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中美汽车贸易战

2018-06-27 17:57
汽车之友 2018年12期
关键词:进口车原产汽车行业

两个月前的冲程杂志(《汽车之友》第8期)上,我在刊首就写过一篇“推演中美汽车贸易战”的小文,针对当时刚刚开打的中美贸易战有可能给汽车行业带来的影响,做了一下粗浅的分析和预判。那时候我的观点很明确,至少在汽车领域,中美贸易战是打不起来的。

然而后来事态的发展一度让我非常困惑,咱是不是对国际形势的严峻程度太缺乏认识?一不留神,汽车这一仗还真就打起来了!4月4日,美国政府刚刚发布了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加税清单,第二天,中国政府就宣布要对原产于美国的14类106项商品也加征25%关税,在这个长长的清单当中,除了大家都能想到的大豆,汽车也赫然名列其中。加征25%关税!这对于野马、牧马人、特斯拉、宝马X5、奔驰GLS等等这些原产于美国的进口车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我的微信朋友圈里有不少做平行进口车尤其是美规车的兄弟,那一阵可真是愁容满屏怨声不绝。记得有位行内大佬就发了这么一句:“辛辛苦苦已度過半生,今夜又走进风雨。”是呀,谁能想到,他们会成为中美汽车贸易战最早的一批牺牲品。

好在还有唯一的希望,“加税的具体实施日期未定,将视美国政府对我商品加征关税的实施情况另行公布。”这意思很明显,我的枪也上膛了,只要你不抢先开火,我也不会扣动扳机。再过了几天,博鳌论坛很快传出了重磅消息,中国政府将大幅降低进口汽车关税,并且放宽汽车行业的外资股比限制。如此大的开放举措,这是让贸易战给逼的?好像也不全是,记得年初的两会政府报告上就提到过,要降低进口汽车关税,也许是未雨绸缪?

接下来,中美贸易战就陷入到了僵持和胶着的状态,此时话题更多集中到了处于风口浪尖的芯片领域。尤其是中兴事件,给咱们汽车行业同样狠狠地敲响了警钟。别看国内汽车市场一片红火,新能源造车运动风起云涌,但是在核心技术和零部件上,我们真正能做主的又有多少?如果真就完全开放不再有任何保护的话,咱们的汽车工业能抵御外来之敌吗?

所以,当时间终于来到5月19日,听到中美发表联合声明宣布贸易战停战时,我已经没有了为之欢呼的冲动,只觉得有些庆幸。虽然这验证了我原来的预测还算靠谱,但停战对于咱们来说,还真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伟大胜利。这不,截稿之前降税的靴子刚刚落地,关税从25%降到15%,尽管算到进口车的整体车价,这降幅并不算大,但给国内车市已带来很大影响。而真正见分晓会在短短几年之后,按照中国政府的承诺,那时候乘用车市场将完全开放,这意味着自主汽车产业已然面临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猜你喜欢
进口车原产汽车行业
江津原产优良柑橘品种
中国将对原产美国干玉米酒糟征收5年反倾销及反补贴税
汽车轻量化材料及制造工艺研究浅析
汽车行业供应链审计探讨
我对原产欧日血液透析机展开反倾销调查
中国汽车年度盛典隆重开幕
力帆经营平行进口开车企先河
东风日产放开进口车经营权
猕猴桃和牛奶是“死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