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档案馆如何建设成为城市文化家园

2018-06-30 06:18吴骊
卷宗 2018年16期
关键词:文化建设档案馆

吴骊

摘 要:本文就档案馆文化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在新时期档案馆文化建设中需要重新考量的因素,以探讨档案馆建设成为文化家园的创新之举。

关键词:档案馆 文化建设 城市文化家园

没有人类文化,就不会有档案,同样,没有档案的存在,人类文化也就会断裂或者一片空白[1]。档案是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一种文化资源。档案馆作为集中保存并专门管理档案的专业机构,也与文化密不可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各类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档案馆具有科学文化性是一个基本的、统一的观点。

在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又一次提到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我们党对文化软实力越来越重视,对它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地位也越来越高。2017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了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明确指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创作,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事业。”对标报告中提出的文化建设任务,档案馆需进一步深刻思考如何在文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广大档案工作者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近年来,我国步入快速城市化阶段,景观同质化、遗产商业化、民俗文化淡化成为城市的通病[2]。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城市是各种文化资源汇集的地方,这些文化资源经过历史的沉淀形成每一个城市特有的文化风貌,形成一个城市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而档案是社会记忆的直接表达,它将城市文化文字化、图像化、声音化、影像化[2]。推动文化的大发展与大繁荣是社会共同的重任,在承担这重任的过程中,作为科学文化事业机构的档案馆要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手段,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力争建设成为弘扬城市文化的精神家园。

1. 馆藏内容要丰富文化性

档案反映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城市的文明程度,具有积淀、升华、传播文化的作用,从而成为城市文化基因的传承物[2]。作家冯骥才在《城市为什么需要记忆》中写道:“保护城市的记忆,决不仅仅因为它是一种旅游资源或是什么‘风貌景观,而是要见证城市生命从无到有不断成长的历程,使其独特的地域气质与丰富的人文情感可触、可感。”虽然档案馆不是“城市记忆工程”唯一的实施者和挽救者,但绝对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档案馆不仅要珍藏城市记忆,传承城市文化基因,更要以开放的观念引领社会公众了解、认知和走进城市的记憶,发展成为城市文化的精神家园。为此,档案馆馆藏内容要补充文化档案、丰富文化性。文化档案一般是本地区历史、自然风貌、物产、著名的事件和人物、民俗、宗教信仰、名胜古迹、民间艺术、名特优新产品等方面的档案,能够反映和代表地方特色[3]。湖北省武汉市“城市记忆工程”于2004年正式启动,武汉市档案馆按照调查研究、在重点地段对特色项目开展抢救性拍摄、向社会征集相关档案资料、对部分成果进行编纂和研究等步骤开展此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由武汉市档案馆酝酿策划,对馆藏历史建筑档案资料进行深层次挖掘开发,公开出版发行的《老房子的述说——武汉近现代建筑精华集萃》共收录1861年汉口开埠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武汉西式建筑精粹150余处,采用图片350多幅。此书在传承武汉优秀历史建筑文脉、彰显城市个性与文化底蕴、改造和创造新的城市文明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又如,由武汉市城建档案馆拍摄制作的30集电视专题片《武汉里份》,是传承武汉城市记忆、厚植城市文化底蕴的一部档案文化精品力作。该片拍摄过程中对里份建筑相关资料进行抢救性的收集与拍摄,为武汉市现存的70余处百年里份建筑留下了抢救性声像档案,从而填补了武汉老里份领域相关档案的空白。再如,“武汉城市记忆地图”(微信公众号“众规武汉”的子栏目)中录入了1054处国家、省、市、区四级文保单位,优秀历史建筑,以及规划中发掘的有价值的历史遗迹。市民在了解建筑相关图片和文字信息的同时,可在微信平台上提供线索讲述与老建筑有关的故事并上传照片。通过挖掘武汉市历史文化资源和场所,以丰富文化档案,同时推动市民众筹记忆,共同为武汉这座城市留住记忆。

武汉记忆项目已被列为武汉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之一,武汉市将完善湖泊建档、传统村落建档,完善口述档案收集工作;将继续开展地方特色档案资料征集,并启动海外征集,加大对珍贵历史档案的收集力度;将创建市、区两级照片档案和影音视频档案数据库,不断充实武汉记忆工程影像内容。

充实文化档案,丰富馆藏内容的文化性,构建具有文化品味的馆藏结构,能够塑造出档案馆作为城市文化家园的社会地位,从政治附属物的氛围中解放出来。

2. 建筑风格要塑造文化性

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一种文化可以影响建筑风格,一种建筑风格也可以塑造一种文化。作为城市文化家园的档案馆建筑本身就应具有文化价值[3]。档案馆是一个城市重要的档案藏储、信息整合基地,是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的重要载体,其建筑要尽量体现地区的文化特征。

湖北省红安县地处大别山南麓,红安以红色文化闻名,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湖北省红安县档案馆新馆设计风格上着力体现红安文化特色。按照建设“红色档案馆”和地方文化标志性工程的要求,把“黄麻起义”和“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的红安革命历史符号融入建筑立面中,彰显“红色档案馆”的独特性和标志性。其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案被省档案局作为范例向全省进行推介[4]。

广州市档案馆新馆二期融会了亲水喜绿、自然采光通风等岭南建筑的元素,打造彰显岭南文化的绿色建筑。二期项目在南侧外立面由著名雕塑家设计制作的达500平方米的《凤凰之光》大型文化浮雕,尽显广州文化特点[3]。

福建省档案馆是仿照闽西南客家土楼风格的建筑。客家人先民从中原迁徙到闽西南、赣南、粤西等相对封闭的空间里生存发展,在此环境中创造了土楼民居,他们的日常起居、婚丧嫁娶和祭祀等活动都在土楼里进行。土楼的建筑风格,一方面吸取当地土著文化之长,另一方面是对中原文化的固守与承袭,相对封闭的土楼蕴含了客家人的物质、精神生活。把档案馆建成土楼形式,厚墙、小窗等特点符合档案馆的性质与功能要求。从文化的视角上体现了闽西南的地域、习俗传统,是对客家土楼建筑和建筑文化又一种形式的传承[5]。

彰显地方特色的档案建筑,有助于增加与情感相关的人文内涵,让公众有归属感,拉近档案馆与社会公众的距离[3]。档案馆建筑是一种相对特殊的建筑类型,它属于文化建筑的范畴,又具有独特的庄重性、严肃性。在馆库设计中不仅要考虑档案的特点、档案馆建筑的本质及独特性,也要兼顾建筑设计的创新性,在充分吸收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寻求建筑与文化的结合点,凸显档案馆建筑鲜明的地方特色。

3. 职能拓展要强化文化性

2000年9月,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召开,此次会议提出了“档案馆具有文化休闲功能”的观点。近年来,档案馆的文化功能开始受到档案界的关注。在人们印象中十分严肃的档案馆也不得不应对其功能的多变,开始迎接时代潮流加强档案文化建设。为了更好地发挥档案馆文化服务的职能,许多新建的档案馆开始“走出围墙,走近公众”,在新馆选址上与本地文化区连成一片,營造文化氛围,共同形成地区综合性的文化服务场所。

浙江省档案馆新馆在设计理念上,以“公共服务、安全保管、文化传承、以人为本”为主线,注重历史、文化和开放特征。充分显现出现代公共档案馆开放性和服务性;也体现了厚重的浙江文化和地方特色[6]。

广州市档案馆在馆内展厅设置了8个互动点,以集中展示最能代表岭南文化和广州特色的景点,如陈家祠互动虚拟漫游,游客只需要简单的动作,如推门,便可控制游历的路径,在陈家祠中体验仿若亲临其境的虚拟漫游,漫游的路径可以自由选择,岭南建筑的优雅美感,举手抬头间,便全然展现在眼前。这既体现出档案馆的地方特色,让公众和游客领略岭南文化,又在其中运用高科技的数字技术手法,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让公众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档案的文化魅力[7]。

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位于外滩风景区内,直接面对黄浦江,在传统档案馆职能基础之上新增了展览教育、社会课堂、信息集聚和传播、文化休闲、旅游观光等休闲娱乐服务职能。它在基本设施建设和环境布周上注重为用户休闲提供方便。底楼大厅的开放式服务区蕴涵着休闲感和文化气息,例如文化纪念品服务区、餐饮、休息饮品区等。馆内附设有主题展厅、专题展厅、多媒体视听室、休闲中心、先进传播设施的报告厅向社会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此外还有三座开放式的观光平台,公众可以在这个文化氛围很浓的档案馆喝咖啡,听音乐,欣赏黄浦江优美的风景,享受休闲的愉悦。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成为记忆和展现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发展与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是上海市民假日文化休闲的又一好去处,也成为我国新时期综合档案馆发展的一个标志性文化建筑设施[8]。

虽然文化休闲功能只能算作档案馆社会功能的拓展,但随着档案馆公益化、休闲化的趋势越来越凸显,也应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在加强档案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背景下,档案馆应积极探索文化休闲功能建设问题,让档案馆走出围墙、走近公众,真正实现文化功能的拓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档案馆必须在历史与文化之间找到平衡,进一步建设成为“文化家园”[3]。在档案馆文化建设中,应开阔档案馆的服务视野,通过留存城市记忆、展示城市文化,成为凝聚城市人心的重要依托,从而发展并建设成为城市文化家园。

参考文献

[1]张照余.档案馆“资治”“存史”和“文化传承”功能辩证[J]. 档案学研究,2004(05)

[2]赵屹,王嘉男. 留住城市特有的基因——刍议城市建设发展中档案的作用与档案馆的使命[J]. 档案学研究,2016(05)

[3]赵屹.档案馆的现在与未来[M]. 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10

[4]红安县档案局.红安县档案馆新馆项目建设顺利推进[J]. 湖北档案,2012(05)

[5]孙成德.文化视角下的档案馆建筑(下)[N]. 中国档案报,2014年12月4日,第003版

[6]李侃.档案的解密——以浙江省档案馆新馆为例阐述现代档案馆建筑理念的变革[J]. 浙江建筑,2012(05)

[7]聂云霞,向彩霞,龚姗. 中美档案馆建筑文化比较研究[J]. 档案学研究,2014(05)

[8]吴新婷.综合档案馆文化休闲功能拓展研究[D]. 安徽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文化建设档案馆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云南省档案局办公室关于表彰2018年度《云南档案》优秀通联组及发行先进单位的通报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太仓市数字档案馆成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
when与while档案馆
科隆档案馆突然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