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2018-07-03 01:46王海燕
西部大开发 2018年5期
关键词:西安竞争人才

王海燕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今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并原则同意《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由国家发改委和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布。关中平原城市群继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哈长、长三角、中原、珠三角城市群之后,被定位为第八个国家级城市群,西安也正式被列为第九个国家中心城市。应该说,这既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我省践行“五个扎实”、奋力追赶超越阶段性成果的肯定,更是对西安如何在新时代继往开来、再创佳绩的鞭策。如何才能把西安建设成国家中心城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是关键。

珍惜机遇,不断深化细化西安的城市定位

现在的区域发展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营商环境竞争。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产业分工,参与竞争的前提就是找准自身在这个庞大网络的定位。要说定位,就得先说坐标系和参照点,还得考虑定位体系的维度。“降维打击”这个词近几年之所以成为商业界的热词,与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三体》荣获雨果奖有很大关系。按照《三体》所述的逻辑,高维时空对于低维,犹如神对万物,可以随意更改,任意纵横。而先自降维度,再把文明共处的宇宙降低一个维度,以摧毁别的文明。这就是我理解的“降维打击”,它更像自然进化、物种演进的规律,也很好地揭示了产品和商业竞争的内在法则。那么,今天我们探讨西安的城市定位,就是想通过研究,从提高维度的视角,评价西安发展战略的价值取向;从“降维打击”的视角,把握西安在世界城市及区域竞争格局中地位与方向。对西安的定位与发展,我有以下几方面思考:

当今世界,全球城市发展依然以规模化、集约化、聚集化为主导,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人口应该会依然延续由农村向城市,由小城市向大城市流动的总趋势。超大、特大城市和城市群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力,也是未来区域竞争的主要载体。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让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和服务,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人口规模。越来越细的全球产业分工,催生了越来越庞大复杂的往来贸易,从而才有了今天全球经济的繁荣。有研究指出,在工业化时代,能参与到分工协作中的人口数量,不仅决定了工业经济的规模,也决定了工业体系的复杂程度和先进程度。以生产核武器为例,就需要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才可以生产上千万种基本配件。所以最早只有人口上亿的美国和苏联才有资格和条件生产出核武器,成为世界一级工业超级大国。所以,一个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才是今天和未来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西安去年底在全国率先打响“抢人大战”,双证网上即可落户,仅今年一季度就增加了24.5万人,可以说引领了新一轮全国二线城市的竞争格局,必将对西安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用一句话表达现代科技发展方向就是,人工智能在云端计算大数据。根据我们的研究,西安在这三个方面都有一定优势,而且集中了全省绝大多数的资源,有部分企业已经站在全球产业分工的顶端。但从物联网的发展情况看,西安总体产业规模小、行业应用难、资源统筹弱、产业生态差、对未来战略新兴产业地位认识不足、军民融合体制机制障碍明显等问题依然突出。雄厚的科教实力,多以研究和实验、试验为主,科研成果的市场化溢出推广,成果面向市场终端用户应用一直困扰着科技实力向经济实力的转化。深圳、广州、成都的招商引资和技术猎头,一直把西安作为他们引进项目、人才和团队的目标城市。从这个维度看,西安的竞争压力很大。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新时代,全国产业和高端人才竞争的格局正在呈现南北分化,西安如何在即将爆发的新一轮技术革命中抢占先机,如何面对东南一线城市雄厚的财力、优质的服务、完善的市场化机制竞争,挑战不能说不大。

和技术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竞争的根本是思想与认知的角逐。当今世界,一流大家在自然科学领域探索宇宙奥秘,科技与管理精英的思考,主要针对的是人性,设计生产满足人的需求的产品及服务。所以,从“微笑曲线”向两端推进产业向价值链高处转移,是产业竞争的主要方式。对西安来说,我们近几年的一个研究成果是,应重视和发展设计产业。设计产业属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现代产业链、价值链的前沿和高端,具有重构整合传统产业、引领经济发展方向、带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明显优势,是通过服务业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以设计企业为核心的工程总承包,能充分发挥设计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引领制造服务化潮流,带动产业结构向智能、绿色、高效转型升级,再塑产业竞争新优势,加快西安经济的提质增效步伐。

西安的设计产业有门类齐全、加快增长的态势。在建筑设计、交通设施设计、工业设计、文化创意设计等领域具有显明的特色优势。现有各类设计机构1000多家,注册设计企业3万多个,年营业收入据有关统计超过6000亿元。具有申报“设计之都”的条件。我们向省市提出这一建议3年以来,西安市碑林区等非常重视。但就在去年11月,武汉通过8年努力,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批准,正式入选2017年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是继深圳、上海、北京之后中国的第四个“设计之都”。在设计产业的区域竞争中,西安可能将

冷静分析,正视西安发展中存在的短板

国家对中心城市要求是具有综合服务、产业集群、物流枢纽、开放高地和人文凝聚这五大功能。从2017年九个国家中心城市的经济总量看,西安GDP7470亿元排在最后,武汉、成都将近西安的两倍。从国家中心城市的三个一级指标“综合实力”“中心作用”和“战略影响”来看,2016年西安的排名也都在最后。落后是压力,更是动力,也正是所谓的后发优势所在,我们要清醒认识西安目前发展中存在的短板。我主要讲两个方面:

西省决咨委近两年每个季度都要对全省经济形势进行一次分析研判。从2016到2017年的数据情况看,尽管西安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8%,仍然占据工业“半壁江山”,但从制造业总量来看,在全国省会城市及副省级城市中已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在西安一直处于弱势。西安的高端装备制造,真正放到全国城市比较也进不了前十。高端制造业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深圳,其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了惊人的66.2%,甚至超过了主流发达国家的中心城市的水平。紧随其后的武汉高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6.84%,超过100亿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了13家。在制造业不大不强的拖累下,西安市经济总量与其他各方面的地位严重不匹配。而且,连续几个季度的工业投资增速下滑将严重影响西安的工业发展后劲。

我们调研了解到的情况看,其实我们的干部队伍、行政作为以及作风就是投资环境。应该说多年来,西安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但实际工作中各种矛盾和问题还是不少。我讲个例子,我听到一个从西安转移到成都创业的互联网贸易企业主的故事。那个年轻的创业者告诉我,他在西安跑半个月见不到部门的一个科长,而到成都接见的就是负责引资的园区管委会领导,见到具体管业务的同志时,连入驻的细节都一次性谈妥了。他在西安各级政府部门得到的政策优惠,迟迟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无法兑现。而成都是只要企业来,先兑现承诺,整个管理团队全部能够享受人才引入的月工资补贴。而我们在政策设计、实施兑现、跟踪服务上,各个环节做出来的成效,的确需要认真反思改进。另外,据我了解,关于企业注册登记手续,在“放管服”改革中,流程的成效优化不少。但办理注销企业的手续,却让人费解的厉害,相关程序设计还相当的苛刻且不切实际,需要下功夫改进。

开拓创新,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说,近两年西安在人才战略上做足了文章,也见到了成效。但对于人才,引来容易,留下难。如何进一步优化就业创业条件,用产业留人;如何进一步提升西安的城市文化内涵,创造机制灵活、充满活力的用人环境,使更多的人能乐展其才,实现梦想。从人性的多个需求层次上,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把西安打造成人人能有机会成功,人人都有出彩可能,人人都有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西安人命运共同体”。同时建议,西安应进一步完善人才吸引政策体系,只有比对手更大的政策厚度,才能在新的竞争中持续保持先机。现行的“引才新政”,对高端人才和领军人才很重视,但对于服务于领军人物,数量更大的连接型人才关注不够。因此建议针对实际,提高人才政策的综合配套水平,更加重视连接型人才的吸引、培养和激励。

银行等服务业为代表,西安诸多窗口服务单位,根据市场变化减少了窗口数量,控制企业成本。这本来是服务与时俱进优化发展的好事,但就个人办理取款、电话、物业等手续的感受来看,服务中存在排队时间长、工作态度不佳、流程繁琐老旧、线上优化不足、服务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尽管提供这些服务的是企业,但面向公众的公权,直接关系群众的切身感受,关系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文明形象。应该从业务流程、等待时间、服务标准等方面,对这些公众服务行业进行考核评价和监督规范,以推动提高。

在中央电视台的广告和节目策划设计相当成功,值得学习。西安的文化定位是华夏文明的精神家园,应该依托独特的历史文化地位、雄厚的硬科技优势,用现代理念面向全球策划各种展会、比赛等活动,特别是用好西安碑林、明城墙等资源,着力打造好国家级汉字及汉字文化传承传播中心,进一步发挥好西安在弘扬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中的作用。

猜你喜欢
西安竞争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西安2021
Oh 西安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你的爱情竞争指数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感谢竞争
追根溯源 回到西安
如何平衡友谊与学业竞争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