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辩论赛备赛期间组织方法的建议

2018-06-28 07:43陈峰绳思远
神州·上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辩论赛阶段性

陈峰 绳思远

摘要:针对辩论赛备赛期间易出现的低效率模式,提出有利于提高备赛质量和效率的阶段性备赛方法。

关键词:辩论赛;备赛方法;阶段性

辩论活动是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的最有效活动之一,也是备受高校青睐的交流对抗活动。在具体准备比赛的过程中,经验不足的队伍容易陷入低效率的备赛过程。将备赛流程细化,指出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关键点将有助于备赛水平的整体提升。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破题阶段

在获知辩题后的最初阶段,其主要任务是理清辩题本身的来龙去脉,对大概的定义、评判标准、论述层次有大致的雏形,并了解队员特点以进行人员选定。完成该阶段的参考时间为备赛总时间的40%。

1、头脑风暴,注意总结梳理。在接触辩题后首先进行资料查阅及分析,而后以头脑风暴的方式进行正反双方优劣、价值、论点等展开研讨,主持者注意尊重个人发言,并引导避免重复性发言,研讨的后段对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主要以双方定义、双方评判标准及优劣分析、我方论证层次及逻辑主线、需要补充的数据资料为模块进行整理。梳理过程中注意引导队员参与其中,并确认是否有划分不妥和遗漏,以帮助队伍尽快达成思想共识。

2、抓大放小,形成立論框架。将已划分好的模块“穿针引线”,对各定义方式以及评判标准进行阐述清晰度和听众可接受度两方面进行考量,择优选择定义、评判标准以及论点,形成初步的立论框架,而后针对该框架中的不完善之处进行研究,判断其是否会对立论产生巨大冲击完成框架搭建并进行立论填充,。需注意的是几乎不存在绝对完美的立论,不然这个辩题本身就倾向性严重,故在确定立论框架时应进行相对性比较,抓大放小形成一套最佳的方案而不是苛求最完美的方案,这一点也是备赛过程中处理不当最容易消耗时间的环节。

3、第一次模辩,明确定义和划分战场。针对立论稿进行第一次模辩,在人员的分组上两队实力趋于平均,主要就定义和评判标准、论点和评判标准的联系强弱、论点本身的内在逻辑进行攻防。需避免进行因事例不足而论证缺失的进攻和陷入为了反驳而反驳的低效率攻防,通过模辩把握正反方定义的最大公约数和优劣势战场划分,并记录前期没有想到而实战暴露出的其他问题。观众以第三方视角对立论的实际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指出每个点的攻防情况并表明自身的优劣判准,与在场队员合力复盘并形成文字资料。

4、敲定预上场人员及筹备“蓝军”。预上场人员是表现和该辩位所需特点最为切合的人员,“蓝军”是上场人员的假象对手,用以全真模拟赛场以帮助上场人员熟悉内容和打磨表现。通过对模辩人员和观众点评的表现,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蓝军”成员。(1)找问题的,包括能发现逻辑上的不妥之处并表述清楚,以及思维角度丰富,能够跳出固有思维,出其不意进行发问,有助于完善我方立论。(2)有一定的上场基础,能够模拟出实战效果,以切实锻炼预上场人员。(3)思维站位较高,但不善于表达,以利于主题升华。

二、深入阶段

该阶段处于备赛的40%-60%时间区间,是形成立论初稿和核心交锋点攻防的关键阶段。

1、针对问题完善立论。就第一次模辩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对立论冲击较大的点可适当调整立论,可依具体情况进行评价标准的更换或表述上的调整。通过观众感受来优化立论的论述层次和表达方式,较好的阐述方法是内在逻辑和典型事例、数据相结合,最后落点于评判标准,注意立论整体的连贯性和说服力。

2、梳理核心矛盾点并做好攻防准备。核心交锋点是指有关定义、评判标准的争夺,其本没有对错,只有优劣之分,对评委的说服力主要由现实意义、与辩题的结合程度、社会共识和表达的感染力及共鸣产生。故应当查阅大量相关的资料、论文之后,结合辩题借鉴更为合理和精确的表达方式。并思考有利于对手的定义及评判标准,就上述几方面设计驳辩和盘问思路。攻防需自成闭环并与队友共享,形成口头表述和纸质资料。

3、分析预上场人员短板并针对性训练。结合模辩时人员的仪容仪态和表达效果,对照辩位职责,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短板,并就仪态、礼仪做好统一规定和培训,就获取信息能力、反应速度、表达能力进行专项训练,包括组词造句、循环驳辩等。针对个人主义较为严重,和队伍思路脱节,但其他方面较好的队员,可以考虑转战“蓝军”,以最大化其特点和优势。针对表达上有孤僻习惯的队员,让其回看模辩视频并给他指出问题。共同打造仪容仪态统一、思路观点鲜明的团队。

4、第二次模辩,对完善后的立论进行检验。人员在吃透完善的立论稿和核心矛盾点攻防后进行第二次模辩。主要围绕立论核心交锋点的说服力和攻防转换的流畅度展开,同时关注人员体态训练的成果。模辩时上场人员的二、三辩可与“蓝军”相应辩位互换,既深化队员对双方立场的理解,又能平衡模辩双方实力,提高模辩的整体效果。

三、强化阶段

该阶段处于备赛的60%-80%区间,主要任务是吃下核心交锋点,针对论点进行攻防强化,熟悉数据资料在全场的使用。

1、对论点进行攻防梳理。针对两次模辩和预想中论点攻防情况进行梳理,内容上重点围绕2回合及以上的有效交锋展开。一方面是从场上的直观体验来研究论点本身是否存在漏洞,这一点靠改进阐述逻辑和建立“事例堡垒”来化解;另一方面是从观众的角度感受论点是否能够立住,这一点靠优化事例数据应用的结合度和表述方式完善。结果形成文字资料并进行分发。

2、预上场人员进行反复攻防。在熟悉攻防材料的基础上开展小环节对辩及半连贯模拟,在实践对辩中打磨攻防点的表述,使其更具有感染力。注意做好人员的论证核心纠偏,使其充分服务于辩题。并依据现实表现进行人员论点上的主要负责分工,训练相互之间的配合关系,使其能够在场上浑然一体。

3、第三次模辩,提高临场表达效果。在充分熟悉资料并熟记于心的基础上,进行最后一场模辩。其主要目的在于营造临战氛围,检验辩手在全程序状态下是否会发懵、固执,强化人员的互相提醒和互相配合,将前期准备的资料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发挥。

猜你喜欢
辩论赛阶段性
有力的反驳
enriches my experience 辩论赛丰富人生阅历
军科辩论赛之枪枪对决
七月猪价或开启阶段性快速上涨
国际金价短期或延续阶段性回调
人生投资的阶段性
关于举办省内高校法学专业学生辩论赛的通知
浅析风险投资阶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