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玻璃制备轻骨料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2018-07-09 02:13刘辉王松亮李丹丹
商品混凝土 2018年6期
关键词:玻璃粉发泡剂陶粒

刘辉,王松亮,李丹丹

(1. 响水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江苏 盐城 224600;2. 徐州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江苏 徐州 221100)

0 前言

玻璃作为一种应用极其广泛的材料,其物理化学性能稳定,但其废弃物难以通过自然循环降解,因此废弃玻璃的回收再利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泡沫玻璃作为一种绿色节能环保材料,是以废弃玻璃为原材料,粉磨后加入适量发泡剂,再经过一系列工序而制成的特种玻璃材料;因其具有密度小、保温隔热性能好等特点,多用于建筑外墙和屋面保温等工程领域[1,2]。

泡沫玻璃是多气孔蜂窝状的轻质材料,内部充满微小均匀的气孔,其密度范围在 100~600kg/m3[3]。以颗粒状泡沫玻璃为骨料,代替天然浮石、人工陶粒等材料配制轻骨料混凝土用于外墙保温,可发挥泡沫玻璃的保温性能,拓展其应用范围。

1 原材料

(1)水泥:淮海中联 P·O42.5 水泥,标准稠度需水量比 27.7%,28d 抗压强度 50.6MPa。

(2)粉煤灰:国华Ⅰ级灰,45µm 方孔筛筛余6.4%,28d 活性指数 76%。

(3)天然河砂:细度模数 2.5,含泥量 1.2%。

(4)外加剂:苏博特PCA-1减水剂,减水率19.8%。

(5)水:市政自来水。

(6)陶粒:公称粒径 5~20mm 人工粉煤灰陶粒,堆积密度 537kg/m3,筒压强度 2.3MPa,1h 吸水率16.2%。

(7)废弃瓶罐玻璃作为泡沫玻璃原料,CaCO3作为发泡剂。

2 试验方法

以废弃瓶罐玻璃为原料,粉磨后取样进行检测,粉料比表面积 102m2/kg,化学成分见表 1。将发泡剂磨细到与玻璃粉料细度一致,按不同掺量与玻璃粉料混合均匀,以 30~40℃/min 的升温速度升温至 770℃[4],进行发泡试验并检测试验结果。

表 1 玻璃粉料化学成分 %

选用试验检测结果较好的掺配比例制作成泡沫玻璃颗粒,取代陶粒配制强度等级为 LC15 的轻骨料混凝土,检测混凝土性能并与陶粒混凝土对比。试验所用配合比如表 2 所示。检测试验参照 JGJ 51—2002《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及 GB/T 50080—2016《普通混凝土力学试验方法》执行。

表 2 试验用 L C 1 5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 k g/m3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1 泡沫玻璃发泡过程检测结果

采用 CaCO3作为发泡剂时,其掺量为玻璃质量的1%~2%[4]。将不同掺量发泡剂与玻璃粉料混合均匀后进行发泡试验,试验结果如表 3 所示。

从表 3 可以看出,泡沫玻璃内的气泡数量随着发泡剂掺量增加而增加, 当发泡剂掺量为 1.5% 时效果最佳;发泡剂掺量一定时,随发泡时间延长,泡径逐渐增大,发泡时间在 15~20min 时发泡效果较好。

采用 CaCO3作为发泡剂时,CaCO3与玻璃粉料中的SiO2反应生成 CO 和 CO2气体[4],发泡剂掺量较少时反应生成的气体量较少,玻璃熔液中气泡数量不足;掺量过多时,CO 和 CO2气体大量生成,单位体积内气泡数量过多,气泡相互结合,出现大气泡和连通气泡。

表 3 不同掺量发泡剂发泡试验结果

发泡时间的长短会影响气泡大小和泡径的均匀性。发泡时间过短将造成气泡无法充分长大,泡径较小;若发泡时间过长,则造成气泡泡径过大,会使玻璃熔液的导热性能变差,温度分布不均匀,影响气泡泡径的均匀性[5]。

3.2 颗粒状泡沫玻璃作为轻骨料配制混凝土性能检测结果

将 1.5% 掺量 CaCO3与玻璃粉料均匀混合,以 30~40℃/min 的升温速度升温至 770℃,发泡 15~20min,制作成粒径 5~20mm 的颗粒状泡沫玻璃作为轻骨料,性能如表 4 所示。

表 4 泡沫玻璃轻骨料性能检测结果

如表 4 所示,泡沫玻璃轻骨料与陶粒相比,堆积密度较小而筒压强度更高,尤其 1h 吸水率下降明显。泡沫玻璃是多气孔材料,但泡沫玻璃内部的气孔是封闭的;浸入水中后仅颗粒表面与空气连通的气孔吸水,而颗粒内部的封闭气孔不吸水,且玻璃本身也并不吸水,故泡沫玻璃作为轻骨料,其吸水率较陶粒小的多。

泡沫玻璃与陶粒分别作为轻骨料配制 LC15 轻骨料混凝土,检测混凝土的性能,结果如表 5 所示。

表 5 轻骨料混凝土性能检测结果

结果表明:采用泡沫玻璃代替陶粒后,混凝土的干表观密度降低,28d 抗压强度上升,48h 吸水率明显下降。混凝土表观密度降低使建筑物的自重减轻,可适当降低柱子的截面尺寸和梁板的钢筋用量,明显降低建设成本。陶粒因吸水率高,使用前须进行洒水预湿,增加了使用难度;泡沫玻璃吸水率低,可以改善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6]。

4 结论

(1)用废弃瓶罐玻璃为原料,粉磨后掺入 1.5% 的CaCO3作为发泡剂,以 30~4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770℃,发泡 15~20min,可以制备发泡良好、气泡分布均匀、泡径适中的泡沫玻璃。

(2)将泡沫玻璃制作成粒径 5~20mm 的颗粒,可以替代陶粒作为轻骨料配制轻骨料混凝土。与陶粒相比,泡沫玻璃颗粒配制的轻骨料混凝土干表观密度与吸水率更低,抗压强度更高。

[1] 蒋文玖.废弃玻璃的回收再利用[J].建筑工业信息,2003,(9): 39-40.

[2] 王玉玲.泡沫玻璃及其应用[J].科技信息,2007,(25): 48.

[3] 翁观清.泡沫玻璃生产应用研究[J].广东建材,2011,(11): 95-98.

[4] 孙永泰.用废玻璃生产泡沫玻璃的研究[J].粉煤灰,2015,27(1): 31-32.

[5] 高淑雅.利用废玻璃制备微晶泡沫玻璃[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5,23(6): 61-64.

[6] 徐源,潘景秋.浅谈轻骨料混凝土[J].才智,2010,(22): 36.

猜你喜欢
玻璃粉发泡剂陶粒
Ga2O3和K2O含量对铋系玻璃粉形貌和结构的影响
不同陶粒掺量下透水混凝土性能分析
粉煤灰陶粒石油压裂支撑剂的制备与表征
减水剂对陶粒混凝土坍落度及扩展度的影响
废弃玻璃粉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大掺量粉煤灰陶粒混凝土试验研究
封闭多官能异氰酸酯交联发泡剂的研制及PA6发泡成型初探
低熔点玻璃粉/硅橡胶可瓷化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含玻璃粉砂浆的ASR风险及抑制效果研究
五效蒸发废水处理工艺在ADC发泡剂生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