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石田梅岩的俭约思想

2018-06-30 06:18何嘉荔
卷宗 2018年15期
关键词:幕府齐家商人

摘 要:江户时代享保时期的思想家,许多从武士本位的立场出发,秉持农本主义的经济观,强调“商人无用论”,石田梅岩在这种潮流中逆流而上,提出了“商人道”思想为商人正名,为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提出了重要的根据。梅岩的商人道思想包括“职分”“正直”等内容,其中“俭约”思想更是超越了商人阶级,类推至社会各阶层。本文从经济与道德论的角度探讨梅岩的俭约思想,试图从中找出其对当时社会的价值。

关键字:石田梅岩;俭约;齐家论

一、梅岩的生活时代与思想渊源

石田梅岩出生于京都附近桑田郡东县村(现京都府龟冈市)。8岁的梅岩到京都商家当“奉公”(学徒),但不幸的是,商家没过一段时间便倒闭,梅岩辞归乡里,在23岁那年,重新回到了京都,这次他在吴服商黑柳家当学徒。当时,比起十二三岁的学徒,大龄的梅岩并没有理会周围的异样眼光,每天都努力工作,从不偷懒。此外,梅岩还坚持学习,为了提高自己的素养,四处求学,最后遇到了隐者小栗了云。自师承了云后,梅岩学到了“道”和“心”的知识,通过行善和修行,他的思想高度大大提升。42岁时梅岩辞去工作,53岁时在京都初开讲席,此为心学发端之时。梅岩生活的时期,是一个商品经济进入崭新阶段的时期,幼时耳闻目睹元禄时期的繁荣,中年时也经历了幕府旨在厉行俭约的政策,晚年又亲眼见证了日本历史上有名的“享保大饥馑”。这一切都对他经济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梅岩生平主要著作是《都鄙问答》和《齐家论》,及其后学编辑的《石田先生语录》、《石田先生事迹》等。

1.商人的崛起

自进入江户时代,日本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战国时代,带来了国内的统一和和平,城市兴旺、产业繁荣。其中,最能代表经济走向繁荣的要数城下町。当时,武士们集中居住在当时以藩为中心形成的城下町中,由于实行兵农分离,武士成为纯粹的消费者。为了满足武士的消费要求,大批工商业者前来掘金,商人阶层迅速壮大。另外,由于幕府建立“参觐交代”制度,大名们不得不往返于江户和领地之间,没有生产能力的大名们只好依赖于工商业者。不断壮大的商人阶级控制着全国的经济,甚至有“大阪商人一怒,天下诸侯惊惧”一说,当时的社会影响力可见一斑。然而,为了巩固统治地位,维护对各个阶层的约束統治,当时的幕府在意识层面确立朱子学为官学,最终形成士农工商“四民”身份等级制。因此,哪怕商人们的社会影响力再大,也无法改变其处于社会底层的现实。

2.奢侈的社会风气

梅岩成长在元禄时期,当时的商人尽管掌控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却社会地位低下,不少商人为此感到无奈,逐渐形成“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消费观念,每天都沉浸在吃喝玩乐当中,穷奢极侈。为了遏制这种奢侈的风气在社会上蔓延,当时的幕府将军德川吉宗进行改革,即著名的“享保改革”。这次改革一改从前的“文治主义”,以奖励武艺、禁止奢侈游惰、提倡俭约为宗旨,振兴产业以图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幕府为了大力整治奢侈风气,对个别无视幕府管理的商人进行惩治。年轻时的梅岩在黑柳家奉公,亲眼目睹了不少商人由于奢靡而被幕府处以没收财产,导致家业衰落。为此,他以广泛的庶民为教育对象,创立了石门心学,并提出以“俭约”的实践方法,追求人的本来之“心”。

二、梅岩的俭约思想

梅岩的著作分别是《都鄙问答》以及《齐家论》,其中主要论述其俭约思想的是《齐家论》。《齐家论》中的“齐家”主要源于中国《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书亦可称为《俭约齐家论》。梅岩之所以著此书,源于受弟子近江屋仁兵等人的关于厉行俭约的拜托,内容主要讲述通过厉行俭约从而达到心学目的。关于梅岩提出的“俭约”思想,可从以下两个角度把握。

1.经济角度的俭约

梅岩作为商人阶层的思想家,提倡商人遵守的俭约应是,“节用财宝,根据身分,无过不及,无所浪费,合时适法,顺其自然,使用财富”。在梅岩看来,商人阶级应穿棉质无纹之布;日常主食应是米饭、酱汤、咸菜,节日时可以吃烤鱼;盛饭菜的器皿应该使用陶瓷器;居室的屋顶应该不糊顶棚,家具应该是不上油漆的原木制品等,具体到生活的角角落落。可见,梅岩提倡商人遵守的“俭约”,一方面是作为蓄财致富的俭约,另一方面又是作为基于身份限制的生活消费方式。梅岩认为,“今治家须记俭约为本,其本立,其奢戒,则家齐。”在梅岩看来,俭约是治家的根本问题,厉行俭约,戒骄戒奢可振兴家业。毋庸置疑,在日常家计中贯彻落实俭约,作为蓄财致富具有积极的意义,有利于商人振兴家业。而基于身份限制的生活消费方式则有倡导经济上抑制消费之嫌,不利于当时的经济市场发展,带有消极意义。尽管如此,梅岩也并非一味强调削减一切开支以达到俭约的效果,而是“提倡该聚则聚该散则散”的消费意识,符合经济合理主义。另一方面,在梅岩看来,俭约具有社会性,厉行俭约并不是拘泥于商人阶级,而是天下人,人人皆俭。幕府作为当时的统治阶级,梅岩认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而民食物足,为其本也。故,为人君者,可使民薄纳年贡,俾民丰足”。。梅岩认为,幕府应厉行的俭约,便是体恤民众疾苦,实行爱民政策,减轻百姓的负担,如使百姓“薄纳年贡”,本应纳三石的年贡减为二石,剩下的一石,丰年时可为百姓的润泽,灾年时可解百姓饥饿之苦,让百姓安居乐业便是统治阶级应做的“俭约”。

2.道德论角度的俭约

梅岩在《齐家论》中,将俭约上升为一种高尚的道德,并与治国齐家联系起来:“治国者应节用爱民。节约财宝的行为也蕴含爱民之理,因此俭约乃齐家治国之本。”梅岩把俭约与“爱民”联系起来,赋予它深刻的意义。需要明确指出的是,俭约并不是吝啬。梅岩认为,“私欲为世之害,然不知其味而行俭约,以致吝啬,为害甚矣。”?由此可见,梅岩认为吝啬是出于一己贪欲,而俭约出自于天理。贪欲则是有害于社会。如孟子所说,“为富不仁,为仁不富”。正统儒家思想都有商人性恶论的观点,认为商人必然有贪欲,但梅岩则认为商人为社会而厉行俭约,是出自天理,理所当然。从这个意义上讲,俭约是具有社会意义的高尚行为。因此,梅岩称俭约是为了世间利益而充分利用资源,为了社会而节约资源,“近仁矣”。梅岩还把俭约作为各个阶层都应遵守的道德,实际是倡导在等级森严的社会中,虽然各等级职分地位不同,但俭约是四民相通的美德。在这一点上,各阶层可以说是平等的。只要戒除私心,就能恢复生来的正直本性。“余云俭约,不仅在于服装财器之事,而旨在教化民众正直之心”。可以看出,梅岩把厉行俭约与正直的德行联系在一起。梅岩的目的并不仅在于具体的财产器物的俭约,而是通过在点滴小事而达到“正直”这样的道德的高度。厉行俭约中也蕴含一种正直的精神。

三、小结

俭约的观念并非梅岩独创。井原西鹤、三井高利等人也提倡俭约,但是他们基于商人的立场,劝导商人厉行俭约,以利于延续家业。他们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为了自家商业资本的增值,俭约在他们看来,是一种手段。而梅岩的俭约作为追求人的本“心”的道德实践方法,格外强调了俭约的道德性价值。另外,梅岩不仅关注一己一户的致富,还把目光投向社会,认为即使是生活必需品,也是天下千万人辛苦的结晶,因此不应无谓消费。自己一人厉行俭约,也是为整个社会做出贡献。相比之下,井原西鹤等人所提倡的俭约未免落于狭隘。梅岩去世之后,由其高徒手岛堵庵将心学的思想以通俗易懂的格言和喜闻乐见的诗歌形式撰写成书,从而将梅岩的学问普及化。梅岩的俭约思想对于商人们的影响常见于商人的家训店则之中,大量商家的家训和店则是随着心学运动的展开及其思想的传播而出现,他们往往参照心学书或者委托石门心学各舍的人帮忙制定,一直流传至今。可见梅岩的俭约思想深深影响着日本的商人们,是商人们的家业得以传承的重要指引。

参考文献

[1]竹中靖一.《石田梅岩の経営理念》.

[2]石田梅岩.《齐家论》. 1744年

作者简介

何嘉荔(1990-),女,研究生,暨南大学,510632,日本文化,日语教育。

猜你喜欢
幕府齐家商人
毕沅幕府与清中叶骈文复兴
General -lumps,-breathers,and hybrid solutions to(2+1)-dimensional generalized KDKK equation∗
THROUGHOUT THE SPREAD OF NEO-CONFUCIANISM TO SEE JAPANESE’S WISDOM
我所见识的印度商人
A Two-Ocean Mediterran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