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HVI操作手法对试验数据的影响

2018-06-29 03:46
中国棉花加工 2018年2期
关键词:漏光操作员测试数据

〔塔城地区纤维检验所,新疆乌苏833000〕

随着棉花检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实验室的管理也有新的突破。为了更快、更科学、更公正地得到检验数据,必须降低试验数据误差概率。对于HVI检验方法来说,除了仪器和实验室环境因素,造成实验数据误差概率最大的因素应该会是HVI违规操作或非常规操作。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对试验数据产生影响的HVI操作员不规范操作手法。

一、HVI长强模块的操作

在HVI长强模块操作时,操作员使用了棉样的刀切面作为长强测试小样,最严重的情况是棉样刀切面朝向取样器的圆孔,这样的测试值失真的可能性最大。因为棉样是从棉纤维密度较大的棉包中由机械刀具切出,这样必然会损伤刀切面棉纤维的长度,同时产生了较多的短纤维,那么使用棉样的刀切面作为长强测试小样得到的测试数据就不能代表整包棉花的质量,这样就失去检验的公正性。针对数据偏差性,我们对20只普通样品的操作使用了正确和错误的两种手法进行了对比,数据如下页表1所示。

通过数据我们可以得到20只样品中有18只样品在未使用样品刀切面并且撕断面朝向取样孔的操作手法的测试结果都高于使用样品的刀切面并且刀切面朝向取样孔的测试值,长度值变长比例为90%;其中数值变化大于0.5 mm有10只样品,占测样品的50%;长度值结果改变样品长度级的有11只样品,达到测试样品的55%;只有11、18号样品在正规操作情况的数值略有降低,但降低数值仅在0.12 mm以下,对整体测试结果影响不大。对于20只测试样品的两种测试手法的短纤维率结果都是错误的操作手法测试结果均大于正确的操作手法测试的结果,其中超过3个百分点的有10只样品,占测试样品总数的50%。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忽略仪器和实验室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测试结果误差概率偏大、棉纤维长度值偏短、短纤维指数升高的原因只能是操作人员没有按照规定的、正确的操作手法进行了长强模块的测试。

二、马克隆模块的操作

关于马克隆的错误操作手法,我们首先了解一下马克隆的正确操作手法:在样品重量得到确认后,操作员必须将称好的试样全部从秤盘中取下,双手开松试样,约为手掌长度的长条型棉样,切记在这个开松过程中必须保证试样的原有质量,不得减少或增加试样重量,开松后的试样被操作员的双手食指上下均匀地输送到马克隆测试腔体中,然后一只手的食指向下猛压棉样,手指退出时另一只手迅速盖紧腔门,对于马克隆操作这一系列动作必须保持连贯性。通过分析正确的马克隆操作手法,我们可以发现错误的手法产生的问题:1.棉样没有开松或成团塞入测试腔体内这样会造成测试数据不准确或偏低;2.在拿取试样或开松试样时没有确保试样的称重时原有的质量。减少试样质量,测试马克隆值偏高;增加试样质量,测试马克隆值会偏低,对于减少或增加了多少试样质量,测试值偏差都是递增或递减的结果;3.没有及时盖紧腔门有棉纤维滞留在腔体以外,这样马克隆值测试值就会偏高。为此,马克隆测试手法必须谨慎和保持连贯性,这样才能提高测试数据的准确度。

表1 使用正确和错误的手法对样品进行对比

三、颜色模块的操作

颜色模块的错误操作主要表现为:1.棉样厚度未达到标准产生空隙从而漏光;2.棉样没有完全盖住颜色头玻璃或是在托盘运动过程产生了棉样位移漏光现象;3.棉样放置过厚,仪器出现“颜色压手位置传感器错误”故障时,操作员私自点击忽略,造成棉样未经施压测试的情况。所以我们必须是把棉样平铺在颜色托盘上,同时要求棉样必须盖满托盘两侧并且达到一定的厚度,这样在测试时才不会发生漏光现象。一旦发生漏光,棉样的测试值就会与实际值偏差较大,尤其是测试样品的反射率,同时黄度值也有较大变化。

四、小结

在HVI操作或校准检查时,有些操作员为了自身利益采用违规操作手法测试或校准通过速度,尤其是马克隆的校准检查,从而忽略了仪器的使用状态,造成仪器故障未能及时发现,影响测试数据的准确度。为此,对操作员的操作手法必须做到视频监控和现场监督,同时对测试数据异常现象和仪器校准检查数据必须实施及时跟踪和排查,通过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制度加强操作员的检验质量责任心,同时结合个人测试样品的相符率制定切实可行的奖惩制度或实行绩效工资,提高操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降低人为误差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得到公正、科学、准确度较高的试验数据,维护客户利益。☆

猜你喜欢
漏光操作员测试数据
BSI发布新的自动驾驶安全指南
美空军特种战术操作员正在进行军事自由落体跳伞
用漏光营造复古感
复古漏光效果
浅谈基于H3C云计算管理平台的系统管理功能
测试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使用Lightroom制作复古的漏光效果
使用Lightroom制作复古的漏光效果
无人机操作员的选用机制研究
基于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测试数据扩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