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物质生产活动分析及对意识前提的批判

2018-06-30 06:18杨磊
卷宗 2018年16期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恩格斯马克思

杨磊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前提进行了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第一章《费尔巴哈》的副标题“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说明马克思、恩格斯此时已经将费尔巴哈及其他青年黑格尔派的成员的观点都归为唯心主义的观点,与他们的唯物主义的观点相对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意识的历史形态的真理深藏于物质生产活动之中,但被意识中存在的各种观念所遮蔽。因此《费尔巴哈》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物质生产活动不断深入的分析,揭示了意识存在的现实基础,同时揭露了资本主义历史存在及灭亡的现实前提,并进一步阐释了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的真实含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中对意识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前提进行批判澄清。意识作为“现实的个人”的意识,它与物质生产活动有着本质性的关联。在意识中出现的各种观念都能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找到其现实根源,物质生产活动的事实是意识的历史形态的真理。

1 对德意志意识形态非真理性的批判

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批判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存在各种观念的非真理性。唯心主义和“纯粹的”唯物主义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同时,也将历史与自然对立了起来,他们不是将人和自然的历史形态理解为“自我意识”、“精神”的运动,就是从根本上否定历史。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存在的关于人、自然和它们历史的各种观念,本质上都是意识抽象的反思,它们本身不能反映出其表述的对象的现实真理,反而它们的真理却是在其表述对象的现实存在之中。这些对象的现实存在于物质生产活动的事实之中。

由于“现实的个人”是意识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前提,同时又由于“现实的个人”存在与物质生产活动的同一性,因而物质生产活动的事实与意识的历史形态有着本质性的关联。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人与自然保持着统一性、开放性和历史性。因此,人与自然的发展历史绝不是抽象的精神活动,而是现实的能够被经验到的物质生产活动过程,其中既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此可知,只有在对物质生产活动的事实的经验性考察中,才能够发现意识形态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各种观念的真理。

2 物质生产活动的事实构成意识形态的真理

通过物质生产活动的事实对意识的历史形态进行考察,使过去“关于‘实体和‘自我意识的一切‘高深莫测的创造物”[1]都自行隐退,而意识中各种观念的真理在对物质生产活动的事实的考察过程中呈现出来。因此,对于意识的历史形态真理的考察就是对“现实的个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的事实的考察。马克思、恩格斯阐释了关于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四个经验事实,这是物质生产活动的最基本的事实构成。

第一个事实,“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将其确定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因此,“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便是人类生存和历史的“世俗基础”。

第二个事实,“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

第三个事实,“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这种家庭起初是惟一的社会关系,后来,当需要的增长产生了新的社会关系而人口的增多又产生了新的需要的时候,这种家庭便成为从属的关系了(德国除外)。”

第四个事实,“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

由此可知,意识源于物质生产活动的事实本身。因此,与人和自然的历史相同,意识的历史形态不是受外在神秘之物或自我意识的推动,而完全是物质生产活动的事实。

3 对物质生产活动事实的具体分析

3.1 “现实的个人”存在本身是物质生产活动事实

人之为人在于“现实的个人”的存在,而“现实的个人”存在本身是物质生产活动事实。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因此,人之存在的所有问题都与物质生产活动有着本质的关联。物质生产活动创造了人及其所在的世界,物质生产活动的事实是人的“此在”。马克思、恩格斯敏锐的意识到了物质生产活动对人之存在的本真意义——“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现实的个人”的存在就是物质生产活动的过程和事实,它表现为活动目的与活动本身的统一。同时,从“现实的个人”存在的角度来审视物质生产活动,物质生产活动超出了生产、技艺的范畴而具有实践的意义。

3.2 “需要”是物质生产活动与事实之间的中介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现实的个人”为了生活就必须满足“需要”,为满足“需要”就必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对于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就要从活动和“需要”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物质生产活动“需要”通过具体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来进行。另一方面,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本身就规定了物质生产活动的具体“需要”。最后,由于物质生产活动的具体方式是由“需要”展开并由“需要”规定的,“需要”便成为了物质生产活动与其事实之间的中介。通过“需要”的中介,物质生产活动以具体的活动方式进行并形成历史事实。

3.3 由于分工的“需要”导致意识与现实分离

在物质生产活动的历史过程中,需要不断改变生产活动的方式与其相适应。这最终导致了在物质生产活动过程中分工的出现。分工最开始只是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分工,但随着社会化生产的“需要”出现了社会分工。分工最终成为真正的分工是从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离开始的。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動的分工使语言成为了特殊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语言的特殊性在于:其一,语言具有现实能动性。其二,语言具有社会交往性。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以及语言作为特殊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的出现,最终使意识与现实的分离才成为可能。因为:一方面,由于分工的“需要”,精神劳动脱离了物质劳动;另一方面,由于“语言”是精神劳动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这就规定了精神劳动需要脱了物质劳动而以语言的形式进行。因此,由于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分工的“需要”,意识产生了脱离现实的可能,也只有到这时意识才能够不想象现实的对象而进行现实的想象。但从意识与语言的本质关联性中可以看出,意识与现实的这种分离只不过是一种假象。这种现象的真理存在物质生产活动之中。

3.4 物质生产活动的事实是关于意识的历史形态的真理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分工的分析表明:精神劳动是物质生产活动的具体方式,语言是精神劳动的生产工具及生产方式和劳动产品。由于语言与意识本质的关联性,语言作为精神劳动的劳动产品存在于意识之中。这就是在意识中存在的各种观念。

这意味着,语言与现实的物质世界也具有本质的统一性,它们统一于物质生产活动的事实。此外,从语言本身出发也可以看出它与现实物质世界的联系,无论语言的形式还是语言的内容都与现实物质世界密不可分。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物质生产活动的事实是关于意识的历史形态的真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第22页

[2]马克思 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第23至24页

猜你喜欢
德意志意识形态恩格斯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恩格斯服兵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