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予远方,寄半分渴望

2018-07-02 09:25夏瑾初
中学生博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家境小城书店

夏瑾初

大学于我,似乎是很遥远的。但是只有自己知道,我渴望了多久。

可能在周围的人中,我是比较奇葩的。人人都不想长大,我却无比期待长大。

从我对文字有兴趣起,便看了不少书,对书中描绘的大学生活心生向往。上了大学多好,可以去做各种各样的兼职,认识更多的新事物,尝试新的生活方式。

我出生在南方的一座古城,并不繁华,甚至可以说是落后。这座城市的节奏很慢,每个人都很慢。

然而在这样的一座城市中,我也是总在家,从没跟朋友去市区玩过。连逛街这种,也从来没有。家境是原因其一,朋友家境是原因其二。

看过很多青春剧中的大学生活,有一个很共同的地方,图书馆。大学的图书馆也是我所期待的。现在的学校和之前的学校,图书室都很小,书籍也是千篇一律,大多都看过,抑或是不感兴趣。

这座小城也有很多图书馆,但很遗憾,我都没去过。

在大学的周末,可以去泡图书馆,看很多书。一个保温杯,一本书,便可以在图书馆消磨一个静谧美好的午后,又可以充实自己。

说不定,还能在图书馆来一场美好的邂逅呢!哈哈哈偶像剧看多了就会常这样幻想。

由于家庭原因,从小我便渴望经济独立。大概是小时候父母不在身边陪伴的原因,书是唯一陪伴我的。小时候去书店必买书,久而久之,家里囤了一大堆。

我的所有零花钱全都献给了书店,换回了一本本百翻不厌的书。但越长大,胃口越大,想看的书,涉及的范围越广,钱包开始慌张并迅速地瘪下去。

这个小城也没什么可做的兼职。我便写起了稿子,既是兴趣,也是为了有买书的钱。父母实在太辛苦,实在是开不了口要钱。在我周围总买书总看书的也只有我。

自己挣来的钱,在买书的时候很有底气,在别人问我为什么总买书时,也能很自豪地说,这是自己挣的。

但中学时代,还是以学习为主,为了那个能决定自己未来四年该在哪里生活的高考。所以无比期待上大学,相比中学,学习成绩没那么重要,生活体验会变得很重要。

等到上了大学,就有时间可以做兼职、写稿子了,也能减轻家里的负担。

最重要的是,我可以用做兼职的钱,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是的,我想去远方。我自小便一直拘于这片小天地,走过的路少之又少。

可能是因为走过的路少,对书的渴求才那么大。记得很小的时候,就看过一句话,身体和灵魂,总得有一个在路上。那么我想,灵魂先到达的地方,身体再到达,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认识很多作者,他们上了大学后,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写稿看书做兼职,靠稿费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不断点亮自己的星空。

我想走出去,不想在这个小城,过着四平八稳,一眼看得到头的生活。

远方之所以远,是因为还没去过。这世界之大,不去看看也枉在这世上一场。

从前初识这世间,万般流连,看着天边似在眼边,也甘愿赴汤蹈火地走它一遍。最近一直循环《起风了》,听了一遍又一遍。

我也想赴汤蹈火去将我没去过的大好河山都走一遍,遇見不同的人,从不同的小世界路过。生活远比任何书都精彩,要去经历才不枉此生,不虚来这世间一行。

想去厦门看海,想去成都的街头上走一走,想去上海,看看与这座古城截然不同的繁华。

因为加了一些读书群的缘故,也加了一些大学生,他们都向往远方,有时会在朋友圈说旅行计划、旅行攻略,那些我都默默记下了。

之前也想过中考后就去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单人旅行,跟家里人一说,他们都持反对态度。说一个女孩子,一个人出门不安全,又列举了一些新闻试图恐吓我。

这让我更加期待上大学。上了大学,就不用有这些层层顾虑,虽说他们是为了我好,但我也总不可能一直在家呀。

大学,于我而言,是自由,是能够通往新世界的渠道,是能够去想去的远方。

大学是寄托了我重重心愿的远方啊!

距离上大学,还有三年的时间。那么,不骄不躁,过好当下,心怀远方。

猜你喜欢
家境小城书店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这座偏远小城,能成为年轻人的伊甸园吗
南美小城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总第八期)
《山中少年今何在》
鲁迅的出身和周家的文化
阿尔卑斯山中小城
最美书店
在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