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三段式”培训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2018-07-09 11:22任春亮
教师·上 2018年6期
关键词:培训模式三段式探索

摘 要: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是国培计划中重要的一类子项目。在该项目的实施中,南昌师范学院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提出了“三段式”的培训模式:訪县级名校、访省级名校、返岗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教师;访名校;培训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52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2-06

课题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小学教师培训效度的实证研究”(FHB160542)。

作者简介:任春亮(1973—),男,江西丰城人,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师教育和教育技术应用。

2015 年,教育部、财政部在“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中增设了乡村教师访名校培训项目。该项目为期10天,主要采取专题讲座、案例研讨与名校观摩等方式,帮助教师开阔视野、更新理念、提升能力。南昌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我校”)连续两年都承担了江西省乡村村小教师访本省名校培训的任务。在该项目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构建了“三段式”的培训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在该项目的省级评估排名中名列前茅。下面就这一模式作一探讨。

一、“三段式”培训模式的内涵

教育部在2013年下发的《关于实施农村校长助力工程的通知》中提出采取“集中培训+返岗实践”培训方式。集中培训阶段共25天,其中影子培训不少于15天,返岗实践阶段共30天。这实际上采用的就是“集中学习+影子培训+返岗实践”的“三段式”培训模式,该模式在国培校长助力工程项目中一直沿用至今。在《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中首次提出乡村校园长培训项目要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乡村校园长“三段式”培训,即“集中培训+影子培训+返岗实践”的培训模式。2017年8月,教育部正式下发了《乡村校园长“三段式”培训指南》。

本文所提的“三段式”培训模式是指在乡村村小教师访本省名校培训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将其分成有机衔接的三个阶段进行:访县级名校、访省级名校、返岗实践。访县级名校指学员到所在县的优质学校进行跟岗学习,在优秀教师的指导下,以观课、听课、评课、磨课、研课、反思为主要形式,着力提升学员教学实践能力。访省级名校指学员到承训院校(高校)进行专题学习以及到省优质学校观摩,以解决乡村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充实教师知识储备、开阔教师教学视野、促进教师观念更新。返岗实践指学员回到自己工作的岗位,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校本研修和网络研修,聚焦实践问题的解决,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完成返岗实践任务,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乡村校园长“三段式”培训模式主要是以培训中采用的培训形式来界定,而本文所提的“三段式”培训模式则主要以培训实施的主体和培训进行的场所来界定。

二、“三段式”培训模式的组织实施

乡村村小教师访本省名校培训由省级承训院校(高校)进行培训全过程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县级教师发展中心、优质基地学校、远程培训机构协同实施,在培训的不同阶段体现出不同的实施主体。

1.第一阶段:访县级名校

本阶段实施的主体是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和县级优质基地学校。具体培训的组织实施如遴选本县的优质基地学校、学员的组织及管理等由县级教师发展中心负责。县级优质基地学校则做好具体的培训安排,遴选优秀的指导教师。而培训指导性方案,包括培训的目标、内容、方式、要求等,则由承训院校(高校)统一制订。

培训方式采用的是跟岗学习,培训时间为3天,主要通过“带课”“带研”“带学”“影子教师”示范与学员研修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每位“影子教师”指导3~5位学员,充分发挥“影子”教师的示范作用,让研修学员“如影随形”地近距离、全方位观察,感受“影子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经验、教学行为。

根据这一阶段的培训目标,在培训内容(活动)上可做如下五点安排。①欢迎座谈会与对接会:向学员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学校教学常规;学员与“影子教师”对接、交流,分享“影子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②听课、议课、备课、磨课:观摩“影子教师”的教学,交流听课感受,在“影子教师”的指导下备课、磨课。③班级管理与活动组织:观察“影子教师”如何进行班级管理与活动组织,分享“影子教师”班主任工作心得。④学科教研活动:参与年级的集体备课、说课、议课等教研活动。⑤讨论交流与总结:讨论交流学习收获与心得体会,对跟岗学习进行总结考核。

2.第二阶段:访省级名校

本阶段由承训院校(高校)组织实施,县级教师发展中心通知学员按时报到参训,省优质基地学校负责学员的教学观摩。时间为7天,主要采用专题讲座、案例分析、教学观摩、名师示范、互动交流、听课评课等形式进行。以拓展学员学科及学科教学知识,帮助学员深入理解新课程理念,学习借鉴优秀学校和教师经验,提升学员课堂教学能力为基本目标。

在7天的培训中,分三个模块组织实施。①集中专题学习模块:安排3天时间,6个专题的学习,内容包括教师专业标准、新课程理念、教学设计、课例研究、教学组织与实施、信息技术等方面。②学校观摩模块:安排3天时间,到3所学校进行教学观摩。每天观摩一所学校,上午在基地学校观摩学习,活动内容包括参观、办学特色介绍、名师教学经验分享、名师示范课观摩等。下午主要开展评课研讨活动。考虑到班级人数、基地学校的接待能力及培训的效果,可以采取分散交叉进行学校观摩的方式。即将培训班学员分成三大组,每组每天分别去一所学校,三天交叉进行。③互动交流模块:安排1天时间,先围绕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的主题,结合培训的所看、所听、所思、所悟进行半天的分组交流,再利用半天的时间进行班级汇报交流、首席专家点评并做培训总结。

为提高培训的效果,访名校期间对学员进行严格的管理并提出明确的要求:坚持每天参加学习,认真听课、勤做笔记、积极思考;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小组学习、课堂讨论并作有准备的发言;认真写研修日志、课程反思、对教师进行评价,对学习进行深入的总结;遵守培训班及观摩学校的规章制度,听从安排等。

3.第三阶段:返岗实践

学员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进行校本研修和网络研修。承训院校(高校)通过多种方式來进行训后的跟踪指导,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则积极配合做好返岗培训实践指导,远程培训机构负责提供好网络研修平台和相关课程资源,配合做好网络研修。

返岗实践主要采取任务驱动、自我反思、网络研修、远程选学等培训形式。学员在为期30天的返岗实践中需完成以下两个任务:一是参加50学时网络远程专题的学习并按要求完成相应任务。二是进行校本研修,并完成规定的研修任务:向所在单位全校教师汇报培训情况1次;举办个人公开教学1次;提交1篇教学设计;撰写教学反思1篇;阅读培训指定教材并撰写1篇读后感;提交1篇培训心得。

对学员返岗实践指导的内容、方式有以下三方面:一是返岗实践阶段学习任务指导。指导教师通过网络、QQ、微信、短信或电话等方式对每位学员进行跟踪指导。指导不少于5次,间隔不长于一周。二是网络平台专题学习指导。指导专家定期在平台上就学员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和指导。三是专家集中实地赴县指导。每个项目县选定1所学员相对集中的“点校”,组建由2名理论导师、2名实践导师构成的专家团队,进行 “专家集中实地赴校指导”,帮助学员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困惑。

三、“三段式”培训模式实施的成效

1.“三段式”培训模式体现了国培改革的精神

乡村教师访本省名校培训的“三段式”模式很好地体现了国培改革的精神。一是实施中,承训院校(高校)、县级教师发展中心、优质基地学校、远程培训机构各自承担了相应的培训工作、分工负责,建立了有效的合作机制,实现了管理重心的下移和协同培训。二是优化了课程结构,改进了培训内容。课程聚焦乡村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实践性课程占到了70%以上,培训更贴近乡村教师教育教学实际。三是推行混合式培训,促进了乡村教师学用结合。培训采用了跟岗学习、实地观摩、案例分析、专题讲座、名师示范、情景体验、现场指导等多样化的方式,同时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微信、QQ群等,把集中学习、网络研修和现场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提升。

2.“三段式”培训模式符合乡村教师培训的实际

乡村教师所处的环境相对封闭,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少,出来学习的机会也少。如何让培训切合乡村教师的实际,“三段式”培训模式则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学员先到本地所在的优质学校跟岗学习,一是在心理上更有一种亲切感和归属感;二是生活上比较适应;三是教学上不会相差太大,让他们感觉学得到、用得上。本地指导教师比较了解所在地乡村教师的状况,指导更有针对性,培训更接地气。在本地跟岗学习的基础上,学员在心理上、观念上、教学上都有了充分的准备,再到省会城市来培训就不至于出现无所适从、高不可攀的为难情绪。经过前面阶段的培训学习,学员视野变得开阔、观念得以更新,知识得到丰富。如何促使学员将这些收获具体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并逐渐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让培训真正产生效益,这就正好可以通过第三阶段返岗实践来实现。

3.“三段式”培训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实施“三段式”培训模式采用两年来,该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学员到位率高。在我校承担的教师访名校项目中,2015年计划培训535人,2016年计划培训620人,两年参训率都是100%。二是学员满意度高。在对我校承担的所有国培子项目学员满意度的评价中,该项目学员的满意度是最高的。三是学员收获大。虽然培训时间不长,但因培训接地气,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学员普遍反映收获很大,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提高了能力。四是培训体系建设得到加强。通过“三段式”培训锻炼了本地培训队伍,促进了本地培训设施和培训资源的建设,积累了培训经验,提高了教师进修学校、基地校的培训能力,为当地开展培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是协同单位间的关系密切。依托项目“三段式”培训模式,承训院校(高校)与远程培训机构、项目县教育局、县级教师发展中心、优质基地学校之间建立了有效的协同机制,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也为今后更好地做好培训工作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文斌,周 晔.农村教师培训现状忧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2):115-119.

[2]秦 波.乡村教师培训需要更实际一些[J].中国教育学刊,2017(1):103-104.

[3]张贤金,吴新建,叶燕珠.“国培计划”乡村教师访名校培训项目的实施与反思[J].教学与管理,2016(31):11-13.

[4]常攀攀.学员中心的“三阶段九环节”教师培训模式探析[J].教师教育论坛,2016(9):92-96.

[5]刘 英.“影子教师”培训的瓶颈及其突破[J].教学与管理,2016(12):70-72.

[6]辛继湘,李金国.从“静听—接受”到“研究—体验”——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的变革[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1):17-19.

猜你喜欢
培训模式三段式探索
论宋杂剧结构并无三段式
三段式后桥壳环焊工艺分析及改进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三段式多学科整合改革
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三段式”就业指导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