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线凹凸小提花面料的设计与开发

2018-06-28 01:14郭岭岭林洪芹陆振乾陈慧萍400悦达现代纺织研究院有限公司4000
山东纺织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网目凹凸花型

郭岭岭,林洪芹,陆振乾,裴 玉,张 婉,陈慧萍(., 400;.悦达现代纺织研究院有限公司, 4000)

1 引言

凹凸感面料给人以立体浮雕般的视觉体验,具有一种真实感与存在感,是当前面料的主要流行趋势之一。凹凸面料在欧美市场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如床盖、床笠、抱枕等均采用舒适性极佳且具有立体感的凹凸面料,而该类面料在国内纺织领域崭露头角,偶尔在女式上衣、套裙和家居产品上使用,品种花色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创新性。

金银线产品是聚脂薄膜再经真空镀铝或镀银、涂布上色等工艺加工而成。其质地柔软、色泽华丽,具有独特的魅力,在发饰、腰带、提包、鞋履等方面应用较多。本文将金银线产品巧妙地运用到凹凸面料中,探索了一种新颖的设计方式。

2 产品设计

2.1 原料选择

选用普通色织涤棉线和扁平金银线,其中金银线是由宽1.5 mm的12根单丝编织而成,细度约200 tex。

2.2 织物设计

由于多臂织机花型图案受综框数的限制,设计简约美观的纹样往往采用“借”的方法或变化循环的方法。对于多层织物而言,综框的使用数量本来较单层织物多,因此在设计织物时尽量采用“合并同类项”、“变化接结方式”,以实现各式各样的花型图案,满足市场的需求。

靓丽花型的设计涉及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尤其是花部与地部的占比关系。本文将花部、地部设计成1∶1,从而构成等间距的花纹图案,利用“联合接结法”[1]构成花纹图案的花部网目,里经接结表纬、中纬形成的浮长与中纬接结形成的浮长共同构成网目的花纹图案,粗号金银线形成的网目浮于织物之上,简约且奢华。

为了突出面料的整体效果,根据花型特点和金银线的细度,首先预估网目大小为0.6 cm×0.6 cm,设定表经∶里经=3∶1,表纬∶中纬∶里纬=2∶1∶1,基础组织选择1/1平纹。因此,计算组织循环Rj×Rw=80×48。通过变化联合接结方法实现花、地部的合理布局,图1是其中一种接结方式组织图及其右侧的经向截面图。

图1 织物组织图

3 织造工艺参数

织物采用两个系统的经纱与三个系统的纬纱,基础组织为平纹。三层部分中纬不参与交织,仅是一种填芯纬,其作用主要为增加织物的厚度和弹性,并使花纹饱满[2]。接结部分中纬不断上下穿梭于表层形成长浮长,同理,里经穿梭表层接结表、中纬形成长浮长与中纬长浮长共同构成靓丽的金银线网目条带。

本织物在改造的SL820型半自动小样机上试织,改造后的织机具有双织轴结构,可以织制张力不均的织物。经纱采用三种纱线,分别是表经T/C 14.8 tex×2紫色线A、里经T/C 19.7 tex×4橘黄色线B或银线C 12股扁空心金银线1.5 mm,色纱排列是8(3A1B)6(3A1C3A1B)。纬纱也有三种,分别是表纬T/C 14.8 tex×2紫色线A、里纬T/C 19.7tex×4浅绿线B和中纬银线C,排列比例为1B1C2A。即织物规格:(T/C 14.8tex×2+T/C 19.7tex×4+金银线200 tex )30∶7∶3 ×(T/C 14.8 tex×2+T/C 19.7 tex×4+金银线200 tex)2∶1∶1 280×140 色织小提花。织物总经根数408根,织物上机幅宽20 cm,上机经密为209 根/10cm,上机纬密为124 根/10cm,筘号为100 齿/10cm。下机幅宽14.9 cm,下机经密280 根/10cm,下机纬密140 根/10cm。接结织物凹凸感强,下机缩率在5%~15%。缩率大小受原料、纱号、基础组织、接结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多层织物的缩率较难控制,尤其经染整处理后缩率无法把控。

4 准备及织造工艺

4.1 准备工序

在金银线凹凸面料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对于粗细不等的涤棉线而言,准备工序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

4.1.1涤棉线上浆采用以淀粉浆(马铃薯)为主,磷酸酯淀粉、ADC为辅的化学浆,浆料的调配遵照“高浓低黏”的原则。同时,控制浆槽温度85℃~90℃,上浆率15%,浆纱回潮率2%,浆槽含固率12%±0.5%,经浆线速度掌握在50 m/min左右。

4.1.2为了使经轴成形良好,卷绕在滚筒上的条带首先要成形良好,要保证第一条带的横动距离、条条之间衔接平整、避免条影的产生、位移量控制精准,同时定幅筘与纱线的夹角控制经纱的排列密度和条带宽度。

4.1.3上浆工艺采用“高浓度、低粘度、中高压浆、浸透与被覆并重”的工艺原则。防止高温脆断、强力下降,应适当降低烘筒温度,使该混纺纱的回潮率控制在9%左右,浆纱湿区伸长率在0.8%以下。

4.1.4金银线具有不耐高温,容易拉伸变形的特点,不能经过浆纱机上的烘筒[3],因此,采用分条整经机,控制好张力大小及均匀性,防止伸长,浆纱采用免浆工艺。

4.2 穿综工艺

穿综工艺采用分区穿法,分为3个区域:第一个区域1、2页综框,穿地部的表经部分,表经运动频繁且张力大,宜穿前区;第二区域3、4页综框,穿花部的表经部分;第三区域5、6、7、8、9、10、11、12、13、14、15、16页综,其中14、15、16穿里经金银线部分,5~13页综遵循顺穿原则,为改变花型操作方便,在此穿综的基础上,又试织了3只花型。

4.3 织造工艺要点

织造时,在SL820型半自动小样机织轴后上方加一个可以控制张力的织轴构成双织轴织造装置。经纱A、B做成地轴,经纱C 做成天轴,地轴与天轴的张力、送经量影响面料的凹凸感,地轴的张力大于天轴,约为天轴张力的1.6倍,再加上地部组织紧度大,地部收缩幅度大,花部收缩小呈现出抛出的花纹图案。

5 接结方式分析

在设计织物时,应用了多种接结方式的联合作用,从而获得不同凹凸感、不同色彩、不同纹理效果的花型图案。图2织物实物是由金银线网目花和三层的地两部分构成,右侧是金银线网目花的局部组织,接结网目采用里经上浮接结形成长浮长和中纬上浮接结形成长浮长联合构成。这种接结金银线浮出比例相对较多,交织点少,张力相对较小,金银线较蓬松,形成条带状网目,由于金银线张力小,网目拉伸力小,网目呈现方型。

图3织物实物是由金银线网目、黄色网目和三层的地构成,两种网目纱的粗细、颜色、强力不一致从而构成的网目视觉效果对比强烈、空间立体感强,与图2相比增加的黄色网目起到接结和装饰的作用,黄色里经张力大,网目效果显著。同时,间断网与条带网目相比,交织点相同,但分散均匀,增加了金银线网目的牢固性。

图2 网目带及局部组织图

图3 网目接结及局部组织图

接结具有固结上中下层织物的作用,增加织物的耐磨性和实用性,接结点均匀分布,可避免成品漏底问题[4-5]。图4线条接结法是在间断金银线网目不变的情况下,又采用了横向间隔的表经接里纬,特点是接结点多而密,可构成线条状,这种类型的接结方式在凹凸布的设计中经常使用,可以提升地部紧度,使得花、地部紧度形成强大反差,从而增加凹凸感。

图4 线条接结法

图5星点接结法是在间断金银线网目不变的情况下,又采用菱形排布的里经接结表纬,特点是接结点多,接结点里经处于小菱形的中心位置,有漏底现象。改善方法是里经接结一根表纬,减小接结点的长度和力度,也可以扩大接结点的菱形,减少接结点。相对比其他接结方式,此接结点多而密,接结花型不突出,有待改善。

图5 星点接结法

6 结语

金银线在服装吊牌、玩具、工艺礼品、箱包、印刷包装等方面应用比较成熟,但是在服用凹凸面料方面尚属空白。目前我们已经开发了多种金银丝产品,且深受客户的喜爱。本产品采用较新颖的材料与经粗纬细的工艺配合,形成独特的凹凸面料,不仅为设计提供了新的方向,还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1] 蔡陛霞.织物结构与设计[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顾平.织物的凹凸浮雕效应及其组织设计[J].四川丝绸,2008,(1):13—14.

[3] 王明涛.嵌金丝凸条织物的生产实践[J].棉纺织技术,2009,37(5):57—58.

[4] 朱艳艳,卜佳仙,汪军.机织物自身接结双层组织的接结规律[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43(1):31—35.

[5] 吴惠英,方洁,代龙凤.接结双层组织织物的设计[J].棉纺织技术,2012,40(2):4—6.

猜你喜欢
网目凹凸花型
含有陡峭势阱和凹凸非线性项的Kirchhoff型问题的多重正解
基于变化纬网目组织的立体凹凸曲线织物的设计与开发
克氏原螯虾捕捞网目研究
哥特式浪漫
最易写错笔顺的字
基于Multisim的四花型流水灯控制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农业部关于长江干流实施捕捞准用渔具和过渡渔具最小网目尺寸制度的通告(试行)
消除凹凸纹理有妙招!
基于WinCE圆纬机花型数据处理系统设计
春享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