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德育于高职高专基础英语教学之中

2018-06-30 05:52陈彦
学周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基础英语融入德育

陈彦

摘 要:目前高职高专的教育现状要求在基础英语的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语言技能的传授,还要将德育融入其中。教师要在了解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以及德育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思索在高职高专基础英语教学中融入德育的方法和途径,充分利用教材、经典英文影片、优秀事迹以及英文名人名言等,加强德育的效果。

关键词:德育;基础英语;融入;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9-001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9.004

德育是高职高专教育的重要部分,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健康的,他们乐于接受挑战,创造力强,但是仍不乏一些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迷茫的学生。他们的主要问题就是:就业压力大,功利心强,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强调自身实际利益的实现。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除了科技进步、市场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还和学生的自我成长过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高职高专的课程主要教给学生职业技能,但除此之外还具有育人功能,因此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教师要言传身教,以良好的品德和人格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把德育融入到高职高专教育的各个环节,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加强思想道德的修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最终全面成长。基础英语课程是高职高专学生的必修课,基础英语教师作为语言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在教授语言的过程中,借助语言这一文化的载体对学生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德育,培养学生成熟的心智。

一、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

高职高专的学生大部分是通过院校自主招生来的中职生,还有一部分虽是在高考之前考入的高中生,但学习成绩在班级排名也是比较靠后的了,所以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习上的特点

高职学生的普遍特点是学习计划性不够,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大学学习根本没有计划,除了被动完成作业,他们并没有想过在大学期间要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有些同学即便有计划也缺乏行动力,难以实施。很多学生有不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在课前按教师的要求进行预习和准备,这样就导致课堂的利用效率降低,更不用说自主学习、运用英语了。教师不难发现,学生的求知欲不强,学习目的不明确,认为上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一纸毕业证,方便日后找工作。所以,上课睡觉、玩手机、讲小话的现象比较严重,学习意志薄弱,惰性强,因此学习效率低下。

(二)思想上的特点

高职高专学生通常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我经常结合课程内容提问学生一些问题,比如:你如何看待你自己的优、缺点?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你要怎样实现你的人生目标?等等。结果是大部分学生对于自身的优缺点并没有很清晰的认识,他们的目标就是“find a good job”或者“earn much money”,而对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需要什么样的资质也不清楚。可以说,他们自我意识很强,但自我评估又不够;有追求理想的意愿,但动机却趋于功利;情感强烈而丰富,但又带有不稳定性。

二、德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不难看出,要解决学生的学习和思想上的这些问题,一定要依靠德育。然而,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忽略了这一点,长期把英语学习的重心放在提高语言技能上,从而导致文化教育和德育的滞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教育开始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小学阶段,教师仍不可避免地偏重教学轻视德育教育。因此,进入大学以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变得尤为重要。在高职高专的课程中,基础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课,学习的人数多,学习时间跨度长,影响面广,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借助互联网的便利可以更多地接触到欧美国家的文化和思想,无疑这有助于学生开阔眼界,认识世界,但是,很多的文章、信息都是以西方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来反映世界和评价问题,甚至不排除有些带有煽动性。所有这些现实都要求基础英语的教师在给学生讲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提高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全面认识。如果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重视语言的教学,而不关注德育教育,那就忽略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这一根本,无法发现这门课程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源,也就无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如何在基础英语教学中融入德育

由此可见,在高职高专的基础英语教学中融入德育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将德育融入基础英语的教学中就成了我们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充分利用教材

以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第一册为例,在Unit 1 Text A College Survival: Our Tips for Success中,作者对大学新生如何过好接下来的大学生活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大学生活做好规划,并运用正确的方法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目标,鼓励他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逐步走向独立,在没有父母密切监管的环境下不要被一些社会上的歪风所影响,懂得松弛有度、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道理。

在Unit 2 Text A Who to Believe中,讲的是美国黑人田径女运动员威尔玛·鲁道夫的故事,她4岁时左腿瘫痪,而后通过自己坚定的信念和不断的努力最终成为出色的短跑运动员。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要实现自己的梦想,除了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念,還需要付出非常艰辛的努力,鼓励学生要持之以恒,不能做事只有三分钟热度,要培养自己专注、有毅力的性格。

在讲授文中一些积极向上的单词和短语时,也是渗透德育的好机会,教师可以联系日常生活用新词进行造句,对一些不同观点的句子进行讲评,引导学生使用一些形式正确、内容健康的句子。同时,教师也可以就文章涉及的主题进行提问,让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以便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真正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二)充分利用经典的英文影片

学生在学习之余几乎都有看电影、听音乐的习惯,鼓励学生观看一些优秀的英文原版影片,这不仅能够很好地提高他们的语言技能,还能让他们更直接地明白一些人生道理。比如,《幸福来敲门》就可以让学生明白幸福是来之不易的,影片的主人公追逐幸福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放弃,最终还是成功了。观看影片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幸福的含义,引导他们不要仅仅把幸福局限于物质层面,精神世界的丰富、对他人和社会的奉献更能给自己带来幸福感。再比如,通过观看《冰雪女孩》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只要自己有坚定的信念和足够的努力,最终会实现自己的梦想。通过观看《阿甘正传》可以让学生明白只要认真、投入地去做事,就有成功的可能。

(三)充分利用优秀事迹

很多高职高专学生缺乏自信,认为自己成绩不好,没有学习的动力。如果仅仅说一些鼓励的话,很难达到实际效果。不妨在合适的时机,给他们讲述一些身边的学习英语成功的同学的故事,特别是一些开始成绩平平后来居上的学生的例子,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树立信心,还能帮助他们建立自信的学习态度。此外,还可以利用第二课堂邀请一些在英语学习方面比较成功的同学现身说法,如此实际的案例更能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另外,也可以在课堂中穿插一些外交成功人士的故事,使他们明白“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道理,从而树立更加远大的志向。

(四)充分利用英语名人名言

英语中有很多的名人名言和谚语是与道德相关的,可以拿来给学生讲解。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又通俗易懂的名人名言分享给学生,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英语兴趣的同时又能对学生进行德育。如:I didnt get there by wishing for it or hoping for it, but by working for it.(我达到那成就,不是经由希望得到它或盼望得到它,而是投入心血而得到它。)We cant give up trying. The fight was worth it.(我们不能放弃尝试,奋斗是值得的。)Go for it now. The future is promised to no one.(现在就行动,没有人可以保证未来。)这些英文的名人名言既比呆板的课堂说教更具有说服力,又能激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四、结论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德育应该放在高职高专教育的首位。基础英语课程开设时间相对较长,教师和学生相处的机会多,如果教师能够将德育融入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不仅能够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更能在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同时对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伏春宇.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研究[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仁学版),2011,11(11).

[3] 刘云霞.大学英语教学德育功能之探讨[J].考试周刊,2009(3).

[4] 彭晓玲.高职高专学生与本科生道德价值观的比较研究[J].重慶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7(3).

[5] 翟向俊.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第一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6] 魏春霞.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与德育培养[J].赤峰学院学报,2011(12).

猜你喜欢
基础英语融入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基础英语教育的改革探究
高职院校提高基础英语教学质量的策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微课在中职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