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2018-06-27 12:25谢亚粧
课外语文·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阅读兴趣小学语文

谢亚粧

【摘要】在小学阅读教学中,阅读是提高学生的课文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创造情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好奇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阅读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兴趣;主体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阶段是打基础、强地基的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期。阅读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它对于提高学生自身语言组织能力以及情商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阅读訓练,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升素养,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并为今后的不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学中,要重视和加强阅读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地进行阅读学习。

一、小学生缺乏自主阅读的原因

(一)缺少阅读的兴趣

由于学生从小在家庭中没有良好的阅读环境、学前教育的老师在阅读方面引导力度不足等因素,导致许多小学生在入学时没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阅读缺乏兴趣。同时,由于有些学生怕吃苦,对新鲜事物缺乏主动探究精神,对课堂教学内容不在意、不关心,甚至抗拒教师进行的教学,对语文阅读学习毫无兴趣可言。因此,小学教师对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十分重要。

(二)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有些学生,课堂上能认真听讲,而且很听话,教师要求做什么就做什么,但由于学习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没要求做的就绝对不会去做,这类学生没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只会去阅读教师要求阅读的书,很少会自主进行课外读物的阅读,缺乏主动阅读意识和行动。

二、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的重要性

(一)小学生具备自主阅读能力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今社会发展瞬息万变,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学生具备更新知识的能力。小学生只有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小学生具备自主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提升的必经之路

小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对于世界充满好奇,通过自主阅读来掌握很多知识,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有利于帮助小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培养情感。小学生喜欢阅读故事,例如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为人民服务的雷锋、勇敢的战斗英雄等故事,都是他们所喜爱的,随着故事的起落而产生情感波动,进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变化,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三观”。

那么,如何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调动学生自主地进行语文阅读学习,进而更好地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学会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

三、如何在小学阅读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一)创造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着人们求知欲的动力。因此,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阅读学习产生兴趣,使学生可以专心致志地进行阅读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重点,教师的科学引导对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十分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心理特点,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创设趣味性强的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互动,提升学生阅读的主观能动性,提高阅读教学实效,并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提供丰富的知识储备,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讲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时,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这一选段,给小学生构建一个具有真实画面感的文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体验,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二)提出质疑,激起学生阅读的好奇心

好奇是人之天性。有关研究表明,在学生的思想世界中,他们往往对自身的定位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而问题又是学生探索知识的主要动力,同时也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有利因素。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索时,提出相关问题,并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需要将答案告诉学生,而是适时地进行引导,让学生独立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自我摸索中学会如何去进行自主的学习。同时,要让学生指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由教师进行解答,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通过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你问我答的学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主动去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解决自身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知识素养。例如,学习人教版教材中《画杨桃》一课时,学生基本都见过、吃过杨桃,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杨桃是什么形状的?”“切开后杨桃横截面的形状像什么?”“古有望梅止渴,你有闻桃生津的体验吗?”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三)养成习惯,培养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小学生的语文课程必须结合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而且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好的学习习惯带来的学习效果,教师要加强指导,努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善于阅读、乐于阅读,变“要我阅读”为“我要阅读”,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学习的快乐,认识到阅读是产生内在美的必要条件,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强阅读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阅读中展示自己独到的见解,体现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提高阅读兴趣。在课外阅读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个性特点制定不同的学习指导方案,指导学生制订课外阅读计划,推荐学生多阅读正能量的书籍,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

(四)评价引导,培养学生阅读的创造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导演”,发挥课堂主导作用,驾驭好课堂。同时,要调动学生这一主体,应及时解决在课堂上学生出现的学习问题。在教学中,可让学生自主研究问题,自由发挥,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充当忠实的听众,适时加以引导,对学生阅读中产生的语句不通顺、理解能力不足等情况进行科学的指导,予以正确评价,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例如,在学习《将相和》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根据题目中的“和”字,作为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找出将相之间哪里和?哪里不和?廉颇说蔺相如凭借一张嘴“爬”到他头上去,让学生自由讨论,蔺相如是不是真的凭一张嘴位居廉颇之上?而后,再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进行深入思考,认识廉颇和蔺相如两个人的性格特点。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阅读阐述,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并对学生的理解进行正面评价,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创造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语文阅读主体能动性的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可以多方面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成为辅助语文教学的基础,每天进行课文和课外读物阅读是掌握更多词汇的十分有效的方法。教师要加强学生的阅读教育教学工作,努力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找到属于自己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对文章可以自主进行理解阅读,这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所在。

参考文献

[1]陈静.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研究[J].新课程(上),2015(12).

[2]黄艺真.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16(07).

[3]袁艳梅.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6(31).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阅读兴趣小学语文
简析亲子阅读中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