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乌蒙山晚二叠世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2018-07-04 06:57韩倩芦建文何龙
四川有色金属 2018年2期
关键词:斜长石玄武峨眉山

韩倩,芦建文,何龙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 610059)

在晚古生代中晚二叠世之间,受东吴运动的影响,在四川及相邻的云南、贵州发生过一次强烈的火山喷发事件,形成了巨厚的基性火山岩堆积,即“峨眉山玄武岩”,其分布广泛,是中国唯一被国际学术界认可的大火成岩省[1-3]。基于四川盆地二叠系玄武岩喷发事件,在众多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乌蒙山地区晚二叠世火山岩进行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研究,揭示该套火山岩形成时所对应的构造环境。

1 研究现状

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在研究区的东部及中南部大部分地区,以及乌科梁子一带,以面状分布为特征,主要为绿灰色玄武质火山集块岩、致密状、斑状、杏仁状玄武岩夹火山角砾凝灰岩、凝灰岩,组成多个喷发韵律[4]。按其岩性组合特征,大体可划分为三个岩性段[5]:其中,一段以裂隙式喷发的溢流相灰绿色、灰黑色致密状、斑状、杏仁状玄武岩组成多个厚度不等韵律组成;二段以串珠状爆发相的绿灰、紫灰色玄武质火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角砾凝灰岩为主构成的多个韵律组成;三段以遗溢流相的致密状玄武、杏仁状玄武岩、火山间隙的沉积岩-火山碎屑沉积构成多个韵律,向上沉积夹层增多,显示火山活动逐渐结束。

2 岩石类型及特征

研究区内晚二叠世峨眉山玄武岩岩石组合均为基性岩,包括熔岩、火山碎屑岩,根据不同剖面计算,其熔岩类比例为85.8%,火山碎屑岩比例为14.2%。

2.1 火山碎屑岩

(1)蚀变玄武质火山角砾岩:产于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二段下部,三段下部也见有出露。岩性为灰—灰绿色,角砾状结构。填隙物为凝灰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由火山角砾和填隙物组成。角砾部份为致密状和杏仁状玄武岩、灰岩,呈棱角-次棱角状,砾径3mm~50mm,个别达64mm以上,为含集块火山角砾岩,大小混杂,不具定向性。填隙物为玄武质岩屑、晶屑及火山尘灰,充填于角砾间,岩石具绿帘石、绿泥石化。

(2)蚀变玄武质岩屑晶屑凝灰岩:赋存于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三段底部。岩性呈灰、紫红、肉红色,凝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斜长石、辉石晶屑,次为玄武质岩屑和少许玻屑组成。胶结物为火山尘灰。岩石蚀变较强烈,蚀变矿物为高岭土、赤铁矿、褐铁矿等。

2.2 火山熔岩

有斜斑玄武岩、致密状玄武岩、杏仁状玄武岩三种,以前者为主,致密状玄武岩最少。

(1)蚀变斜斑玄武岩:按岩石中斜长石斑晶含量5%~9%、10%~20%、20%~30%,分别称含斜斑、少斜斑、斜斑玄武岩(后同)。

岩石呈灰、灰绿色,斑状结构,基质具微辉绿、间隐、玻基交织结构,块状构造,由斑晶和基质组成。斑晶为基性斜长石,呈自形板状、板条状,多为单斑不均匀分布,局部为聚斑状,长1mm~2mm,宽1.2mm~1.5mm,含量5%~30%不等,晶面具轻度绢云母化。基质主要为拉长石、普通辉石,偶见少许玻璃质,矿物粒径<0.15mm,含量70%~95%。副矿物为磁铁矿、白钛矿等。蚀变矿物以绿泥石、绿帘石为主,少许钠长石、绢云母等。在少数岩石中含杏仁体,含量4%~20%不等,变为含杏仁斜斑玄武岩。

(2)蚀变致密状玄武岩:岩性为深灰、灰绿色,间粒、间隐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组成有基性斜长石,含量30%~50%、普通辉石,含量10%、玻璃质,含量40%~60%,和少许磁铁矿。其中,斜长石呈半面形板状,粒径0.01mm~0.31mm,辉石呈它形粒状,个别为半面形柱状,粒径0.15mm~0.05mm,充填于长石晶间。蚀变矿物主要为绿帘石、绿泥石,次为钠长石、绢云母、白钛石。此外,岩石中普遍发育有柱状节理。有时岩石中,局部含斜长石斑晶,呈半自形粒状,粒径0.5mm~1mm,含量2%~4%,仍称致密状玄武岩。

(3)蚀变杏仁状玄武岩:依据岩石中杏仁体含量,5%~9%、10%~20%、20%~35%,分别称含杏仁、少杏仁、杏仁状玄武岩。岩性呈灰、深灰、灰绿色,演化后为黄褐、黄绿色,间隐、玻基结构,杏仁状构造。杏仁体呈浑圆、椭圆、透镜状,大小一般为1mm~5mm,少数达20mm,部份具定向排列,充填物有绿帘石、绿泥石、石英、玉髓、方解石、褐铁矿等,一般在杏仁状玄武岩下部,杏仁体较小、含量也少,充填物多为绿帘石等,向上杏仁体逐渐变大、增多,充填物常为石英、方解石、褐铁矿等,显示出绿底红顶构造。

岩石矿物主要由基性斜长石,含量约30%、普通辉石,含量20%~25%,以及玄武质玻璃,含量45%~50%共同构成。其中,斜长石多呈半自形板状,粒径小于0.21mm;辉石为它形粒状,粒径小于0.06mm,常充填于长石晶间;玻璃质多分布矿物粒间或呈包裹物。蚀变矿物以绿帘石为主,次为绿泥石,另有少量磁铁矿、白钛石等。

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3.1 主量元素特征

研究区内峨眉山玄武岩的化学分析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峨眉山玄武岩SiO2介于44.04%~49.87%(平均值48.13%),TiO2介于3.35%~3.63%(平均值3.60%),K2O为0.23%~2.16%(平均值为1.35%),Na2O介于0.48%~3.60%(平均值2.32%);F/(F+M)为62.45%~93.76%,A/NCK为0.54%~6.13%。

Nb/Y-Zr/TiO2岩石分类图上,样品投影于玄武岩-碱性玄武岩范围,见图1。依据Ti/Y比值,见图2,这些玄武质岩石均为高钛玄武岩类。

表1 研究区玄武岩化学成分(主量元素:%;稀土和微量元素:×10-6)Tab.1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basalt in the study area

图1 峨眉山玄武岩Nb/Y-Zr/TiO2岩石分类图Fig.1 Classification map of Nb/y-zr/TiO2for the basalt in emei shan

图2 峨眉山玄武岩Ti/Y比值图Fig.2 The Ti/Y ratio graph for the basalt in emei shan

3.2 微量、稀土元素特征

由表1可知,区内峨眉山玄武岩稀土元素总量ΣREE=240.63~536.21×10-6,(La/Yb)N=7.97~18.65,(La/Sm)N=0.67 ~1.67,(LREE/HREE)N=7.82 ~11.23,δEu=0.89~1.03。经球粒陨石标准化的稀土元素配分图,见图3,微量元素蛛网图,见图4。整体上呈现LREE富集,轻重稀土分馏明显,配分曲线陡倾,无明显Eu异常。微量元素表现为Th、Nb、Ta、Zr、Hf和LREE富集,以及Y和HREE明显亏损。

图3 峨眉山玄武岩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图Fig.3 Chondrite-normalized REE patterns of emei shan basalt

图4 峨眉山玄武岩微量元素蛛网图Fig.4 primitive mantle-normalized spidergram of emei shan basalt

3.3 构造环境判别

将研究区峨眉山玄武岩岩石化学成分投影于主量元素<FeO>-Mg0-Al2O3图解,见图5,F1-F2图解,见图6。样品分别落入大陆火山岩、板内玄武岩区;微量元素(Zr/Y)-Zr图解、Ti/100-Zr-3*Y图解,见图7,均落在WPB板块内火山岩中。前述微量元素相容程度分析中,相容元素亏损,不相容元素既有Ba、Th、Nb的强烈富集,Hf、Zr、Sm的富集,曲线呈双隆起形态,与板内玄武岩相似,见图4。稀土元素皆为轻稀土略富集型,与板块内部尤其是大陆板块内部玄武岩分配型式一致,亦支持前述结论,表明晚二叠世火山岩为大陆板内环境。

晚二叠纪的玄武岩喷发,为区域上扬子西缘的一次大规模岩浆活动,被称为峨眉山火成岩省,代表了陆壳的一次强烈拉张裂陷,在持续的强烈的拉张裂陷,幔源基性岩浆上侵形成[6]。因而,二叠纪火山岩属大陆板块内裂谷环境。而邻区早二叠世可见滑塌角砾岩,对于该角砾岩,多认为属伸展机制下的震积岩,表明区域上,本次拉张开始于早二叠世[7]。

4 结论

(1)根据主量元素及相关图解分析,表明研究区内玄武质岩石均为高钛玄武岩类。

(2)微量元素表现为Th、Nb、Ta、Zr、Hf和LREE富集,以及Y和HREE明显亏损。稀土元素皆为轻稀土略富集型,与板块内部尤其是大陆板块内部玄武岩分配型式一致。

(3)通过主量元素FeO-Mg0-Al2O3图解、F1-F2图解,样品分别落入大陆火山岩、板内玄武岩区,表明峨眉山玄武岩的构造环境应为陆内(板块内火山岩)。

图5 峨眉山玄武岩的<FeO>-Mg0-Al2O3图解(据Pearce,1977)Fig.5 <FeO>-Mg0-Al2O3diagram for the basalt in emei shan(After Pearce,1977)

图6 峨眉山玄武岩的F1-F2图解(据J.K.Perace,1976)Fig.6 F1-F2 diagram for the basalt in emei shan(After J.K.Perace,1976)

图7 峨眉山玄武岩的Ti/100-Zr-3*Y(左图)和Zr/Y-Zr图解(右图)Fig.7 Ti/100-Zr-3*Y diagram(left)and Zr/Y-Zr diagram(right)for the basalt in emei shan

[1]侯增谦,陈文,卢记仁.四川峨嵋大火成岩省259Ma大陆溢流玄武岩喷发事件:来自激光40Ar/39Ar测年证据[J].地质学报,2006(08):1130.

[2]张招崇,王福生,范蔚茗,等.峨眉山玄武岩研究中的一些问题的讨论[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1,20(3):239-246.

[3]田景春,林小兵,郭维,等.四川盆地二叠纪玄武岩喷发事件的油气地质意义[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4(01):14-20.

[4]XuYG,ChungSL,JahnBM,etal.Petrologicalandgeochemical constraints on the petrofenesis of the Emeishan Permian-Triassic Emeishan flood basalts in southwestern China[J].Lithos,2001,58:145-168.

[5]林建英.中国西南三省二叠纪玄武岩系的时空分布及其地质特征[J].科学通报,1986,30(12):929-932.

[6]黄开年.我国西南地区峨眉山玄武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D].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86.

[7]张招崇.关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一些问题的讨论[J].中国地质,2009.36(3):634-636.

猜你喜欢
斜长石玄武峨眉山
文化遗踪——峨眉山—乐山大佛
玄武
科科斯脊玄武岩斜长石矿物化学及地质意义
峨眉山下
西南印度洋中脊63.9°E斜长石超斑状玄武岩对超慢速扩张洋脊岩浆过程的指示*
钾长石和斜长石主要特征及野外鉴定经验
勇登峨眉山
玄武烟柳
不同浓度水杨酸对斜长石溶解能力的研究
峨眉山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