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 预知吉凶

2018-07-06 17:36赖晨
闽南风 2018年6期
关键词:晋国齐国公子

赖晨

单国是一个古老的诸侯国,在周文王时期便存在了,估计是周朝的宗亲,因为其国君也姓姬。单国的疆域在周王城附近,原本在陕西眉县,后随周平王东迁到洛阳北的孟津县。它虽然是一个小国,但出了一个见识超俗、料事如神、有先见之明的国君——单襄公。他本名叫姬朝,公元前590-571在位,它既是单国的国君,也是周王朝的大夫。他曾经精确地预测了好几个诸侯、达官贵人的命运。

公元前601年,周定王派大夫姬朝(即后来的单襄公)去访问宋国、楚国等诸侯国,途经陈国(今豫东和皖西北一带)。

他回到周朝首都洛邑之后,对周定王说:“陈国将会亡国,陈侯将遭难。”周定王问他何出此言。姬朝说:“陈国风气颓靡、朝纲糜烂。道路没人修理,杂草丛生,车辆无法行走,路两边也无护路树;边境上无外交官来迎接我们;湖泊没有建立堤坝,河流上没有架起桥梁;谷物堆放在野外,打谷场凹凸不平,田野里的庄稼衰败;厨师未为我们提供食物,里长没有为我们安排住宿;都邑内没有宾馆,郊县内没有旅店;老百姓都去为夏姬修建高台去了。最后,我们到了陈国都城,陈灵公和大臣们未来见我们,原来,他和大臣孔宁、仪行父都穿着时髦的楚服到美貌寡妇夏姬家里淫乐去了。”

姬朝之所以认为陈灵公将遭大祸,那是因为:第一,他违背祖先法令;第二,他懈怠放纵;第三,陈国处于大国之间。

果然如姬朝所言,两年后,即公元599年,陈灵公被夏姬的儿子射死了。再过了一年,楚庄王灭亡了陈国,差点把它纳入楚国的邦畿,后虽然复国,但陈国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

姬朝对诸如晋国、齐国等大国的预测也十分准确。

公元575年,楚、晋为了争夺中原霸权,发生了鄢陵之战,楚军失败。获胜的晋国派大夫郤至向周天子報捷。郤至面对周王室大臣,自吹自擂,自夸功高劳苦,说鄢陵之战的胜利,主要取决于他的精心策划。周王室大臣们对他恭敬有礼,因为他们认为郤至将在晋国当权。姬朝却不敢苟同,他表示,刀已经架在他的脖子上了,他还不自知。君子从来不自吹自擂,这不是谦让,而是为了自保,怕自己会得罪人。因为人的天性总喜欢自己比别人强,总是把最高的恭维留给自己,如果忽视或者压制别人的长处,将会遭到反弹和疯狂的报复。郤至位居七卿之下,但他总想超过他们,这就必定会让上司生气而仇恨,郤至的实力太小,和上司对抗是以卵击石,最终是死路一条。

两年后,即公元前574年,鲁成公和晋、齐、宋、曹、邾等国在柯陵会盟。姬朝也参加了会盟。在这次盟会上,他身边的鲁成公忧心忡忡,恐怕强大的晋国、齐国会对其不利。

姬朝叫他放心,说鲁国、齐国都将发生内乱,自顾不暇,不可能侵犯鲁国。

他对鲁侯说:首先,就晋国而言,晋厉公趾高气昂,走路时眼看远方,脚步抬得很高。眼睛看远方,就会忽视应该注意的地方;脚步抬得太高,就会失去谦虚谨慎之心。作为国王,言行不谨慎,国家就会随之而倒霉。晋国的“三郤”也存在问题:郤锜说话尖刻,直来直去,这就会刺伤人;郤犨说话迂阔,这就会诬陷人;郤至喜欢自吹自擂,恃才傲物,一味炫耀自己的优点、功劳,这就会羞辱人。“三郤”位高权重,备受晋侯宠信,地位越高越容易垮台,越享有厚禄的人,越容易遭到祸患,加上这样的言谈举止,到处树敌,谁能容忍他们的横行无忌?其次,就齐国而言,齐国上卿国佐(国差)将会遭到麻烦,因为现在的齐国是小人得志、奸人当权,而他喜欢直来直去,当众指责别人的过失,这就容易招人仇恨。只有善良正直者才有可能会闻过则喜、纳谏如流,但当前的齐国权贵中,哪里有这种人?

鲁成公以为姬朝是在安慰他,没怎么在意,没想到他的话很快就得到验证。

不久,晋厉公对郤锜、郤犨、郤至不满,再加上奸臣的挑拨离间,于是找了个借口把他们都杀了。翌年,即公元前573年,晋国权臣又杀死了晋厉公。同年,昏聩的齐灵公杀死了总是指责其过失、冒犯其权威的国佐,结果齐国政局动荡不安。

姬朝除了能预测出问题人物的命运,也能预测出优秀者的命运。晋厉公堂侄公子周(也叫作姬周、孙周)来到洛邑,拜姬朝为老师,姬朝仔细观察了他的言行举止,对他十分看重,他病重时嘱咐儿子单顷公,要他厚待公子周,因为他必将成为晋侯。他称赞公子周是:立如苍松,目不斜视,听不侧耳,言不高声,出言谨慎,德才兼备,难能可贵。而且晋厉公形象猥琐,缺少威仪,又志大才疏,好高骛远,三年之内必败亡。

单顷公记住了父亲的话,善待公子周。晋厉公被杀后,晋国大臣们果然拥戴公子周为晋侯,他就是复兴晋国的晋悼公。

在乱世中,要保护好自己并谋求发展,就必须谦虚谨慎,世事洞明,人情练达。陈灵公、晋厉公、“三郤”、国佐之所以遭受劫难,就是因为他们,既无自知之明,又缺少知人之智,身居高位,恣意妄为,所以终遭大祸。

猜你喜欢
晋国齐国公子
蜗牛的故事
师旷劝学
老马识途
远水救不了近火
翳桑之报
弟子规
弟子规
五公子抢位
三十六计之假道伐虢
秉笔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