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板戏到革命电影的媒介转变

2018-07-06 02:37王宇菲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沙家浜样板戏

王宇菲

摘要:电影与戏曲作为两种不同的媒介传播方式,有着催生共赢的交融联系。戏曲以语言表达与身体形态作为主要叙事形式,而电影则以视觉形象和画面造型来塑造故事。中国电影作为新兴的文化形态正是以中国传统戏曲为样本与雏形发展而来,两种媒介形式由合作引来新的接受群体因而产生了新的传播效果,是市场需求与媒介本身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以样板戏与样板戏电影《沙家浜》为例,探讨跨媒介传播的经验。

关键词:样板戏;革命电影;《沙家浜》;媒介转变

一、前言

样板戏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起源于特定的政治诉求,借鉴传统和外国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有着强烈的政治性话题,通过塑造高大全的钢铸铁浇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表达对共产党和毛泽东的赞颂,具有一定的个人崇拜精神,代表了当时的政治倾向和艺术改革方向,承传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逐渐引起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八大样板戏之一的《沙家浜》改编自沪剧《芦荡火种》,《沙家浜》在沪剧的基础上着重突出了武装斗争和指导员郭建光的英雄人物形象,调整了词句,故事框架、人物塑造及故事情节基本遵循沪剧原貌。

《沙家浜》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江苏常熟沙家浜,共产党的秘密工作者阿庆嫂开了一个春来茶馆作为联络站。新四军某部指导员郭建光等18名伤员到这里养伤。“忠义救国军”司令胡传魁、参谋长刁德一秉承日本人的旨意围剿新四军,企图抓获这一批伤员。阿庆嫂在县委书记程谦明的领导与安排下,带领沙家浜民兵和群众同敌人展开了勇敢机智的斗争。隐蔽在芦苇荡里的郭建光率领战士主动出击,与阿庆嫂等里应外合,消灭了日伪军、取得了胜利。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产物,样板戏在文学领域留下独特的印记,在新时期依然焕发光彩,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给予人名大众不同的审美体验。《沙家浜》是八部样板戏中影响深远、流传广泛的一部,特别是其中的《智斗》一场,因其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而被人们心口相传、津津乐道。《沙家浜》先后被改编成纪实文学、沪剧、京剧、电影、小说、电视剧等多种文学艺术形式。

二、意识形态促成银幕呈现

电影界将样板戏的改编称之为“革命电影”,顾名思义的印证了其在电影史上特立标杆的地位。样板戏在影响了一代人的政治思想意识和文化意识后,其传播形态发生改变,由戏曲变更为电影,使得传播力度更加深远。自1970年起,八部“样板戏”电影陆续诞生,1971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出品,武兆堤导演、谭元寿等主演的《沙家浜》正式上映。“样板戏”电影在政治宣传的需要与人们对娱乐生活的渴望下应运而生,在“样板戏”成型的基础上被搬上大荧幕,秉承‘源于舞台,高于舞台”的拍摄理念,这时期的电影完全是政治的传声筒,看电影完全是一项政治任务,以政治为前提的文艺创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文艺为政治服务的理念司空见惯,“样板戏”在全国的影响力同样是史无前例的。

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附之强大的舆论造势和理论上政治的垄断和拔高,“样板戏”电影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不仅成为那个时代的代言,而且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有形的标记,这种实际的影像成为一种形象符号的代表。通过像《沙家浜》这样的“样板戏”电影重温和理解它们诞生的时代,它们的形式本身的文化意义成为一种独立于内容之外的具有恒定意义的艺术遗留,而在当下,除去它曾背负的政治意义,留下的是一批经典的艺术作品。在多元文化异常丰富的现代文化格局中,以“红色经典”为代表的“正气歌”能够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坚强不息的精气神,它的回归具有深广的历史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红色经典”的历史性是值得几代人共享的。作为审美对象,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样板戏”故事的传奇性为人们的娱乐生活提供了有限却也趣味性的精神来源。数年的搬演使“样板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剧目,进而也使京剧的推广与宣传达到空前的普及程度,对于戏曲、电影艺术家对戏曲电影的集中探索构成经验线索。

三、時代号角下的媒介融合

就“样板戏”电影本身而言,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是中国政治运动最频繁且激烈的年代,政治的极端化最终导致艺术的极端化。在文艺领域,戏曲和电影被迫为政治服务,形成了狭隘的艺术观,而这时的戏曲电影作为极端政治的艺术宣示应运而生。特别是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洗礼后所残留的艺术观念仍然根深蒂固,例如在《沙家浜》中,新四军由于多日未进食,饥寒交迫,于是在郭建光等人脸上抹了一层灰土,审片时领导痛斥摄制者“给英雄脸上抹黑”,这种创作显然是违背艺术审美的,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中这又存在必然性。八大“样板戏”的横空出世使‘样板戏”电影在艺术领域独领风骚数年,“样板戏”电影基本具有比较成熟的剧本和演出模式,主题都是革命历史传奇,创造了工、农、兵等人物形象,体现了革命英雄主义。在形式上追求实用主义,用京剧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表现当下的现实内容,创造了新的京剧艺术表现形式。即便是时代造就了这样一批文艺作品,从中我们依稀获得了宝贵的创作经验,这些新的创造同样对包括戏曲电影在内的诸多电影创作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当今时代,传统戏曲的旧时审美被越来越多的人们重新认识,重新看到了戏曲艺术的传统和形式之美,不能不说其中有现代戏的功劳。时代的记忆使类型电影有了温度,“样板戏”电影给人一种重温岁月的机会,度过那段时间的人,熟悉感慨;错过那段时间的人,好奇寻觅。此外,在观看这些作品的同时,让观众在观影心理上体验了社会生活的多种层次,感受到了不同的文化精髓。

四、历史元素促成媒介转变

就戏曲电影而言,以戏曲演员的表演动作、音乐节奏、唱念做打、角色行当等等戏曲构成元素为底本,将这些带有浓厚民族文化烙印的中国特色带入电影这项舶来艺术媒介中本身就彰显着东方神韵。同时,中国电影与戏曲之间的渊源妙不可言,戏曲存在于早期中国的每一个关键时期,在电影中融入戏曲成为每一次电影革新的核心内容。电影戏曲电影形态本身,依然延续了前期戏曲电影的创作经验,保持了戏曲本身应有的审美元素,在内容和形式上又有所突破。即使在创作上受到了压力与束缚,但在具体的的艺术实现过程中体现了艺术家的集体智慧,完成了用电影手段再现舞台艺术的成功探索,使“样板戏”电影成为戏曲电影创作上的典型范式,为电影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这种范式既有因为现代内容而对演出形式进行必须的改造,也有因为利用电影这种新型媒介方式传播戏曲的必要之处,这种“联姻”非但没有使舞台与电影之间产生根本冲突,而是更加丰富了内容。如今,中国电影已过百年历史,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知识体系与审美趋向,在这一过程中戏曲所代表的的不再是一种元素而是民族信念感。在样板戏到革命电影的媒介转变中,样板戏的参与使得革命电影大放异彩。

从戏曲电影这种电影类型的角度看,这个时期的“样板戏”电影虽然是一种戏曲电影样式,但在那样的特殊背景下,它们不仅是单纯的戏曲电影,而是体现着一种政治电影的功能,是政治斗争的工具,所以仅仅把它们当作戏曲电影看待是不能完全反映它们的真实面貌的。作为特殊时期的文艺经典,它既反映着革命中国的现实经验,反映着主流的意识,同时,蕴含着浓厚的民间情感。随着社会环境的宽松,文艺春天的到来,在民间掀起一股怀旧的潮流,“样板戏”的经典唱段开始不胫而走,引起人们对“样板戏”的重新认定与思考。在多元化文化形式繁荣的背景下,尤为文艺创作开拓了更大空间,从而引发出多种解读。

猜你喜欢
沙家浜样板戏
沙家浜、蕈油面:传承常熟精神与文化
沙家浜、荤油面:传承常熟精神与文化
边丽华
红灯记(根据现代京剧样板戏改编)
Shajiabang: 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沙家浜:风景如画的天堂水乡
电影意识形态批评方法下复观样板戏电影《智取威虎山》
亲亲沙家浜
样板戏及样板戏研究的另一面
——评张丽军《“样板戏”在乡土中国的接受美学研究》
最后一棵“青松”忠魂永驻沙家浜
“样板戏”研究:缘起与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