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物学的维度解读中国近代史

2018-07-05 08:49陈华文
检察风云 2018年11期
关键词:博物学家博物英国人

陈华文

世界进程并非齐步走,而是极为不均衡。尤其是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为了开辟海外的贸易市场,殖民主义加速了世界贫富的分化。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国门被迫向英国打开,心怀不同目标的英国人深入中国内地,从事形形色色的活动。这些英国人当中,就有一些博物学家,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采集动植物标本、从事田野考察。可惜,这些历史往事,在当代中国已经鲜为人知。而《知识帝国:清代在华的英国博物学家》,从他者的维度解读中国近代史,为读者提供了全新的观照视角。

英国拥有热爱博物学的传统

本书作者范发迪(Fa-ti Fan),主攻科学史、环境史和东亚史,1999年获得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博士学位,现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担任副教授。在中国历史研究中,他另辟蹊径,在参考大量学术文献的基础上,从清代在华的英国博物学家这个独特的视野,探索近代中国别样的历史叙事,令人耳目一新。全书分为“口岸”“地域”两个部分,由“中国商埠中国的博物学”“艺术、商贸和博物学”“科学与非正式帝国”“汉学与博物学”“内地的旅行与实地考察”五个章节构成。

博物学是19世纪在华欧洲人最广泛的科学活动。本书即从文化遭遇的观点去检视博物学史,从博物学的视角剖析近代中国与西方世界的交流和碰撞,并特别关注文化遭遇下的知识传统和文化霸权问题。从一个全新的“切口”揭示了近代中国在知识领域的顿挫与转折,为学界研究中国近代知识转型开辟了新路径。

在现代学科分类体系中,其实并无博物学之说。但是一百多年前,博物学在英国备受关注,因为博物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自然学的代名词,它涵盖了植物学、动物学、地质学、气象学等知识领域,博物学需要对物象进行观察、描述、记录、分析,并与旅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处于清朝的那个时代,英国各行各业的群体中,几乎都有博物学专家及其狂热的爱好者,有的擅长植物标本采集、有的热衷昆虫标本搜集,还有的对地质地理甚为迷恋。但是,博物学和今天以实验实证、数理推演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正是因为英国拥有庞大的博物学爱好者群体,所以英国自然科学发展水平在相当长时间内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知识帝国:清代在华的英国博物学家》一书中,在对博物学家进行群体“画像”的同时,也深刻地分析科学、文化、政治、地理之间的紧密关联。阅读这本书不难看出:推动世界发展进程的,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实在英国博物学家们抵达中国之前,在西方世界的著作中,就流传着有关中国繁华城市和奇花异草的各种传说。不仅在文本记录中,还在中国瓷器及各种工艺品的图案造型中,独有的草木飞禽,就足以吸引英国博物学家来华考察和探险。

第一次鸦片戰争后,中国国门初开,英国博物学家只能在广州等有限的区域内进行考察。由于清政府规定英国人不能随意到租界以外地方自由走动,所以博物学家只能在市区、严格来讲只能在商品交易市场中收集标本。其实这也不足为奇,即便在英国本土,博物学家也时常到市场上“寻宝”。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人能通过沿海通商口岸,顺着珠江、长江直奔中国广袤的内地,这对于博学家们采集各种动植物标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英国博物学家在华的田野考察

深入中国内地的博物学家们,其实也没有几个是职业性的专家,很多人的身份是使节、商人、传教士、船员等等。当时由于交通运输不便,对于他们而言,只能把注意力放在植物学标本的采集中。本书中,记录了他们在中国内地采集植物学标本的经历。这些博物学家,最远的抵达西北、东北,但多数集中在西南、华中、江南等地。博物学家们以乘船、坐轿、骑马、步行等方式,来到了内地。英国人黄头发、白皮肤、高鼻梁、蓝眼睛的相貌,引起了中国人的好奇。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大量的中国人围观、看热闹,有时他们在一个屋子里休息一晚,屋子外面还有水泄不通的人们围观。起初时,英国博物学家们颇不适应,这在他们的礼仪和价值观中,显然是不礼貌和没有教养的表现。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因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人的表现其实和教养无关。

在多数英国博物学家眼中,中国人勤劳、诚朴、友善。在野外采集植物标本时,他们必须依靠中国农民带路、并且帮忙挑运行李。尽管博物学家们给的费用少得可怜,但是朴素的农民并不计较,在长途的跋涉中任劳任怨,其吃苦耐劳的精神,令人值得称赞。有些博物学家发出感叹:中国人如此勤勉,但是清朝政府却腐败无能。社会等级和贫富悬殊的程度,也超乎了他们的想象。博物学家们在中国不仅是采集植物标本,还记录了中国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和风俗习惯。但是,博物学家们也意识到,并不是所有中国底层的穷苦人都是好欺负的,尤其是在晚清时代,因为贸易、土地、信仰之间存在分歧和矛盾,也经常出现流血冲突。

英国博物学家在华的植物学考察活动中,对茶树的探究,是其中最感兴趣的内容之一。道理其实很简单:这和英国人也爱喝茶的习惯有关。其中一名叫福钧的英国人,在中国茶区的考察过程中,平息了一场为时已久的有关不同茶叶种类的争论中起到了作用。欧洲博物学长久以来,对红茶和绿茶是否属于相同的茶树很困惑。在考察中他吃惊地发现,中国人极为富有智慧,能把同一棵树上采来的叶子,分制成红茶和绿茶。红茶和绿茶,有的只是不同的栽培品种,而非两种不同的茶树。

中国不堪重负的时代成为历史

一百多年前,航运是联通世界的主要方式,英国的博物学家在中国采集的各种植物标本,必须通过轮船运到本土。书中讲到,活体植物标本的运输,不仅价格昂贵,其运到英国的存活率也极低,往往一类植物,通常需要准备上百个标本,但是最后能存活一株植物,就算是大功告成。因此,在当时的英国,但凡来自中国的植物品种,价格都极为昂贵。英国国内,有多种组织鼓励年轻人远赴中国,到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搜罗物种。尽管开出的价码不高,且存在不可预知的风险,也总有大批的年轻人跃跃欲试。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也算是一次旅游的绝佳机会。毕竟远方的中国,是一个拥有深厚历史文化传统的东方大国。当时的英国,不仅派专人到中国进行博物学科学考察,还派人去非洲、澳洲和更远的南美洲等地进行博物学探险。这在一定程度上讲,表明当时英国国力强盛、科学研究氛围浓郁。

晚清时代,英国人和其他西方人,大批来到中国内地,博物学家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群体。主观上讲,博物学家到中国腹地,目标只是科学研究,而从客观上讲,这也算是外国人主动探究中国“家底”,从战略上来看,对中国构成了潜在的安全威胁,这一点毋庸置疑。从表面上看,这些英国博物学家似乎满腹经纶、彬彬有礼,颇有绅士风度,而本质上与西方殖民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除了英国人,还有法国人、德国人、日本人等等,晚清时代在中国腹地的科学考察,或多或少具有殖民的色彩。比如当时的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也是几次来到中国,考察地质与矿藏资源。他曾在《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中直言不讳地表达:如果山东成为德意志在华的势力范围,将来必然受益无穷。事实上,后来也确实如他所料。

清代的中国,尤其是晚清时代,整个中华大地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正是因为晚清当局和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成群结队的西方人才得以进入中国腹地。当时在华的英国博物学家们,尽管对待中国都具有居高临下的优越之感,可是他们的内心也都意识到,中国这头沉睡的东方雄狮,哪一天一旦醒来,世界都将会为之侧目。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

猜你喜欢
博物学家博物英国人
你是一只鹰
英国人的姓氏
英国人的性格
年销过2亿英镑!!英国人竟然都在买这种玩具……
Forbidden Money
安吉博物志最美不过长知识
13岁的“博物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