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大家”之妙,究润色之道

2018-07-05 17:19周小俊
语文教学之友 2018年6期
关键词:润色探寻妙处

摘要:中国文坛虽有不少文“援笔立成”“一挥而就”的故事,但是更多的却是有关创作如何推敲、修改、润色的典故。“文章不厌百回改”,研读前辈大师之作,探寻其修改作品的妙处,可提升学生润色文章的能力。

关键词:探寻;妙处;润色

鲁迅先生从不相信“文不加点”“援笔成章”之类的文坛佳话,他在谈到修改文章时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1]

的确,修改对于写作的重要性毋庸多言。本文以研究名家修改文章的历程,来探究对文章润色的有效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修订材料使其更真实

鲁迅的文学造诣颇高,他历来注重文句的斟酌。《孔乙己》在正式发表前,不算标点符号,鲁迅先生做了近五十处改动。其中,文章的开头描写咸亨酒店里两类不同顾客喝酒的情况:

修改前:……做了下酒物了,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着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吃喝。

修改后:……做了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改文与原文相比,将“着长衫”修改为“穿长衫”,将“吃喝”改为“坐喝”,此两处的修改,使得语言表达更加贴近当时的生活实况。还有一处的更改指出是增加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这句话。改文使得文章表述更贴切,“短衣帮”只是能够吃得起物美价廉的下酒小菜,而长衫顾客才吃得起荤菜。这样的表述,不仅使得“小说的题材更加真实生动,而且让酒店中的两类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孔乙己后来的遭遇做了铺垫”[2]。

二、从整体构思出发,调整结构使其更严谨

使作品材料符合生活的真实性是修改文章必须遵循的,同时也应该对于文章的整体结构进行优化,使其更协调准确。在这方面,鲁迅先生的经验值得借鉴。

鲁迅的杂文名篇《死》中,有七条是写给亲属的话,前面四点是:

(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列。

(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關于纪念的事情。

(四)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是糊涂虫。

根据手稿影像修改来看,一开始是第三点在前,第二点在后的;修改后,将两者位置进行了互换调整。修改后的结构顺序更加符合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逻辑上更加严谨,条理更清晰,层次更明确。

此外,文章的首尾对于结构极其重要,鲁迅先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很注重这一点。

《藤野先生》原始的标题是《我的藤野先生》,副标题是“旧事重提之九”。改稿将“我的”两字去掉后,显得简洁明快、言简意赅。副标题也因散文集《朝花夕拾》的原名就是“旧事重提”,在入选时被删除。

《什么是“讽刺”?》一文起初的结尾是:“‘讽刺只是刺,‘冷嘲是大冷天的冰。”脱离原文看这两句话,不仅没有任何问题,而且含蓄深刻。但是,鲁迅从文章的整体结构考虑,觉得其有画蛇添足之感,因而果断将其删除。

三、从遣词造句出发,咬文嚼字使其更具神韵

优秀的文章,不仅取材新颖,结构严谨,更体现在作者在成文的过程中对于字词的推敲与润色,让读者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去感受方块汉字的深刻意蕴与非凡魅力。前人的咬文嚼字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推敲一字,现神来之笔

我国古代有不少诗人是“一字之师”的高手,我们可以从他们的作品中窥见诗人“吟安一个字”所付出的心血。这里略举两例:

黄庭坚的《登南禅寺怀裴仲谋》中有两句:“归燕略无三月事,高蝉正用一枝鸣。”这里的“用”字,作者起初先后推敲过“在”“带”“要”等字。最后发现只有“用”字能准确地写出形单影只的蝉在枝头鸣叫的原因,哪怕只有一个树枝,也要用叫声来表明自己的存在,表现了作者孤高的形象和执着的理想。

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咬文嚼字也是其追求作品的逻辑表达更为严密的表现。唐代诗人任蕃在天台山巾子峰游玩时,一时兴起,赋诗山壁,诗的第三句是:“前锋月照一江水。”完成后便离开,行至半路,忽觉“一江水”不妥。时值深秋,江水退潮,应为“半江水”更严密。于是,又不畏艰辛返回改诗。

(二)斟酌一词,求声韵和谐

现代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对于词语的斟酌堪称“一词之师”的典范了。他在选用词语时注重音韵的和谐和节奏的明快。姑且罗列吕叔湘先生文中若干范例。如:

①原句:“同时,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解说和分析只能作为辅助的手段,只说不练是学不好的。”(《语文学习》1958年第2期)

改句:同时,……光说不练是学不好的。(《吕叔湘论文集》第50页)

②原句:“……说话的人对所说的态度,等等。”(《语文学习》1958年第2期)

改句:说话的人对所说的事情的态度,等等。(《吕叔湘语文论集》第48页)

③原句:“这样的词牌是没有的,可是是词的句法。”(《文字改革》1964年第6期)

改句:这样的词牌是没有的,可是的确是词的句法。(《语文常谈》第48页)

例①,原来的“只”是仄声,改后的“光”是平声。“光”读起来铿锵有力,而“只”字就没有此效果。例②,原句两个“的”连在一块儿,短促、拗口,不好读,加上“事情”后,便顺口多了。例③,原句两个“是”连在一起,拗口难读。增添“的确”,变成“的确是词”后念起来语气坚定,效果倍增。

同义词和近义词丰富了汉语的词汇,但这必然要求作者要懂得斟字酌句,咬文嚼字,“言辞当求美也。”[3]在这方面,吕叔湘先生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值得后人学习。

(三)锤炼成语,显深厚底蕴

成语,表意简练丰富,文化气息浓郁。不少文学大家在创作的时候,都很注意准确运用。

首先,是成语的正形。成语的正形,是为了促进成语书写和表达的规范而进行的修改。例如:

①原句:“……这么说着,二小姐就轻轻吁一声,四小姐也觉毛骨耸然。”(矛盾《子夜》,上海开明书店,1933年版)

改句:“……这么说着,二小姐就轻轻吁一声,四小姐也觉毛骨悚然。”(矛盾《子夜》,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②原句:“撒泡尿来照照你的影、毬眉鼠眼还会成了精!”(李季《王贵与李香香》,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改句:“撒泡尿来照照你的影、贼眉鼠眼还会成了精!”(李季《王贵与李香香》,高中《语文》第2册,1979年版)

上述例句中,例①的变动是因为书写规范的需要,例②的变动去掉了方言色彩,列符合表达的规范要求。

其次,是成语的锤炼。成语的取舍过程,是作者语言表达准确、神韵化的过程。修改得恰当,会使得文章陡然生动,绽放精彩。例如:

①原句:“老李因为不自贵,向来不肯闹病。”(老舍《离婚》,上海展光出版社公司,1948年版)

改句:“老李因为不顾影自怜,向来不肯闹病。”(老舍《离婚》,《老舍文集》卷2,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②原句:“……回头你找个机会让他吃,他如果中了毒,那我们的计划就算成功了。”(郭沫若《孔雀膽》,群益出版社,1950年版)

改句:“……回头你找个机会让他吃,他如果中了毒,那我们就算大功告成了。”(郭沫若《孔雀胆》,《郭沫若文集》卷4,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③原句:“一句话未说得出口,圩里边“轰”的一声,如山倒下来一样……”(陈登科《活人塘》,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版)

改句:“一句话未说得出口,圩里边“轰”的一声,如山崩地坼一般……”(陈登科《活人塘》,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④原句:“我们就这么吃糠咽菜地熬到了1949年,等红军……”(王愿坚《后代》,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

改句:“我们就这么含辛茹苦地熬到了一九四九年,等红军……”(王愿坚《后代》,选自《普通劳动者》,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例①和例②都是由原文的词语润色为成语的范例。例①中的“自贵”一词,平时用得并不多,其意思是自我珍重的意思,放在文本语境中略有不恰当;而改语“顾影自怜”一词,不仅使用常见,而且生动地写出了他从来就是个安分守己的本分之人,身体健康,踏实生活。例②中的“大功告成”这一成语比原文更加简洁明了。

例③和例④是将原文所用的短语锤炼为成语的佳话。例③中的“山倒下来”和例④中的“吃糠咽菜”均为一般的通俗表达,其作用也仅仅是让读者理解起来没有任何障碍。修改之后的两个成语,不仅表达了原来的意思,而且给读者的画面感很强,留下了深刻的阅读印象;同时也让读者领悟到了作者斐然的文采和精巧的文思。

叶圣陶认为:“审慎的作家写作,往往斟酌又斟酌,修改又修改,一句一字都不肯随便。”前辈名家们往往都是这样的“审慎的作家”,通过对他们的原稿和改稿的研究,我们不难感受到其严谨的创作精神和那种力求至善的追求。同时,我们如果能用心品味大师们这些修改的“师范”,定能从中学习到他们那精湛的润色技艺,来促进自己写作水平的提高。

注释:

[1]鲁迅.二心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朱永芳,邵建新.品鲁迅改笔,悟修改之道[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3,(7).

[3]杨树达.汉文文言修辞学[M].长沙:科学出版社出版,1954.

作者简介:周小俊(1979—),男,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文言文教学与作文教学。

猜你喜欢
润色探寻妙处
图说
删繁就简更向好 润色增彩方显美
对写之妙
慢慢走,欣赏啊
妙处难学
诗歌阅读在写作中的润色作用
有感于高中生数学解题效能提升的方法探寻
豌豆笑传之不洗澡的妙处
探寻《指南》背景下幼儿艺术作品的评价方式◇蔡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