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手术时应用止血带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研究

2018-07-09 13:26尚旭涛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凝血酶原止血带下肢

尚旭涛

甘肃省庆阳市中医医院骨伤一科,甘肃庆阳 745000

在临床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下肢骨折发生率较高,而在面对下肢骨折进行治疗时,多采用手术治疗。但在现今的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却不得不面对手术出血对手术视野造成影响的问题,为此,在手术过程中采用止血带也就成了一种较为有效的措施,不仅显著减少了术中出血量,而且极大程度的扩大了手术视野和缩短了手术时间[1]。然而,在使用止血带的过程情况下,却容易对患者的凝血功能产生影响,为此,该文就该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选取接受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120例进行了探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选取接受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120例进行研究分析,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3组,即对照组,观察组以及止血带组各40例。其中包括了75例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介于20~50岁之间;在研究对象的选取过程中,均已经伴有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了排除,且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而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发病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的手术类型均为择期手术,且在手术开始前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一般资料进行记录。在对照组中不采用止血带,即常规术中止血以及进行手术时间的记录;止血带组则采用气囊止血带进行止血工作;在观察组中,采用止血带联合术后低分子肝素钠和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1次/d[2]。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

相较于接受术前,在接受手术的第1,3天后,3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相较于对照组,止血带组的凝血酶原时间明显较短(P<0.05),在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s)

表1 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s)

组别 接受手术前 术后第1天 术后第3天观察组(n=40)止血带组(n=40)对照组(n=40)12.47±0.54 12.09±0.49 12.34±0.52 11.47±0.98 10.23±1.43 11.13±0.73 10.93±0.81 8.13±1.57 10.89±0.79

2.2 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相较于接受术前,在接受手术的第1,3天后,3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均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相较于对照组,止血带组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则明显较短(P<0.05),在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s)

表2 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s)

组别 接受手术前 术后第1天 术后第3天观察组(n=40)止血带组(n=40)对照组(n=40)32.27±5.38 32.09±5.43 31.34±5.67 30.98±5.85 27.12±7.55 29.08±6.00 27.23±6.08 25.66±7.88 27.92±6.12

2.3 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相较于止血带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较低,具体而言,止血带组中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病例数为7例,所占比例为17.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下肢静脉血栓的病例数分别为3例、2例,所占比例分别为7.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临床中下肢骨折的情况较为常见,并且伴有较为强烈的疼痛,不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而且影响到了患者的正常工作。而在面对下肢骨折时,手术治疗是最为有效的治疗的措施,然而在手术治疗过程中的视野却术中出血的影响,为此,采用止血带进行止血也就成了较为常见的措施,但止血带又会对患者的凝血功能产生影响[3]。

而从该文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相较于接受术前,在接受手术的第1,3天后,3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均明显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相较于对照组,止血带组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则明显较短 (P<0.05),在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止血带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而究其原因,其机制主要可分为4个方面,即:①在使用止血带的情况下容易对血管造成损伤,进一步加重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导致多种炎性介质的产生;②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失血失液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患者体内可能存在的容量不足,继而导致血液凝固的情况发生;③在使用完止血带后大量的小血栓和脂肪颗粒得以释放,所以也就导致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产生;④在止血带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情况,进而导致了血管内皮损伤[4]。

综上所述,在下肢骨折的手术过程中采用止血带可能对患者的凝血功能产生影响,同时,也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而在手术完成后采用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治疗则可有效减少对凝血功能所产生的影响和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1] 黄丽春.对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求医问药,2012,10(下半月4):356-357.

[2] 罗敬.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疗养医学,2016,25(7):728-730.

[3] 李永艳.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3):52-53.

[4] 熊涛,李秀山.下肢骨折手术时应用止血带对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研究[J].血栓与止血学,2017,23(3):471-472.

猜你喜欢
凝血酶原止血带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一次性TPE止血带
急救止血,止血带您会用吗
膝关节置换术中止血带的使用对术后加速康复的影响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与凝血酶原时间的临床检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