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素质,引导学生做人

2018-07-07 18:50谢庆妍
速读·中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斑羚爱国主义亲情

谢庆妍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品德高尚、品学兼优的人才。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爱国家、爱集休、爱劳动、助人为乐、团结友善的优良品质。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思想性强、理念性强,每篇文章都是一个载体。既可以欣赏优美的文辞,又可学得做人的道理,长此以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渗透孝心感受亲情

学生每天生活在父母的亲情呵护下,觉得是天经地义的,感受不到亲情的美好,更谈不上对父母有感恩之心了。在语文教材中,亲情是主题之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对学生渗透亲情教育,引导学生以一颗孝心来对待父母。

莫怀戚的《散步》学习过程中,我们足以感受到作者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肩上担子重,重负下敬老爱经经幼的良好品质。学生因缺少生活,有感受只能一点一滴渗透,反复阅读。

文中老少三代,其乐融融,稍加点化学生会有所感悟的。“我”与“妻子”的默契,“奶奶”对孙儿的顺从,“我的儿子的听话”,个个人物形象活灵活现。阅读欣赏中,学生感受到暖暖的亲情,浓浓的爱心。

朱自清的《背影》因其成功地描述了父爱这一主题而被人广为传诵。学习课文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四次流泪,反复阅读文中血浓于水的浓浓亲情,从背影之中发现了深深的父爱,陶冶学生爱我亲人、爱我生活的高尚情感。

记得有一次学习课文之后,学生的一句小结,值得铭记一生“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父母对儿女的恩情。”学生达到这一境界正是教育的目的。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语文学科蕴藏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学科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例如,学习《最后一课》时,可让学生了解主人公小弗郎士面对国家沦陷,把自己的满腔爱国热情表现在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上。针对学生普遍重外文轻国文的现象讨论,做为初中生该如何对待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呢?其实给学生以启示,教育学生爱国并非空洞说教,它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在我们的身边,这就是爱国行动,这就是爱国主义培养。

如《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在文中我们感受到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用血肉凝结情谊,体会到主人公对同志深厚的爱,对祖国浓浓的热爱。

三、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环境保护意识教育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保护已成为人类休戚相关热门话题。实践证明,搞好环境保护,既要靠管理、靠科学,更要靠为断提高的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而学校教育首当其冲要承担起培养下一代环保意识的任务。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必要结合教材渗透环保教育。如在学习《向沙漠进军》一文时,首先让学生了解到沙漠对人类的危害性以及要战胜沙漠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其次,启发学生土地沙化的原因是什么?原来是我们人类人为破坏造成的。那我们人类就得自食其果,再联系实际谈谈近些年来,西北区发生的“沙尘暴”给人类造成巨大的危害,然后再启发学生为了的我们人类以后不再遭受土地沙化之苦,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来共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四、语文教学中渗透集体主义精神教育

现代青少年大都是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父母的精心照顾,培养的结果是大都成了“小太阳”,他们个性强,突出自我和骄纵任性等缺点,尤其是以我为中心表现得特别严重。在教学中怎么让學生懂得个人服从集体的团结协作精神呢?在学习《斑羚飞渡》这篇文章时,先让他们整体感知内容:一群斑羚被逼到伤心崖上,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老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心甘情愿地选择了死亡。让年轻斑羚获得新生。使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缺少不了这种团队合作,自我牺牲和集体主义精神。

总之,德育参透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地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语文活动课和语文主题活动,配合班主任进行思想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意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潜移默化,以达到德智双重教育目的。教书贵在以人为本,语文学科是集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作为教师应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更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从而为新形势下的大语文谱出崭新的篇章。

猜你喜欢
斑羚爱国主义亲情
亲情的滋味
母性的力量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增进亲情的项目推荐
爱的内涵
生死飞渡
假如
生命的飞渡
黑斑羚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