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记作文——浅谈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2018-07-07 18:50王伟
速读·中旬 2018年5期

王伟

摘 要:听记作文,顾名思义,即听别人朗读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在听的过程中摘记关键词,再根据记忆,在所记录的词语的提醒下,把文章记录下来。这样记录的文章大致与原文相似。听记形式的作文训练形式,听有具体的行为对象,有客观的内容所在;记有具体的语言对象,学生从听的过程中学习积累语言;对写来说也有具体的参照物,相当于老师们说的仿写,但比仿写更具创造性和趣味性。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三方面的尝试:内容由浅入深、形式丰富多样、合理评价不吝啬对学生的鼓励。虽然教学中的尝试非常肤浅,但确实在实践中使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习作水平上有了一定的提高。

关键词:听记;积累语言;习作兴趣;习作水平

第一次接触“听记”作文,是在一年前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上。有幸聆听了一个关于《初中作文教學设计及策略》的讲座,一个个生动的课例深深吸引了笔者,笔者浅谈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听记”作文的概念

听记作文,顾名思义,即听别人朗读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在听的过程中摘记关键词,再根据记忆,在所记录的词语的提醒下,把文章记录下来。这样记录的文章大致与原文相似。

老师们平常习作教学中强调的往往是学生的观察,但学生只看到表面的几个现象或动作,展不开来写。这是为什么呢?不言而喻,问题出在表达,表达涉及他们的内部语言,学生的内部语言和思考、阅读的积累分不开,所以学生观察写文还是有点难度。

二、内容由浅入深

听记(写)存在哪些转换呢?从听到记(写),把客观的事物转化为人的语言思维,在语言思维活动中吸收别人的语言,经过大脑加工,转化成自己的表达。刚开始,不知从何入手,随意拿了一篇文章就去练习,结果呢,由于学生语言表达水平的差异太大了,于是,笔者在训练内容上作了由浅入深的安排。

1.听记、扩句练习

课例1:《小明说:“老师,笔者错了”》。

老师:这节课,老师们来听写,请大家拿出练习本。(老师念出句子:小明说:“老师,笔者错了”)

学生:把自己听到的句子写下来,并修改自己写的句子。(标点符号书写、位置的规范)

老师:投影出示句子,分析,小明说:“老师,笔者错了”。

(提示语)(语言)

老师:你能把提示语放到后面吗?(投影,修改)

老师:你能把提示语放到中间写下来吗?(学生完成修改)

老师:累了吗?接下来老师们来变个戏法,把这八个字变得更多的字,好吗?

老师:给这个句子加上“动作、神态、心理活动”。

学生: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师巡视,给予指导)

老师:老师根据这句子做示范动作,让学生说出表演时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

学生:把刚才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老师抽出优秀作品展示)

老师指导时循序渐进,学生在饶有兴趣的说话、表演等活动中,完成了对这个句子的大变身。让学生知道了,简单的一个句子出可以演绎的如此精彩。学生对习作的畏惧感减弱了。

2.听记短小文章

一篇短小文章,如何让学生听懂它、记住它并且能记下主要内容,笔者进行了这样的训练:

教师第一遍读范文,让学生一边听一边在大脑给文章分类。是写人、记事、写景还是状物?

教师第二遍读范文,学生把听到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脑中做一番整理:写人类,听记清写的主人公是谁?他的特点是什么?通过哪些事表现人物品质或特点?记事类,听记清楚事件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形式丰富多样

学生在听记作文中享受到了写作的成就感,老师们教师就要想办法让这个热度持续不断。简单机械的重复肯定不可取,因此,教师就必须在训练形式上下功夫。笔者结合实践经验,联系学生实际,做了如下的训练。

1.听记广告、新闻

广告语应简明扼要,明白易懂,朗朗上口,新颖独特,富有情趣,可读性强,抓住听众的眼球和听众的心。学生比较会感兴趣去听去记。学生在兴味盎然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无形之中可以内化成自己的语言积累。养成听新闻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同学关心时事、议论事物的能力,有利于培养敏感的品质,有助于在写作时细致地刻画人物。由于新闻播放时速度快,语言简练,所以在听时,一要注意力集中,二要抓住关键词。

2.听情景对话

(1)学习中创设情境。利用作文课堂,教师事先创设对话情境,让学生边看边说,说完即记,训练学生善于倾听的耳朵,训练自己有意去倾听,随时随地去注意别人讲话;训练学生耳朵的灵敏性,能抓住有用的内容去听,去分析;训练学生听懂别人的话,边听边想边理解边分析,用以加强语言积累运用,提高口语交际和作文水平。

(2)生活中抓住情境。学生在家里,与父母交往,外出时的社交、购物、聚会等这些特定的活动中,特定的情景中,有特定的人在说话。对话的目的性、针对性都很强,让学生听记住主要内容。这也是一个训练的途径,进行这样的训练,一开始要求不要太高,只要学生能大概记住主要内容就行。教师在批改后,选择有代表性的,让全班学生一起来斟酌润色,让学生根据内容情境加上“神态、动作、心理活动”使文章更加精美。

四、合理评价,不吝啬对学生的鼓励

通过学生的习作,老师们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可以洞察学生的思想,甚至是学生的困惑。因此,在作文批阅过程中,不仅要合理评价,更要给予更多的鼓励,这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

五、结束语

语言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老师有计划地、科学地指导学生作指向性的语言与技法的积累,都是为学生以后成功地进行创新作文的写作服务的,学生习作成为有源之水,有根之木。

参考文献

[1]李浩成.改变旧观念创新教作文——浅谈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体会与经验[J].中学教学参考,2014(33):10-11.

[2]周海红.中学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浅谈学生写作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1(13):8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