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每天上小组

2018-07-02 10:33潘璠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8年21期
关键词:纸盒功课做作业

潘璠

我是1964年9月开始上小学的。当时,我住在南锣鼓巷西侧的帽儿胡同,学校在南锣鼓巷东侧往北隔一条胡同的前圆恩寺小学。我一至四年级在一个班,五年级时所在的班被拆散,我被分到另外一个班。小学六年级时,我转到家门口斜对面的帽儿胡同小学。

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除了“文革”初期有一段时间停课外,其他时间我们都是上午上课、下午上小组。所谓上小组,就是几个同学到一个同学家里一起做作业。这种形式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做完作业后,小伙伴们还常常一起玩耍一阵子。

我一至四年级时上过两个小组。一个是在李培良家,他住在雨儿胡同东口路南。上小组时,我们常看到他家老人,还见过他漂亮的姐姐。当时,南锣鼓巷沙井胡同东口副食店边上有一个纸盒厂,培良家常常从厂里领回来已经打好折线的纸壳,把纸壳按着线折好,用订书钉钉成纸盒,再给厂子送回去。在他家做完功课,我们常常帮着钉纸盒,当时觉得挺好玩儿的。另一个就是闰丙琪家。他家所在的那條短胡同原来叫口袋胡同,后来成为东不压桥胡同41号。当年,这院子属于空军的宿舍,前后三个小院儿,这使住在一个四方小院里的我感到很神秘。他家是双职工,白天大人都去上班,我们做完功课,就在院里尽情玩耍,最爱玩儿的就是捉迷藏。三个小院儿,一个一个地找去吧!

到了小学五年级,我们这个新班的同学很多都住在南锣鼓巷这条街上。当年,王慧英和臧小敏同学住得非常近,都在南锣鼓巷南半段西侧,王同学在蓑衣胡同东口以北,是铺面房;臧同学在该胡同口以南,住在147号院子里。我当年在王同学家上小组,两个小组似乎在学习上还有点儿暗中较劲。如今,她二人都搬离了原来的住地。

六年级时我先后上了两个学习小组,一个是那同顺同学家。他家住在帽儿胡同小学旁边的小胡同里,老门牌是1 1号。在他家上小组最大的好处是院里有一个自己搭的简易乒乓球台,学习完了大家可以过上几招。所以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拿起球拍,大都能挥上几下。

最后一个小组是张恩益同学家。当年,我们按他姓名的谐音叫他“张阿姨”,他也不急不恼。他家就住在大名鼎鼎的可园里边,当时这里是外交部宿舍。那时,我们每天下午敲开如今挂着“可园”字牌的那个小门,张同学把我们迎进屋里。他家的房子南北都有窗户,透过北面窗户,看到外面还有树木、假山和回廊。只是他家始终有家长在,所以我们不敢造次,老老实实做功课,做完了就走。要知道这是大名鼎鼎的可园,说啥也要在里面逛一逛,甚至拍张照啊!这成了小学时期最大的遗憾之一。

到了初中阶段,记得还上过小组,但不是那么正规了,但到同学家一起学习、做作业倒是常有的事儿。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上小组还真是一段美好的记忆。

猜你喜欢
纸盒功课做作业
不爱做作业的丁多
拆装纸盒
纸盒里面捞小鱼
做作业
独立做作业,我可以!
折叠纸盒
梦想家
做作业(2则)
纸蜻蜓
放学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