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神佛的栖息地
——帕坦古城

2018-07-02 11:58侯朝阳周周
奥秘 2018年5期
关键词:加德满都王宫神庙

●侯朝阳 文/图 周周 编

建于公元299年的帕坦古城,是尼泊尔最古老的城市,与首都加德满都仅一河之隔。因保存着完整的古都风貌,早在1980年,帕坦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亚洲重点保护的18座古城”之一。这里堪称艺术之都——城中心的杜巴广场,是“世界纽瓦丽式建筑”的集中展示地;城东拥有尼泊尔最古老的宫殿帕坦皇宫;全城还散落着1400多座神庙,终日香火缭绕,艺术家将其称为“漫天神佛的栖息地”……

世界纽瓦丽式建筑集中地

帕坦、加德满都、巴德岗被称为加德满都河谷地区三大古城。帕坦位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以南5公里的巴格马蒂河畔,是离加德满都最近的一座著名古城。

世界纽瓦丽式建筑的集中展示地

帕坦是尼泊尔最古老的城市,也是加德满都河谷的古代商业中心,从11世纪到18世纪,这里还是帕坦王国的都城。建于公元298年的帕坦佛塔林立,古迹如云。

古代的帕坦,是尼泊尔木刻和金属雕刻的工艺制作中心,城中盛产各种精美的铜器雕刻和地毯。那时候的当地人,以修建寺庙为生,现今加德满都几乎所有的寺庙,都是由当初的帕坦人修建的。帕坦人从不吝啬自己的技艺,当地工匠师们可谓作品遍天下,比如在公元1260年,帕坦当地有名的工匠师阿尼哥就曾来到中国,一呆就是46年,留下了北京阜成门白塔等杰出作品。

1980年,帕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亚洲重点保护的18座古城之一。据说,相关专家前来考察时,被这里遍布着的以红砖为外墙、以深色木头作门窗和走廊的建筑所吸引……其实,这种建筑风格在尼泊尔有一个专业的名词,叫做“纽瓦丽风格”,专家们考察完后认为:这是世界上罕有的!

正因如此,今天帕坦城中心的杜巴广场,也就获得了“世界纽瓦丽式建筑集中展示地”的称号,因为广场上几乎所有的寺庙和建筑,全都是这种风格。

寺庙林立,古迹遍布。

露天博物馆的千年古风

杜巴广场,是帕坦古城的精华所在。开放式的广场四通八达,从任何一个巷子都可以到达。

帕坦的杜巴广场虽然没有加德满都和巴德岗的那么大,但古老的建筑却更加密集,犹如一个露天博物馆,其建筑艺术也非常高超精湛,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其右侧的库里须那寺,风格与周围的建筑截然不同。与尼泊尔传统的红砖木质结构神庙不一样,库里须那寺是用石材建成的,整体呈棱锥型,造型精美绝伦。正方形的底座上托起三层结构的神庙,共有21个尖顶,雕刻精美生动。

杜巴广场周围,精美的寺庙林立,称其为“建筑的盛宴”,一点也不为过。其实帕坦的宗教氛围相当浓厚,不仅仅体现在杜巴广场,迷人的大街小巷中遍布着的600余座佛塔和185座庭院,也能让漫步其间的游客大饱眼福。

帕坦是真正的古城,商业气息相对来说不是很浓,人们正常地在古城里生活,没有因为游客的到来而改变什么,历史还在延续。

信仰,给了当地人向上的力量。

我们漫步在杜巴广场周边的街道上,感受着古城的活力,这里比起巴德岗要热闹很多,街上满是大大小小的店铺,店铺售卖着陶艺制品、版画、披肩、木雕、珠宝、藏毯等商品,一些旅馆、餐厅藏在大街小巷。古城的道路有点像中国的集市,人流如潮,机动车道几乎全被行人占领了,车辆寸步难行。

黄昏时刻,这里的游客特别多,欣赏帕坦杜巴广场的最佳时间是16:00—18∶00,夕阳西下,晚霞满天,余晖映照在这些有着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古建筑上,格外触动人心。

古老王宫中的沐浴池

在帕坦城内,有名的古建筑众多,其中最古老、最著名的,绝对首推帕坦王宫。

王宫位于杜巴广场的东部,早在14世纪的时候就已开始修建,直到400年后的18世纪,主体部分才终于完工。从时间上来看,帕坦王宫的修建比加德满都王宫更早,是当之无愧的尼泊尔最古老宫殿。

帕坦王宫在历史上可谓饱经风霜。公元1768年,沙阿王朝的军队攻克加德满都后,继续攻打帕坦。当时帕坦的统治者是马拉王朝,王朝的国王带着随从们慌忙逃离,沙阿王朝占领了帕坦之后,焚毁了帕坦王宫。随后,王宫虽然重建,却又在1934年遭遇了大地震,再一次遭到破坏。

值得庆幸的是,王宫的主体建筑结构保存到了今天,现今依旧可以让人们感触到曾经的奢侈与震撼。

帕坦自然风光

王宫在杜巴广场中心街道上分别开有三个宫门,最南边的一个宫门可进入桑达里宫院,这里是国王和王后沐浴的地方,由17世纪中后期的斯里·尼瓦斯·马拉国王修建。艺术品包围着桑达里宫院——宫门入口有猴王哈奴曼神像,中央的水龙头为鎏金铜长蛇雕像,池壁镶嵌着86块石雕神像,有半人半兽、多面多手等形象,雕刻技艺细腻繁复,堪称世界难得的艺术珍品。

王宫中间的一个庭院叫做穆尔宫院,是王宫里面最大的一个宫院,由两层楼的四合院组成,木质的回廊上雕刻着各种印度教的传说故事。这里是古代王室进行宗教仪式的宫院,院子的中央有一座约3米高的金色小庙,古时候每逢最重要的节日——德赛节,王室就会把当时的活女神库玛丽请到这里来,让她坐在这个小金庙中,接受人群的膜拜和供奉。

帕坦堪称“古建博物馆”

通过杜巴广场的金门,可以进入王宫最北边的庭院:摩尼科沙瓦院。根据一块公元643年的石碑碑铭记载,这座宫院最初是李查维王朝的王宫,等到了马拉王朝时,由希迪·纳拉·辛哈·马拉国王继续扩建而成。宫院南端的宫殿开有两层的窗户,面对广场,是国王接受市民朝拜的地方。每当有重要节日或者外国重要领导人来访,这扇小窗户就会打开,国王就会在窗口迎接客人。

舍利塔

1400座神佛的栖息地

有人感叹,帕坦是神佛的栖息地,因为这里的寺庙实在是太多了。据统计,帕坦记录在案的神庙就有1400多座,它们遍布全城的每一个角落。行走在街道上,可谓三步一庙、五步一寺。

帕坦众多的神庙中,最著名的是金庙。这座庙宇位于杜巴广场北端的巷子深处。寺庙的门口立着两尊凶猛的石狮,与金庙门口的守卫一样严格看护着寺门——这里决不允许携带任何皮制品进入庙内,因为在教徒看来,皮制品都是不洁之物,会污染神庙,亵渎神灵。如果你恰好系着一条皮带,那么非常不幸,你只能脱下你的皮带再进去了。

古建雕饰

进入庙门之后,你会发现金庙的称呼可谓实至名归——屋顶是鎏金的,神像是鎏金的,甚至连所有的雕饰都是鎏金的,整个寺庙看起来到处都是金碧辉煌,香火袅袅。相传克拉底王朝时期,佛祖释迦牟尼曾居住在帕坦,他将铁匠阶层提升为金匠阶层,又将自己的姓氏赐予他们,金匠们感激佛祖的慈悲,于是筑金庙来纪念佛祖。

除了金庙之外,帕坦另一座大名鼎鼎的神庙是黑天庙(克利须那神庙)。传说17世纪时候的马拉国王在睡梦中梦见了黑天神(黑天是印度教神话中被称为毗湿奴神第八个化身的英雄),认为这是神灵对他的显现,于是下令建造黑天庙。

举行“果实婚”的尼瓦尔少女

黑天神庙全部由石材建造,逐层堆砌,看上去就像个尖锥形的宝塔,象征着印度教神话中的宇宙之山。神庙内部的石刻精美,刻有印度的两大史诗故事:《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的故事画面,被誉为尼泊尔建筑艺术的奇迹。神殿的内部供奉着克利须那(《摩诃婆罗多》故事中的英雄)的神像。对于进入者,这里也有着严格的限定——非印度教教徒不许入内。在每年的8~9月克利须那节期间,这里还会举行盛大而热闹的庆典,以纪念克利须那的诞生……

一个没有寡妇的民族

生活在尼泊尔加德满都河谷中的尼瓦尔人,至今保持着一项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纪录——部族中从来没有寡妇。

帕坦古城的尼瓦尔女孩,长到7~9岁,还未走出童年时,神圣的第一次婚姻——“果实婚”就降临了,其婚礼仪式被称为“益喜”。“新郎”是一颗由女孩父母精心挑选出的“贝尔果”(当地贝尔树结出的果实,一种青绿色坚果)。

在尼瓦尔人的习俗中,“果实婚”往往是集体婚礼,虽然只是嫁给一颗坚果,但“益喜”的仪式却庄严隆重,毫不马虎。在仪式现场,家长及亲朋欢聚一起,“待嫁”的女孩们穿上最鲜艳的纱丽,额头中央点上意寓吉祥的朱砂痣,为了表达对她们的祝福,鲜红的朱砂甚至把小“新娘”的黑发都染红了,也有些女孩在头顶上系一张绘着太阳神的纸帕,意谓太阳神将注视着她完成婚礼。梳妆完毕,在祭司的主持下,女孩们要对着贝尔果和父母一一行礼,表示婚姻的成立。婚礼结束后,父母则要将“新郎”用一块红布裹好,女孩们也会将这位“新郎”珍藏在身边,陪伴自己一生一世。为了拥有忠贞不二的爱

情和永不中断的婚姻,尼瓦尔女人在幼年时,都会嫁给一颗“贝尔果”。在之后漫长的人生中,这颗坚果就是她们真正不离不弃的“丈夫”。而她们成年后与男人的结合,只被当做是“短暂虚假的婚姻”, 若她们想摆脱家庭,只要把贝尔果放在男人的枕边,即可恢复自由……

猜你喜欢
加德满都王宫神庙
神秘的神庙
画画
加德满都谷地
在布罗卜丁奈格的其他经历
书之帕特农神庙
看好了!
牛河梁神庙漫议
加德满都的风铃
尼泊尔 震后的日常生活
神圣的古埃及卡纳克神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