业遗产更新利用中,由于系统性不足,许多项目是点状的更新利用,更多的参与主体是建筑设计师,因此尚未得到有效推广。

图4 2012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俄罗斯国家馆室内

图5 BIM界面

3.2 介入管理与运营中:信息建模提升管理水平

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建立三维模型,既可以作为完整信息保存的手段,亦可以成为推敲设计建成效果的有效手段以及建筑后期维护与进一步更新的基础。建筑设计行业可以依托统一的设计平台(比如CAD、BIM)协调管理结构、水电等不同专业,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通过建立BIM模型,借助多媒体手段使更新后空间设施可视化得以实现,对被二次装修掩盖后的管线、结构一目了然,便于设施设备的维护、预警与更新;对建筑物能源消耗的异常可以实时监控,防患于未然,保证了项目后期良性的运作(图5)。

同时,信息模型借助多媒体展示技术,可以直观地再现更新利用后的真实场景,帮助决策部门和设计师进行方案的选择与评价,提高设计效率,保证更新的合理性、可逆性与可持续性。对于以信息展示为更新利用目标的空间,借助大数据和Redis技术,可以获得观众的参观路线选择信息、不同场所的停留时间,年龄层次、知识结构特征等可视化信息,从而在使用中为后期展品布置、功能空间的调整等方面提供科学的分析数据,依此指导设计。

3.3 发挥传播优势:通过交互平台建设提高公众的参与意愿

借助多媒体平台传播信息的多样性与生动性,可以有效提高公众对工业建筑更新利用的关注度、接受度和主动参与度。中国矿业大学的陈坦对传播媒体的特征与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意愿的相关性做的相关研究有力地证明了这一观点[4]。该研究借助TAM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将新媒体的内容新颖性和形式互动性作为该模型的两个变量,综合调研数据分析发现:由于公众通过新媒体工具带来信息内容获得的便捷、灵活与新颖性,更容易认可该领域的这一传播形式。皮尤研究中心( Pew Research Center) 发布的关于“新媒体与博物馆观众参与”的报告中亦显示网络和数字技术对信息的空间互动传播、提高观众参与的积极意义[5]。

交互平台建设中还应注意目标人群的设定。在调研中发现:在工业遗产项目关注的人群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从事该领域工作的人群以及拥有与工业遗产相应阶段、相关生活记忆的人群占大多数。这一调研结果对平台的建设风格、内容、参数设定等是有积极意义的。

3.4 优化设计方式:利用交互平台促进社会协同设计

协同设计(co-design)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设计主体,通过一定的信息交换和相互协同机制,基于统一平台上共同完成设计目标的一种合作设计方式,具有多主体、协同性、灵活性的特点,是设计领域的大势所趋,也是推动社会关注文化遗产、形成社会共识的契机。

借助于开放性的城市信息数字化管理系统,普通居民可以就保护和利用本地区的工业文化遗产、公共事务发表自己意见,并最终对项目的决策、设计、运营形成影响,为社会协同设计提供了可能。日本对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更新利用的过程研究显示:遗产周边社区公众可以利用开放的信息平台获取全面、准确的信息,在遗产更新的过程中实时地提供意见和建议。一方面,不同专业领域、生活背景的人,可以在项目立项、设计到施工的整个过程中提供监督;另一方面,项目的信息推广可以在建设的全过程中得以同步,为更新后的场所活力保持奠定基础[6]。

中国香港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将所有流程在官方网站上予以公布,以供公众查询和参与,同样达到了很好的项目推广与协同设计作用[7]。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推出的“中国传统村落”信息分享平台(手机安卓版APP),提供了全国2 555个传统村落的基本信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分享、上传相关信息加入到保护古村落的队伍中,对于遗产信息的补充完善、扩大保护理念以及阻止村落的破坏均具有积极的意义。这些都是借助信息交互平台协同设计的有效尝试。

伦敦大东区原火车站场址上建设的“互联网博物馆”设计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方案展示出网络协同设计的可能性与结果:它改变了传统建筑的作者性,将设计自主权交回给互联网用户。依托一个特别研发的应用系统,用户们可以自由搭建个性博物馆。这些成果将在公众平台被分享、点赞或是评论,并形成博物馆的最终形态(图6)。这一创新性的概念,为新媒体交互平台在设计中的应用展示出光明的前景。

3.5 丰富设计手法:增强更新后场所的吸引力

工业遗产场所不同于传统历史街区,场所更新前基本已没有日常的人流活动。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增强场所吸引力、吸引人流的回归、避免场所的二次衰败,是项目设计阶段必须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3.5.1 利用互动式装置增强场所趣味性

工业遗产场所往往由于其老旧的建筑、污染的场地、缺乏景观等问题对公众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从外部空间场所的吸引力提升途径来看,借助新媒体技术支撑下的某些装置、设施,可以有效地强化场所的趣味性、文化性,增强人与场所的互动性,提升人对场所的认同感,从而解决这一问题。

图6 “互联网博物馆”一等奖方案图

图7 米兰斯卡拉大剧院广场前的“市中心小树林”

图8 埃森洗煤厂博物馆中的感应装置——场所的声音记忆

图9 热那亚:用具有立体感的绘画装饰建筑立面

比如欧洲的艺术家,在城市广场上放置可通过踩踏发电和充电的自行车装置,通过行人参与运动所发出的电流,连通铺设在广场上或者建筑墙面上的灯光装置,进行艺术化的广场和建筑照明,参与的人越多,电力越强,且发电的效果直观地在建筑立面上通过灯光装置显现出来,既有趣又引发公众对于资源环境保护的思考,很容易聚集场所人气。米兰市中心斯卡拉歌剧院广场周围,曾经是古人崇拜卢卡斯(lucus,意思是“光”)的小树林,设计师Attilio Stocchi用灯光、波河山谷的鸟叫声以及布景的透视法来创建这古代神圣的小树林,在古典建筑的围合中,重现出一种象征宗教意义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场所曾有的历史(图7)。

当前许多城市工业遗产更新为博物馆、艺术中心等展示空间。借助多媒体多样化的展示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将展品信息、展示目的与观众体验相连接。埃森洗煤厂博物馆一角设置了这样的互动的环节:地面有规律地排列着一些白色圆点,上面写着场所中曾经存在的各种声音,风声、鸟鸣声、火车汽笛声……人们只要站在白色的圆点上,就可以听见上方的音箱里传来场所曾有的声音信息,观众借助互动装置体验到更多乐趣,加深了获得的信息印象(图8)。

3.5.2 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空间与界面塑造

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建筑表皮和内部界面的塑造,提高场所的识别性和特异性,也是增加场所吸引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遗产建筑的外立面往往受到严格的保护,欧洲许多国家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建筑外立面的材料、工艺都是不可变动的。在多媒体技术被应用到外墙装饰之前,使用绘画艺术来代替传统的墙面装饰,简化材料和构造,在不改变建筑现状的情况下真实还原建筑历史状态,是意大利城市中常见的例子(图9)。近年来,将音乐与激光投影技术相结合,在历史建筑外立面营造出生动的夜景效果,结合建筑外部活动广场,形成夜晚人群汇聚的中心,亦带给人们惊喜,使遗产建筑的立面保护与更新设计工作有了更多的选择途径(图10)。

我国工业遗产建筑与场所,往往具有立面形态整齐有韵律,但是缺乏装饰与变化,材料厚重、色彩单一等特点。在新一轮的城市更新中,立面的修缮与遵循原真性的界面保护原则往往成为矛盾,而借助多媒体手段,可以实现在内外立面变化的同时不破坏原有的建筑围护结构(图11),给人以独特的界面空间体验,是一种简单而绿色的方式。

图10 米兰大教堂广场夏日激光音乐之夜

图11 利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在威尼斯老军械库室内塑造出虚拟的场景

4 结语

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任何专业领域的建设与发展都不可能忽略新的技术手段出现带来的影响。借助新媒体应用工具,保存、再现、传播世界各国建筑文化遗产已成为一种趋势。工业遗产的更新利用中,如果能发挥出多媒体技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的积极作用,借助社会网络系统,将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更新利用工作拓展为城市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将更好地实现工业遗产更新利用的可持续性目标。

[1]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

[2]文扬.“北仓门”转型十年[N].无锡日报(太湖周刊)No.344,09版.

[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编.城市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11.

[4]陈坦,常江.基于TAM的新媒体特性与建筑遗产保护参与意愿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4(09):17-20.

[5]王赛兰.刍议数字化工业遗产博物馆[J].旅游学刊 ,2013(05):5-7.

[6](日)木村勉.修复——活化社区历史建筑之技术[M].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2006(12).

[7]王珺,周亚琦.香港“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及其启示 [J].规划师 ,2011(04):73-76.

猜你喜欢
场所遗产工业
遗产怎么分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远离不良场所
2019年11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工业人
千万遗产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遗产之谜
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