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不同省份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发展水平及特点研究

2018-07-07 07:48吴大明
安全 2018年7期
关键词:起数经济区道路交通

吴大明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信息研究所

近年来,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生产不断稳定好转,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下降。然而,我国道路交通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仍然偏高,道路交通重大以上事故仍有发生,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形势依旧不容乐观。Rustem Sakhapov等人从正反两方面研究了经济社会因素对道路交通安全生产的发展,提出了选择适当的风险评估方法和管理方式来提高不同地区和发展水平的道路交通安全,王洪明通过研究发现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1-2]。我国各省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不同省份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依靠传统的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很难全面反映各省份道路交通安全生产水平现状。因此,本文选取道路交通事故相关相对统计指标,以灰色定权聚类数学模型的方法计算各省份道路交通安全生产水平综合分数,分析各省份和区域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发展特点及原因,为相关部门制定完善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发展政策提供借鉴。

1 我国不同省份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基本特点

1.1 不同省份道路交通安全生产水平差距较大

对2016年全国31省份(自治区、直辖市)道路交通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数据的分析发现,如下图,道路交通事故发生起数最多的省份为广东,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469起;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省份为江苏,全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3594人;道路交通事故发生起数及死亡人数最少的省份为海南,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5起、死亡52人;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最高省份与最低省份相差分别为213倍和69倍。

图 2016年不同省份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

1.2 道路交通事故区域易发多发现象显著

受多种条件和因素影响与制约,道路交通事故在一些区域呈现易发多发的特点,如2016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三个省份为东南沿海的广东、江苏和浙江,其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总数为18337起、9071人,占全国总数的35.8%、28.8%,而西北内陆省份的青海、宁夏和西藏三个省份的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总数为753起、418人,仅占全国总数的1.5%、1.3%,道路交通事故易发多发三省份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是事故发生较少三省份的24倍和22倍。

1.3 地区道路交通事故严重性差异较大

从2016年道路交通事故致死率的统计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尽管一些省份道路交通事故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较低,但事故致死率较高,即事故的严重性大,如海南、北京和上海等三省份,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较低,但事故致死率却都超过了1,而广东、福建和安徽等三省份,虽然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较高,但事故致死率却均低于0.5。

2 不同省份道路交通安全生产水平评估

2.1 选取数据

对2016年我国不同省份道路交通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数据分析,在发现不同省份道路交通安全生产水平存在一定差异的同时,也发现了仅靠单一安全生产统计指标不能综合反映不同省份的道路交通安全生产水平。为科学使用统计数据,本文选取道路交通万车事故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道路交通十万人事故率、道路交通十万人死亡率和道路交通事故致死率5项相对指标。其中,道路交通万车事故率和死亡率反映了不同省份单位机动车保有量的道路交通安全生产水平,道路交通十万人事故率和死亡率反映了不同省份单位人口的道路交通安全生产水平,事故致死率反映了道路交通事故严重度,所选取的5项指标相互间没有线性关系,可应用灰色定权聚类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2016年我国不同省份道路交通安全生产5项相对指标数据

2.2 数学模型与计算

对于选取的数据,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指标数据的权重,应用灰色定权聚类方法建立数学计算模型,进而计算出不同省份安全生产整体水平评分[3-7]。通过变异系数法对不同省份道路交通安全生产5项评价指标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见表2。

应用灰色定权聚类数学模型计算,得到不同省份道路交通安全生产整体水平得分,见表3。由于本文选取的指标数据和安全生产水平负相关,因此评估得分较低表明道路交通安全生产水平较高。

表2 5项评价指标计算结果表

表3 不同省份道路交通安全生产评估得分

通过对评估得分的分析,发现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生产水平较好的3个省份为河北、陕西和山东,评价得分均低于40分;道路交通安全生产水平较差的4个省份为江苏、天津、西藏和贵州,评价得分高于70分;其余的24个省份道路交通安全生产为中等水平。

3 评估结果分析

3.1 不同省份道路交通安全生产水平综合分析

道路交通安全生产水平是与道路交通安全生产相关因素多方叠加的整体表现,受地区GDP、人口数量、机动车保有量和公里里程数等多方面影响[8-9]。从评估得分来看,河北省道路交通安全生产水平最高,虽然河北省的GDP总量不是很高,但由于河北省的机动车保有量、人口数量和公里里程数等在全国排名靠前,且这三方面因素均与5项相对统计指标呈负相关关系,即机动车保有量、人口数量和公里里程数的数值越大,道路交通安全生产水平越好;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生产水平最低,这主要是由于江苏省的GDP较高,社会经济活动比较频繁,社会人员和货物流通速度快,道路交通的运输规模也在不断增加,给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3.2 地理板块道路交通安全生产水平分析

将全国31个省份按地理分布划为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四个地区。将各省份道路交通安全生产评估得分代入各地区,计算得出各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平均分数,见表4。

表4 四个地区板块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平均分数表

从计算结果来看,各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平均得分排名为:中部>东部>西部>东北,说明东北地区的道路交通安全生产状况较好,而中部地区的道路交通安全生产状况较差,但四个地区的整体道路交通安全生产状况差距不是很大。

3.3 经济区域道路交通安全生产水平分析

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将我国31个省份划为七大经济区域,分别为东北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中部经济区、西南经济区和西北经济区[10]。将各省份道路交通安全生产评估得分代入各区域,计算得出各区域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平均分数,见表5。

表5 七大经济区域道路交通安全生产评价得分表

从计算结果来看,七大经济区域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平均得分排名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西南经济区>中部经济区>东北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西北经济区,说明西北经济区道路交通安全生产水平最好,长江三角洲经济区道路交通安全生产水平最差,进一步说明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4 对策措施

(1)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安全生产法规标准体系建设。道路交通安全生产法规标准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发展的重要基础,新形势下,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应借鉴国外道路交通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完善经验,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法规标准,从法规标准理念、技术和职责等方面着手,加强法规标准完善的前期调研,制定针对性和操作性较强的法规标准[11-14]。

(2)加快运输业发展并增加安全生产投入。政府应鼓励航空、水运和铁路运输业的发展,通过对道路交通人员和货物运输的分流,可有效缓解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压力。另外,在建设发展公路网时,应增加对现有交通运输车辆、道路环境条件和相关设施的维护完善,进一步改善安全行驶的环境和条件[15]。

(3)加强道路交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应建立完善统一规划和管理协调的道路交通应急救援体系,特别是建立跨省份、跨地区的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机构,增强事故发生后的快速反应和综合应对能力,有效提高应急救援效率[16]。

(4)广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政府应在完善宣传教育体制机制建设的同时,加大道路交通宣传教育投入,应用网络等新媒体方式扩大宣传范围和目标,在社会范围内形成道路交通安全学习交流的氛围[17]。

(5)深入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区域交流与研究。我国不同省份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其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发展水平也存在不同,应推进省区间的经验交流。鼓励不同省份加大对各自区域范围内道路交通安全生产规律特点的研究,以科学的结论为依据,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

5 结论

(1)应用灰色定权聚类数学模型对相关数据计算,得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生产整体水平较好的3个省份为河北、陕西和山东,道路交通安全生产整体水平较差的4个省份为江苏、天津、西藏和贵州。

(2)以各省份的道路交通整体评分为基础,通过对我国地理及经济划分区域的评均分数计算,得出东北地区和西部经济区道路交通安全生产整体水平较好、中部地区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道路交通安全生产整体水平较差的结论。

(3)根据不同省份及区域的道路交通安全生产整体水平差异的现状,结合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发展的相关因素,提出了从完善法规建设、加快运输业发展、加强应急救援建设、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宣传、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区域交流5个方面来促进不同省份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全面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1] Rustem Sakhapov,Regina Nikolaeva.Economic Aspects of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rocedia,2017,20:578-583

[2] 王洪明.我国区域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对比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20(6):140-145

[3] 孙凯,鞠晓峰,李煜华.基于变异系数法的企业孵化器运行绩效评价[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7,12(3):165-167

[4] 吴大明.基于灰色定权聚类的我国产煤省区安全生产水平分析[J].煤矿安全,2018,48(11):237-240

[5] 王淑英.基于灰色定权聚类的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45(4):487-492

[6] 米传民,刘思峰,党耀国,等.灰色熵权聚类决策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6,28(12):1823-1825

[7] 朱兴琳,艾力·斯木吐拉,艾尔肯·托乎提.公路交通安全评价的灰色聚类法[J].公路工程,2009,34(2):157-160

[8] 辛督强.区域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7):246-246

[9] Tova Rosenbloom,Yael Sapir-Lavid,Amotz Perlman.Risk Factors in Road Crossing Among Elderly Pedestrians and Readiness to Adopt Safe Behavior in Socio-economic Comparison[J].Accident Analysis &Prevention,2016,93(8):23-31

[10] 任英,彭红星.中国交通事故伤亡人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预测,2013,32(3):1-7

[11] 董明辉,陈晚清.中国经济地带的演变轨迹及其评价[J].中国软科学,2001(9):104-107

[12] 吴大明.新西兰道路交通事故防范启示[J].劳动保护,2016,(10):96-99

[13] 杨坤.做好物流快递运输车辆交通安全管理的对策与建议[J].管理观察,2016,(8):40-41

[14] 张凯.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制度的完善[J].绥化学院学报,2011,(6):82-83

[15] 刘磊.关于完善现阶段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制度体系的思考[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6,28(6):136-142

[16] 刘强,陆化普,张永波,等.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特征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6):123-128

[17] 武麟.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思考[J].中国应急救援,2012,(1):22-24

猜你喜欢
起数经济区道路交通
国家森防办:一季度全国森林草原火灾起数较往年显著下降
2000—2021年我国煤矿事故特征及发生规律研究
成都平原经济区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变化特征分析
《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公开征求意见
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口袋书系列
欢迎订阅2017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
欢迎订阅2017 年《道路交通管理》杂志
媒体在中原经济区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