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五省的新想象

2018-07-03 21:27叶一剑
生活文摘 2018年1期
关键词:西宁宾馆文旅

叶一剑

一、西北五省迎来资源价值重估时代

对于包括陕西西安、甘肃兰州、青海西宁、宁夏银川以及新疆乌鲁木齐这样的西北省会城市而言,虽然我们明确知道在国家战略布局层面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是,对其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景也只能是给予谨慎乐观的判断。

之所以如此,并非是对这些地区的资源禀赋没有信心,也并非对于国家战略投入的怀疑,相反,我们认为这些地区无论是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都非常丰富,且越来越表现为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适配空间,再加上互聯网和大交通的基本赋能,使得这些地区的资源面临前所未有的价值重估。这是西北地区迎来快速发展时期的最大时代背景和价值依托。

国家战略的布局也是如此,从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到“一带一路”引领下的全面开放新格局,还有精准扶贫、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西北地区成为国家战略支持投放最为密集的地区。

记得前几年一个国务院扶贫办的朋友曾问我,“我国最重大的区域发展战略是什么?”他的答案一度让我耳目一新:是扶贫战略。其理由是,无论是从涉及的国土面积,还是从国家动员的扶贫资源,还是每年的资金投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这些区域发展战略根本无法与扶贫相比。

如果进行统计,每年依托于扶贫战略导入到西北地区的人力、物力、财力规模恐怕会颠覆很多人的想象,尤其是联想到西北地区这些年的发展表现,可能更是让人大跌眼镜。更何况,对这些地区的投入还不仅一个扶贫战略,与流行的各种国家级新区、综合改革试验区以及示范区建设等“发帽子”的国家战略支持不同,对西北地区的支持基本上都是真金白银式的支持,而且,是刚性指标、硬性要求。

扶贫战略是我国最重大的区域发展战略

那为什么还要谨慎乐观呢?对这些地区的发展而言,其优势和其劣势一样的清晰可见:营商环境欠佳,政府效率不高,市场发育不良,人口相对较少,人力资源机构不但很难支撑当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更难满足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本地市场规模本来就偏小,很多时候还会存在严重的地方保护,让外来资本和品牌望而却步,等等。

所以说,在新的发展时期,对这些地区的改革发展的审视和预判,很大程度与这些地区能够在多长时间内、多大程度上推进一场综合性的现代化的社会变革直接相关。因为,只有通过一场综合性的社会变革,才能将这些地区的独特资源和本地市场纳入到全国乃至全球的价值闭环中去,一方面高品质和高效率地实现这些地区资源的价值变现,另一方面吸纳更多的外部人群在本地进行消费和在本地进行创新创业,放大本地企业和品牌的市场价值。

当然,这样的社会变革很难在西北所有的地区同时发生,更有可能的情况是在局部地区先发生,至于这些局部地区在哪里,我们当然认为首先值得关注的是西北五省的省会城市。如果进一步缩小范围,那就牵涉到西北五省的省会城市哪一个更加突出。我的走访体验是,西安显然已经开始进入了新一轮的变革轨道,宁夏的银川和青海的西宁也正在寻求突破。

更具体的来看,对这些地区综合性变革的观察,有两个维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是政府层面的治理变革,而这普遍表现为与这些城市的主政官员的配置有密切关系;另一个就是蕴藏于这些地区的文化基因,以及这些文化基因所决定的与其他地区不一样的服务模式和消费体验,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些地区未来发展的内生动力问题。

就前者而言,西安就是典型的例子。如果说王永康一年前刚调任西安市委书记的时候,很多人对其真变革和假变革,对西安真的要迎来变化还是继续平庸度日,存在观望和犹疑的话,一年后的今天,无论是从西安2017年企业注册数的放量增长,还是从外部投资规模的快速增长,以及西安在全国舆论场中的关键词热度来看,都明确地表明,大西安新的变革真的来了。而这样一个带有拐点性质的判断,对一个城市的后续影响将是深刻的,一般会表现为一个城市的周期性繁荣,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在面对一个大家普遍看涨的区域和城市的时候,最理性和务实的选择就是尽快参与到这次繁荣和增长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分享这次历史性的繁荣和增长。

二、有一种工匠精神叫青海宾馆

关于第二个维度,引发我一系列思考的是位于青海省西宁市的青海宾馆。青海宾馆于1991年开业,2003年重新装修,位于西宁市的中心区。其负责人告诉我,在西宁的酒店宾馆中,青海宾馆的硬件不是最好的,但青海宾馆的服务应该可以说是西宁的酒店宾馆中最好的。对此,因为我没有体验过太多西宁其他酒店,不敢妄下结论,但这些年因为工作的原因,国内外的酒店我还是住过不少,对青海宾馆的服务水平绝对可以打高分:从酒店氛围到餐饮到床品到服务员的职业态度,尤其是从你进店后到离开的一系列细节处理,都让人刮目相看,最近我不由感叹说“有一种工匠精神叫青海宾馆”。

比如,如果你在冬天入住,每天都会收到一杯冰糖雪梨汁,如果恰好你不在房间,服务员就会手写一个便签提示你天气干燥,喝一杯冰糖雪梨可以润肺;如果你喜欢读书,服务员会赠送给你一个书签;你的电脑电源线和手机充电线会帮你用可爱的卡通线夹帮你整理好。略显夸张的是,如果你白天出门穿过的袜子放在显眼处了,回来后你会发现,服务员竟然真如传说一样,袜子都帮你洗好晾晒起来了。

这些服务的细节不一而足,而且充满机动性,在我看来,青海宾馆的管理手册中或许有针对这些服务细节的提示和训练,纵然如此,这些服务需要服务员发自内心地对服务品质的追求来支撑,甚至可以追溯到民族地区的独特的宗教和文化层面。因为,这些服务已经由标准化进入到非标准的以人为本的境界,这考验的是服务员的情感和内心的敬畏感。

如果沿着这个逻辑继续深入思考下去,这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发:有关于青海宾馆所属的西宁文旅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宁文旅)以及西宁旅游产业发展的,也有关于青海省和西北地区转型发展的。

比如,相信对很多入住过青海宾馆的人而言,这里基本上都会成为认知西宁和青海的一个品牌窗口,如果能够利用好这个平台,青海宾馆完全可以成为相关产品和体验的流量入口,还可以成为西宁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目前青海宾馆在资产所属和管理体制上,是下属于新成立的西宁文旅,该公司是西宁市政府为进一步促进西宁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而组建成立的市属国有企业,2017年3月1日挂牌成立,注册资本5亿元,目前拥有青海宾馆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青海大剧院、青海体育中心等资产。

西宁文旅作为西宁市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经营的主体和投融资平台,致力于通过项目策划,融通社会和政策扶持资金,带动多元化投资主体,对文化旅游领域内重大项目进行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整合優化文化旅游资源,推动西宁市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发展,力争将公司打造成省内外现代大型文化旅游企业。

在我看来,西宁文旅要想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一方面需要开放平台与国内外优秀文旅企业进行合纵连横,甚至跨界融合,打通本地资源与外部资本、管理、品牌和市场的对接,这不仅会在最大程度上成就西宁文旅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成就西宁乃至青海省文旅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可以立足自身优势和当地的独特资源禀赋,抓住近几年西宁和青海省旅游市场爆发式增长的机遇,快速孵化和培育自己面向文旅新消费时代的产品线,产品目标当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来展开,高起点、高品质介入,虚实结合,通过实体项目落地、品牌资产多元拓展、股权投资收益等多方面实现资产放量,并在三到五年内寻求一个上市公司的平台打造。

针对第二点,西宁文旅可以依托青海宾馆在酒店运营管理领域的经验积累和团队基础,延伸出新的酒店管理团队,围绕旅游产业中的“住”构建产品矩阵,短期可以延伸到精品主题酒店和星级酒店的管理运营,长期可以实现青年旅社、民宿、度假村等完善的产品矩阵,并立足西宁和青海省逐步实现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的扩张。

这一发展策略的合理性,一方面体现为青海宾馆在住宿产品领域的品牌和团队基础,另一方面体现为青海宾馆在西宁市及其周边地区的流量分发能力。在新的酒店运营前期,完全可以和青海宾馆进行客流互动,以青海宾馆的良好口碑和流量基础,带动新的住宿品牌的快速成长。

如果这一策略能够顺利地实现,不仅会成为西宁文旅新的产品线,优化现有的资产构成,而且,对西宁和青海旅游产业的发展会产生深刻影响。

此外,考虑到青藏高原的旅游资源特征,青海旅游的未来一方面取决于全域服务体系的建设和产品变现能力,另一方面取决于旅游市场的高端化和品质化。基于此,住宿产品的多元化和品质化供给都首当其冲。所以,多元化和品质化的住宿产品的打造,不仅是西宁文旅企业发展比较务实的策略选择,也是西宁旅游推进“一城一心一基地”(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旅游名城、中国西部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和青藏高原特色旅游服务基地)战略落地的必然选择,也是西宁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选择。

三、服务将是影响西北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事实上,以住宿产品的多元化和品质化供给推动城市品质建设和旅游产业的品质化发展,不仅是旅游业界的共识,也正在成为西北地区旅游城市建设的共识。在此之前,西安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高品质特色酒店建设的政策意见》,致力于加快推进西安市高品质特色酒店建设,全面提升旅游承载能力和接待水平,完善中心城市服务功能。

在此背景下,西安市浐灞生态区更是明确提出要在浐河和灞河交汇的三角洲片区建设精品酒店群,依托其良好的生态基底和基础设施配套,构建大西安最具特色的住宿服务区。如果此发展规划得以实现,不仅为该地区作为大西安新兴的文旅目的地建设提供支撑,还将直接助力该地区成为面向整个大西安的文旅集散地的战略落地。

从镜鉴西宁和青海旅游发展的角度来看,对于西安以及很多的旅游城市将住宿业的提升作为强化提升旅游产业发展突破口的思考,至少应该在两个方面进一步展开:

首先,推动住宿产品数量和质量的双重提升,当成为西宁旅游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其背后还当包括对西宁旅游服务体系完善的系统思考——考虑到西宁这几年游客人次的增长速度不仅对现有接待能力造成了巨大压力,对以特色住宿业为代表的旅游服务的提升应当成为西宁市的重要战略进行更大力度的专项推进。

其次,住宿产品的本质是服务,而好的服务最终来源于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精神追求,青海宾馆的案例提示我们,在西部地区并非不能诞生好的服务品牌,而且,考虑到这一地区的厚重的宗教背景和文化特点,可能更有利于非标准化的优质服务的机动性供给。

关于这一点,可能住宿行业都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思考。这也是当我看到青海宾馆朴实的当地服务员有时略显笨拙的服务时,最被打动和最让我陷入思考的地方:服务业的最高境界不是标准化,而是人性化,人性化的最高境界是真诚,真诚的来源一定不是薪资驱动的,而需要有超越越金钱的信仰和敬畏,这与年龄无关,与学历无关,但可能与地域有关。所以,青藏高原这片被宗教和信仰普照的大地,不仅可以给外来的游客提供最壮美的风景、最沉默的文明,或许还可以给来到这里的人提供最真诚的服务。

我们应该怎么看待优质的服务供给在整个西北地区转型发展中的地位和角色呢?很显然,无论是从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来看,还是从西部地区资源环境特征来看,依靠大规模的工业化来取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都是不现实的,也是缺乏理性支撑的。

另外,不无遗憾的是,无论是短期来看,还是长期来看,在西部地区尤其是像青藏高原地区,依靠具有比较优势的科技创新来实现地区经济的追赶超越,也是不现实的(考虑到西安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产业基础,或许还有机会在科技领域有所突破,但其他西北四省可能性就很小了)。

所以,对于西北地区来讲,比较务实也比较可行的发展路径之一就是,依托于当地丰富的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资源,进行独特的优质的服务化变现,优质服务的供给将是影响西北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谁较早认识到这一点,并做出市场化的反应,谁将赢得在西北地区新一轮的区域和城市发展竞争力。

摘自《方塘智库》

猜你喜欢
西宁宾馆文旅
深度拓宽文旅融合边界
推动文旅消费提质扩容
文旅地产 破局模式
文旅地产或将逆风飞扬
宾馆在哪里
宾馆停车,失窃找谁?
空中宾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