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箱润滑油对牵引电机轴承报警故障的影响分析

2018-07-04 11:07王永明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8年7期
关键词:齿面齿轮箱温升

王永明

(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电机车间, 山西 太原 030027)

引言

一般来说,轴承故障为振动报警和温升报警,统计比例来看振动报警比较多,主要原因为润滑不良、滚道剥离、滚道电蚀、异物浸入等,温升报警引起的原因为润滑缺失、润滑脂过量、组装游隙过小、部件接磨。2015年初开始,某机务段接连发生数起牵引电机轴承报警故障,电机解体后检查均没有发现异常现象,重新更换轴承装配后报警现象消除。由于发生次数较多,且发生后电机技术人员只接触到牵引电机,技术人员一直努力查找根本原因但无明显收获。但SS4G 687的报警排查解开了近期轴承故障的主要原因。SS4G 687机车2012年12月厂修,修后走行36万km,2015年6月26日,在榆次折返段轴报显示A节1-5、B节2-2报警,进厂检查处理,得以全面进行排查,得出惊人结果,齿轮润滑对轴承报警影响很大。

1 轴报监测数据分析

根据轴报预警部位1、6点为左右轴箱处,2、5点为牵引电机端盖处,3、4点为左右抱轴瓦处。2、5点传感器装在端盖一处,在主极显示屏显示监测数据包括:保持架内、保持架外、内环、外环、滚单、滚双、齿轮、邻齿轮、轴温。包括齿轮、电机轴承,因此需对齿轮箱和电机进行排查。对报警数据进行了确认,确认显示确实检测到2015年6月26日15∶50~16∶02轴承温度为90~94℃,如表1所示。

根据轴承温度上升趋势,必须对电机落修检查。否则有可能发生轴承固死或者轴热切的故障。从其他数据看,2点检测没有发现其他异常。检查A节轴报数据,情况类似。由于该车运行时间较长,同时出现两台牵引电机报警,因此决定作为特殊案例专项查找原因。即先整车排查、再轮对吻合试验、电机空转试验、解体检查、轴承检测。

表1 B2位部分轴报数据

2 落车解体过程分析

首先技术人员在地沟进行了检查,发现齿轮箱油位普遍偏低。由于此种老式齿轮箱结构,不能直接观察到油位,检查人员用油尺进行了检测,检查结果显示油位均在最低限以下,由于不是原车油尺,只能作为参考,不能确认油位是否真的偏低[1]。A节一位,B节二位齿轮箱油颜色较其他位较显发红,报警为位置处大齿轮齿面略显发锈,如图1所示。

图1 齿轮箱润滑油颜色较差

随后决定抬车后进一步检查,为避免直接解体影响排查的完整性,排查结论得到段方认可,邀请段方技术人员一同参与,抬车后经技术人员分析确认,齿轮箱确实储油不足,油位低于齿轮润滑线,大齿轮有轻微胶合。由于大齿轮已胶合,不需要继续吻合试验,推断齿轮啮合存异常,可能存在齿轮超温传入电机轴承传感器,引起轴承报警。接下来厂段双方共同对齿轮箱进行了检查。检查发现,齿轮啮合确实存在异常磨损,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齿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磨损,齿面有干磨拉痕及铁粉,啮合部位有胶合痕迹。磨损情况如下图2、图3、图4所示,上箱打开后小齿轮有磨损,从动齿轮有磨损现象,啮合部位有明显干磨拉痕,齿面有拉手感铁粉及铁屑。

图2 主动齿轮齿面有磨损

图3 从动齿轮齿面有磨损

图4 啮合部位齿面存在干磨迹象

仔细观察发现大齿轮齿根部位有大量铁粉集聚,齿面有发红的油脂及铁锈痕迹。明显有发热产生的锈蚀和杂物,如图5。

图5 啮合部位存在锈蚀现象

打开上箱后对下箱进行检查,齿轮箱下箱拉出后检查发现齿轮箱油几乎消耗殆尽如图,不能触及齿面。未报警的齿轮箱油较为清澈透明,抱警齿轮箱(如图6)B节二位二点处齿轮箱油脂几乎耗尽且剩余部分黏稠发暗。

图6 油脂量缺少且黏稠发暗

对主动齿轮检查,未报警部位齿轮面标识清楚、无变色(A节一位二点处)如图7。报警部位过热变色,标识字迹已经完全看不清(A节一位五点处),未报警部位齿轮面标识能清楚、有轻微变色(A节二位五点处),报警部位过热变色,标识字迹已经完全看不清(B节二位二点处),如图8、图9。

图7 齿轮面标识正常

图8 未报警部位齿轮面轻微变色

图9 报警部位齿轮过热变色

初步断定,因齿轮箱润滑油不足,不能形成油膜,造成大小齿运行过程中齿面金属摩擦,产生大量摩擦热量。由于齿轮啮合频次高,小齿轮短时间急剧升温,大齿轮啮合频率低,温升较慢[2]。因金属较空气导热快,热量传至电机轴和轴承,引起轴承温升报警,需要确认电机轴承是否存在发热问题。

3 牵引电机空转试验及解体排查

为确认电机轴承是否也发生温升报警,退齿后牵引电机吊至电机试验站进行空转试验。空转一小时。轴承温升检测正常,轴承解体检测结果合格。

电机解体检查,电机轴承盖打开后,检查油脂量正常,旧油脂略微发硬,没有杂物,如图10所示。按照走行公里及正常运行油脂对比,无异常。

图10 牵引轴承润滑脂颜色正常

4 结论

结合整个过程及其余机车对比,该车已经运行两年多,走行30多万km,经过数次辅修整备,排除出厂装配不良原因。电机单独测试无报警,排除电机轴承质量问题,肯定温升为齿轮在无润滑的状态下金属摩擦产生发热,热传导引起的报警。由于传感器报警只显示为轴承报警,在电机解体过程中无人关注齿轮箱是否缺油,重新装配后消除了齿轮箱缺油现象,导致之前的分析一直没有结果。因为造成报警的原因为齿轮箱润滑脂消耗后未及时补充,造成齿轮啮合状态失效,引起纯金属机械摩擦,产生大量摩擦热,引起温升报警,如果不及时补润滑脂,其他轴报也将发生温升报警。值得庆幸的是,及时发现,没有造成较大事故,此次由于对全过程跟踪分析,意外发现是齿轮发热,是对目前判断的有效补充,避免单独分析发生方向性错误。此次故障得到的经验是保养维护必须执行到位,足额足量加润滑脂,定期检查,避免发生严重故障。责任判定:保养缺失,非牵引电机质量原因。

5 结语

全面彻底检查,能准确地找到问题的根源,此次排查为之前发生的轴承报警和齿轮磨损相关联的猜测提供依据,尽管该起事故明显责任为维护保养及定期检查原因,但维护使用不当引起的故障可能发生在机车质量期,相应产生的附加责任会关联机车质量评定和机车的正常使用。检修企业和使用单位各工序相互关联,其维护使用中质量点衔接相互引起重视,(厂修)企业不能依靠使用单位保养维护,使用单位不能指望修理单位一次性一劳永逸做好。建议机车各交接工序及交接提醒通知,确认下工序及后期注意事项,避免引起其他质量问题。根据统计,后期排查,规范加油维护后,至今一年来,该段再没有发生过轴承报警事故。

[1]邢存臻.牵引电机的维护与检修[M].石家庄:铁道学会出版社,1986.

[2]居志尧.牵引电动机检修技术问答[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齿面齿轮箱温升
电机温升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风电齿轮箱轴承用钢100CrMnSi6-4的开发
高速永磁电机转子风摩耗对温升的影响
基于NURBS理论的渐开线齿轮齿面修复
变双曲圆弧齿线圆柱齿轮齿面接触应力分布和啮合位置变化规律研究
LED照明光源的温升与散热分析
提高齿轮箱式换档机构可靠性的改进设计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面齿轮齿面粗糙度研究
高速动车组弧齿锥齿轮齿面疲劳点蚀失效分析
降低某核电650MW汽轮机盘车轴瓦温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