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毋需他国“指手画脚”

2018-06-26 11:40莫开伟
新产经 2018年1期
关键词:欧美市场经济贸易

文/莫开伟

作者系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根据中国加入WTO时签署的协定,15年过渡期结束,中国即可获得“市场经济地位”。这一本应顺理成章的事情如今却成为中国与美欧之间的一大争议。近日,日本更是高调宣称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将继续采用对华反倾销“替代国”做法。

对这种做法,近日中国商务部发表声明,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同时也引发中国民众广泛声讨。对此,我们有必要进行认真分析。

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国家另有隐秘

一向强调“契约精神”的美日,为何无视国际法规、违背当初承诺,站出来公然否认WTO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国家身份?其实并非中国真正缺乏市场化改革诚意及经济依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而是背后有摆不上台面的隐秘。

其一,这种行为是由于自我贸易保护主义在作祟。当前中国经济已全面深入国际市场,而欧美及日本等国家熟视无睹,且因国内失业率高,产业不景气,经济恢复缓慢,最终为了位子和拉选票,倒打一耙。

其二,是想要遏制中国经济的振兴。WTO不是单纯的经济贸易框架,其背后还有着深层的政治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并已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贸易上已赶超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对外投资大幅增长,所倡议和主导的亚投行、“一带一路”构想稳步前行,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逐渐上升。面对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甚嚣尘上,唱衰中国的声音更是不绝于耳。这些言论及意图反映在行动上,便是寻找各种理由遏制并打压中国,企图阻止中国走上经济复兴之路。

其三,实际上是不敢正视中国的小伎俩在作祟。有目共睹,中国自加入WTO以来,一直积极履行各项承诺,逐步下调关税水平,促进贸易便利化,并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努力推动中日韩、亚太自贸区等多边合作。在金融领域,去年10月,人民币正式被纳入特别提款权(SDR)一篮子货币;不久后的12月初,深港通正式开通,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此外,人民币在贸易结算中的比重显著提升,交易和储备功能亦有所增强,国际化步伐正在加快。在投资方面,中国从过去以“招商引资”为主转向内外投资并促,本国企业越来越多地走向海外,一些企业开始进入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市场。可以说,上述领域的开放与进展,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倘若没有市场化运作,很难想象会有如此多的国家和地区甘愿与中国保持长期合作。如今,欧美与日本显然在维护一己私利。

其四,是有意唱衰中国经济的“司马昭之心”在主导。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初确立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市场经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尤其,中国入世后取得的成绩,是处于美欧日等国对华加大反倾销力度、集体唱衰中国的环境之下,很不容易,更表明中国推行市场经济的坚强信念和不懈努力。而欧美及日本国家对中国为全面进入市场经济国家付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就置若罔闻,此举实在欠妥。

当然,在经济发展和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产能过剩、企业债务,这些问题在美欧日等国的不同发展时期也曾出现过。因此,将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与评判“市场经济地位”混为一谈,无疑有失公允。

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国家并不可怕

欧美日的此番做法,在中国企业界等引起不小反响;同时,西方国家今后可能在贸易保护问题上还会变本加厉;欧美日出尔反尔的举动释放出两个信号:从2017年开始,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的逆流将会升级;围绕中国的反倾销、反补贴和一些非关税壁垒的贸易性保护措施将更加甚嚣尘上。即便如此,中国政府和民众也不用过分担忧和惊慌。

一方面,十多年来中国加入WTO,全球经济全球化加剧,日益深度融合;这表明中国强大需要积极参与世界经济贸易、分享世界经济成果;而世界经济繁荣及其他国家经济发展更离不开与中国友好贸易往来;当前世界经济现实证明,中国已成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加之中国又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如果离开了中国,世界经济恐怕要在萧条中摸索更长时间。

另一方面,拒绝承认中国经济国家地位,是在营造新的世界贸易壁垒,而中国也有可凭借市场消费大国地位而设置贸易壁垒,可能会对其他国家更有牵制力,其结果受损的不只是中国,欧美及日本等国家都难独善其身。

再一方面,即使欧美、日本等少数国家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也不等于全球其他国家都会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目前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国家的主要是美国与日本,欧盟国家态度比较模糊;但要看到包括欧盟企业家在内,很多外国企业非常看好中国经济的未来;尤其中国经济当前以每年超过6%的速度增长,占全球经济增速的40%,企业界对此都非常赞叹和满意。欧盟下一步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只有加大与中国的合作才是出路。德国许多中型企业正预备把自己年生产的一半转移到中国,欧盟如果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将会错失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所以有理由相信,欧美及日本等少数国家不承认中国经济市场地位,是逆历史潮流而动,不得人心。

中国应努力拓展市场经济发展空间

从当前看,纵使美日等国出尔反尔,我们也一定端正自己的心态,相信自己的实力,丢掉幻想积极迎战,在WTO框架下捍卫自身合法权益;而且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也用不着别人承认和指手画脚,中国崛起势不可挡。

首先,政府与企业一起做好应诉准备,向全世界表明自己的反对态度。主要是培养一些熟悉WTO反倾销、反补贴规则的法律专家,WTO所有成员国都要在组织内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如果有国家公然抛开WTO规则,对中国产品收取重税甚至制裁,中国也应该做好反制准备,绝不能含糊。在贸易上,只要是为了保护国家的利益,寸土不让。在必要的时候,中国政府也应该列出制裁清单,以保障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同时,要相信中国被迫贸易应战,WTO也终将裁定中国是无辜受害者,中国将赢得道义和市场上的胜利。

其次,要对贸易前景充满信心,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不会因此停滞不前。一是到现在为止,已经超过80个国家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有些对手不承认也不值得大惊小怪。中国是全球贸易不公平的最大受害者,即使在加入WTO以后,每年中国所遭受的贸易保护主义案例也最多。中国只要坚持往前走,才能赢得更多得国家的支持与合作。二是中国市场改革如火如荼、产业经济结构加快推进,如供给侧改革、国企改革、僵尸企业出清等等;尤其中国政府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加快,各项权力让位于市场,市场经济必将不断成熟和完善。

再次,中国政府要提醒中国企业加强对外贸易协调统一行动,提高整体防范力。主要消除窝里斗、内部价格无序竞争、相互削价等盲目竞争行为,提高产品质量,不给对方以借口进行反倾销打击;中国企业只有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抱团取暖,才能避免被各个击破。

此外,中国还需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扩大内需和市场开放度,拓展双边自贸区等合作,推进多边磋商与合作机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的深层次合作。

猜你喜欢
欧美市场经济贸易
从欧美到埃及,赏方尖碑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欧美日等主要经济指标(至2017年12月)
贸易统计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里约奥运最养眼的十大欧美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