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鞭伤性能验证噪声分析

2018-07-09 12:27王海华
汽车零部件 2018年6期
关键词:台车规程偏差

王海华

(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上海 201315)

0 引言

在乘用车行驶过程中,低速追尾碰撞是普遍发生的一种车辆碰撞事故,在此类事故中,乘员头颈部发生类似于鞭子挥舞的剧烈运动,由此所产生的颈部伤害被称为“挥鞭伤”。中国于2012年将低速追尾碰撞试验(Whiplash Test)引入至新车评价规程(C-NCAP,China 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评估座椅对乘员颈部保护的性能。作者根据CNCAP的鞭打试验评价规程,通过有限元建模分析、台车物理试验等方法,研究追尾碰撞试验中几个重要噪声因子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以帮助工程技术人员合理定义座椅防挥鞭伤性能设计目标,并确保在后续新车评价正式试验中能达到设计目标值。

1 方法

进行因子分析之前,先建立座椅Whiplash仿真分析有限元模型,如图1所示。

座椅Whiplash仿真分析模型包括座椅金属骨架网格模型、头枕与泡沫网格模型、BioRID2生物力学假人模型。其中,金属骨架网格模型采用壳单元建模,如图2所示。头枕与泡沫网格模型采用实体单元建模,在此研究案例中,采用四面体单元,如图3所示。生物力学假人采用DynaMore公司开发的、BioRID-II v3.6 LS Dyna版本的有限元假人,如图4所示。

图1 Whiplash分析模型

图2 骨架网格 图3 泡沫网格

图4 生物力学假人模型

2 参数设定

挥鞭伤分析模型中,泡沫材料的特性至关重要。通过材料试验,获得泡沫力学特性,可以有效地提高有限元仿真分析的精度。文中用到的泡沫材料特性曲线如图5所示。

图5 泡沫力学特性曲线

其他金属件材料参数也采用实测材料数据的名义中值曲线。按照以往项目经验,中值曲线可以更容易和物理试验取得结果比对的一致性。

生物力学假人参数设定。按照C-NCAP评价规程,先将假人设定至规程规定的参数,即假人躯干角26.5°,假人H点采用理论H点向前20 mm,假人头部Backset目标值为静态测量值+15 mm。

模型脉冲加载曲线选用台车设备实际模拟值,如图6所示。

图6 脉冲加载曲线

计算环境采用LS Dyna单精度MPP版本R7.1.2,MPI程序采用Intel MPI 4.1.0.024,16核并行计算,操作系统为CentOS Linux 6.6。

3 模型验证

表1所示为按照CNCAP 2018版挥鞭伤评价规程的打分对比。图7—13所示为各伤害值曲线的对比。

表1 某型座椅试验与仿真Whiplash得分对比

图7 某型座椅试验与仿真Whiplash颈部伤害值NIC曲线对比

图8 某型座椅试验与仿真Whiplash下颈部剪切力Fx曲线对比

图9 某型座椅试验与仿真Whiplash上颈部剪切力Fx曲线对比

图10 某型座椅试验与仿真Whiplash下颈部拉力Fz曲线对比

图11 某型座椅试验与仿真Whiplash上颈部拉力Fz曲线对比

图12 某型座椅试验与仿真Whiplash下颈部力矩My曲线对比

图13 某型座椅试验与仿真Whiplash上颈部力矩My曲线对比

4 噪声因子

通过仿真与台车物理试验的对比验证,获得了较为准确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因此在该仿真模型基础上,可以开展噪声因子的影响研究。作者对以下因子进行了研究:

(1)台车脉冲模拟稳定性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台车设备因其机械液压执行系统的响应速度、控制系统中控制算法的鲁棒性等因素,每次台车发射实际拟合的波形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偏差。台车波形存在着以下3大偏差:①最大峰值加速度值;②加速度峰值出现时刻;③最大速度。作者根据历年台车试验实际波形拟合数据,选取了6条曲线,分别是加速度峰值最大与最小、加速度峰值时刻最早和最晚、速度最大和最小。将这6条脉冲曲线,代入同一个计算模型,可以看到脉冲波动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因对其他伤害值没有任何影响,因此文中仅给出了颈部伤害值NIC和上颈部扭矩My这两个打分项的对比,如表2所示。通过计算对比可以发现:脉冲波动对试验结果影响非常小,在实际工程开发中,可以忽略这个噪声因子的影响。

表2 脉冲对试验结果影响

(2)生物力学假人设置偏差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在台车试验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存在生物力学假人摆放位置的偏差。考虑到实际项目中,一般只有颈部伤害值NIC和上颈部力矩这两项指标会受影响,因此文中也仅针对这两个评分项。对比研究的结果请参见表3。围绕H点的位置偏差,以及综合考虑头后间隙的允许设置公差,通过对比计算发现:在C-NCAP评价规程允许的公差范围内,生物力学假人的位置偏差对试验结果产生的最大分值偏差为0.02、0.05分;但是如果假人设置位置明显超出了允许偏差后,如头后间隙偏离目标10及20 mm时,会显著影响试验结果0.13、0.2分。

表3 假人设置偏差的影响

同时,采用对同一批次样品进行重复台车试验,可以验证物理试验过程的稳定性。文中选取了两个型号的座椅,进行了试验过程稳定性的研究。表4及表5所示数据分别为针对2015年版和2018年版评价规程,进行的挥鞭伤性能台车物理试验研究。可以看到:对同一生产批次的样品,同一作业班次的试验技术员,使用同一个生物力学假人,试验得分最大值与最小值存在着0.18和0.27分的偏差。这意味着,目前的物理试验,存在着约5%的测量不确定性。

表4 某型座椅CNCAP 2015版多样品试验得分汇总表

表5 某型座椅CNCAP 2018版多样品试验得分汇总表

5 结论

通过挥鞭伤仿真分析建模及模型验证,详细介绍了挥鞭伤性能验证过程中,主要噪声影响因子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应用文中的研究结论,在Whiplash性能开发过程中,合理制定设计目标值与安全裕度,排除一些试验数据上的干扰因素,对设计方案作出正确的判断,可缩短产品研发的周期和成本。

参考文献:

[1]DYNAmore GmgH.BioRID-II LS Dyna v3.6 User’s Manual[M].Germany,2015.

[2]LSTC.LS Dyna R7.1 KEYWORD User’s Manual[M].USA,2014.

[3]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NCAP管理规则(2018年版)[M].[S.1],2017.

猜你喜欢
台车规程偏差
散货船舱口盖舾装工事焊接工艺改进方法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基于规程法的雷击跳闸率计算
内外模台车滑移法在明挖隧道二衬施工中的应用
50种认知性偏差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误区
加固轰炸机
自行式砼衬砌钢模台车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