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小黑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2018-07-09 07:16索朗措姆
西藏农业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小黑麦饲草株高

索朗措姆,彭 君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西藏 拉萨 850000)

为加快推进西藏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优质牧草良种化进程,筛选推广适宜西藏不同生态条件下种植的牧草主推品种和优化种植模式,全面提高人工种植牧草的生物产量和饲用品质,促进农牧民群众增收[1],本试验引进了9个小黑麦新品种,通过测定小黑麦各生育期农艺性状、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指标,筛选出抗逆性、产量等方面都表现较好的优质小黑麦品种,为推广适宜西藏不同生态条件下种植的牧草主推品种和优化种植模式,全面提高人工种植牧草的生物产量和饲用品质积累宝贵经验,开展了对比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西藏农科院4号试验地,土壤类型为壤土,土壤肥力状况为氮含量1.829 g/kg、碱解氮 78.82 mg/kg、有机质 30.81 g/kg、全磷 0.586 g/kg、速效磷 15.04 mg/kg、全钾 19.355 g/kg、速效钾 171.28 mg/kg、pH 8.68。

1.2 试验材料

从新疆引进的9个小黑麦品种,分别为新小黑麦3号、新小黑麦4号、新小黑麦5号、H10-7、H11-6、IV-1 HT 扩1、IV-4 HT 4号、I-1-HT 扩1、I-2-HT 5号。

表1 9个小黑麦品种的农艺性状

1.3 试验实施

本试验采用小区试验,小区面积:5 m×10 m = 50 m2,行距:25 cm,3次重复,共计27个试验小区,各小区随机排列。播量:16 kg/667m2。常规施肥,施复合肥10 kg/667m2,做底肥一次性施入。试验时间,2017年4月15日至2017年10月。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记录合生育期时间;各品种随机取20株,测定株高;每个品种取1m2,记载分蘖,重复3次;在样品中随机取10株,测定穗长、穗粒数、茎秆粗;收获后,带回室内待自然风干后拷种,测定籽粒产量、秸秆产量、千粒重,数据分析软件SPSS 22.0对它们作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小黑麦品种在田间的农艺性状表现

从表1可知,9个小黑麦品种中有5个是高杆(株高﹥1.60 m),4个是中杆(0.97 m﹤株高﹤11.2 m)。株高最高的是新小黑麦4号,达到1.76 m,这与蔡小斌等人引进的相同品种在甘肃省古浪县的表现有较大差异[2];生育期最短的是新小黑麦3号,为128 d,最长的是IV-4 HT 4号和I-2-HT 5号,均为136 d,这与李春香的青海省大通县引进的小黑麦品种表现类似[3];分蘖最多的是I-1-HT 扩1,为415个/m2;穗长最长的是H11-6,为10.45 cm;穗粒数最多的是H10-7,为53个,茎秆最粗的是H11-6,为4.23 mm。

2.2 产量结果及方差分析

由表2可知,除H10-7外,其他4个高杆品种的籽粒产量普遍低于另外4个中杆品种,I-2-HT 5号的籽粒产量最高,达到5.34 t/hm2,新小黑麦4号的籽粒产量最低,只有2.52 t/hm2,二者相差2.12倍,这与赵方媛等人的研究成果中的最低种子产量6.63 t/hm2还有较大差距,可能是受土壤肥力状况制约[4];秸秆产量则与株高数据相对应,高杆品种对应秸秆产量也较高,其中H10-7的秸秆产量达到18.11 t/hm2,比I-2-HT 5号的秸秆产量9.66 t/hm2,高出46.6 %,因小黑麦类型的差异,高杆品种的干草产量与李冬梅在甘肃省临洮县的研究结果相一致[5];千粒重最高的是H11-6,为51.21 g。

表2 9个小黑麦品种的产量性状及方差分析

注:小写字母表示5 %显著水平,小写字母表示1 %极显著水平。

对样品籽粒产量、秸秆产量和千粒重分别做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对于籽粒产量来说,新小黑麦4号与其他8个品种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他8个品种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对于秸秆产量来说,H10-7、IV-4 HT 4号与IV-1 HT 扩1、I-1-HT 扩1和I-2-HT 5号不仅存在显著性差异差异,而且差异极显著;对于千粒重数据来说,不同品种之间的水平也达到了极显著。

3 讨 论

3.1 株高对小黑麦饲草产量的影响

本试验引进的9个小黑麦品种中,5个为高杆品种(株高大于1.5 m),4个为中高杆品种,高杆品种的饲草产量普遍高于其它品种,最高高出47.6 %。饲草产量主要受品种限制,外界条件(施肥、灌水)对饲草产量的影响较小,饲草产量因基因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6]。考虑到西藏牧区缺草的现状,应将饲草产量作为品种筛选的主要标准,高海拔地区可由水热条件良好的农区或农牧结合区供给。

3.2 小黑麦营养价值评价

粗蛋白、粗灰分、粗脂肪、粗纤维、水分和无氮浸出物是决定小黑麦饲草品质性状的6大因素[7]。根据董召荣等人的研究,施氮可促进小黑麦植株生长,提高鲜草、干草产量,同时可提高饲草的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改善饲草品质[8]。本文研究了引进小黑麦品种的籽粒和饲草产量,对饲草的营养价值及改善营养价值的农艺措施还未涉及,还应在评价饲草品质的基础上作出整体评估筛选。

4 结 论

引进的9个小黑麦品种在拉萨的表现较为理想,本试验引进的所有品种均未出现倒伏现象,表现出了较强的抗逆性;其次同一品种试验不同重复间表现结果一致,整齐度好,种子纯度高,表现型稳定;再者按照用途(粮草兼用型、饲草型)的不同分别筛选出了不同的品种。新小黑麦3号为粮草兼用型,H10-7为纯饲草型。

根据田间试验结果,将引进的9个小黑麦品种按照株高表现分成高杆和中杆2组,针对不同品种的籽粒产量和秸秆产量,计划在不同的地区进一步开展区域试验。在海拔4000 m以下的区域试验种植中杆品种,因该区域能保证小黑麦正常成熟,收获籽粒的同时也能获得一定的秸秆,籽粒收获后除满足当地需要外,多的部分还可供给其他高海拔区域;在海拔4700 m以下的区域试验种植高杆品种,因高寒地区积温的限制,作物生长期短,小黑麦无法完成整个生育期,因此该区域适宜种植秸秆产量高的品种,只供应饲草。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新闻网-中国畜牧兽医报.张掖市引种牧草新品种[EB/OL]. http://www.farmer.com.cn/jjpd/xm/slyfk/201705/t20170512_1295643.html, 2017-05-12.

[2]蔡小斌,王致和,唐桃霞,等. 古浪县饲用型小黑麦引种试验初报[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7):79-80.

[3]李春香. 几种小黑麦品种在高寒地区的生产性能评价[J]. 江西农业,2017(15):112.

[4]赵方媛,田新会,杜文华. 饲料型小黑麦新品系种子产量及籽粒营养价值的分析[J]. 草原与草坪,2017,37(3):75-80.

[5]李冬梅,田新会,杜文华. 小黑麦新品系的草产量及营养价值研究[J]. 草地学报,2016,24(6):1164-1169.

[6]朱新开,孙建勇,郭文善,等. 不同类型小黑麦饲草产量和品质特性研究[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10(3):1-7.

[7]王瑞清,闫志顺,李诚,等. 小黑麦饲草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J]. 新疆农业科学,2007(6):881-884.

[8]董召荣,田灵芝,赵波,等. 小黑麦牧草产量与品质对施氮的响应[J]. 草业科学,2008(5):64-67.

猜你喜欢
小黑麦饲草株高
饲用小黑麦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饲草小黑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三法喂牛可省粗饲料
养肉牛省草料有窍门
养肉牛省草料有窍门
高温胁迫对小黑麦光合作用影响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不同栽培密度对柴胡生长的影响
玉米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系中基因的序列变异及与株高等性状的关联分析
玉米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系中基因的序列变异及与株高等性状的关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