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奥纳多·达·芬奇的《救世主》研究

2018-07-09 10:00张淑芬
大观 2018年4期
关键词:救世主文艺复兴芬奇

张淑芬

摘 要:创造艺术品拍卖奇迹的达·芬奇之作《救世主》,隐藏了怎样的秘密呢?能够在动荡的社会保留至今,它又经历了怎样的命运呢?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一生中最有名的三幅作品《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蒙娜丽莎》是他在艺术上最高成就之作了。但是,这幅《救世主》的艺术表现手法,打破了以往画家表现的耶稣形象,画面中没有十字架、没有腋下伤口,没有光环,更没有簇拥的信教徒,只有主真正的模样。

关键词:达·芬奇;救世主;文艺复兴;神秘

2017年的艺术圈有一个特别热的话题,同时刷新了不少拍卖纪录,是怎样的一件作品让大家如此好奇,又热议不断呢?原来是才华涉猎多个领域,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艺术巨匠列奥纳多·达·芬奇的一幅作品《救世主》,这是达·芬奇又一次引发世界艺术市场疯狂的一件作品,由于拍卖金额太大,吸引了不少人围观。为什么这幅画会那么值钱?我们不得而知,也不作过多评论。这幅被称为男版《蒙娜丽莎》的作品,描画了身着蓝色飘逸长袍的耶稣基督手持水晶球并抬起右手做祝祷的样子。《救世主》这幅画的艺术价值和艺术地位如同它的拍卖价一样,是难得的奇迹,不可撼动。

一、《救世主》的神秘说解读

达芬奇一直以来是神秘说的代言人,同样这幅画就像《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一样。围绕神秘这个问题,很多业内人士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解读。说这幅画有很多奥秘,尤其是关于数字“三”的提出。例如:耶稣祈祷的右手伸出三个手指,左手的水晶球上的三个白点等。对于日记都要用密码来编写的达芬奇,不妨说他是天蝎座的代表,神秘却又不失制造力,所以用神秘学来解读《救世主》也不为过,且很有市场。

和其他的“救世主”画作不同,达·芬奇让观者体验到变幻莫测的情感变化,而这与《蒙娜丽莎》带给人的感受颇为相似。利用“渐隐法”描绘的朦胧氛围与模糊的线条,尤其嘴唇线条更加突出,营造了心理上对于神的神秘感与微笑背后隐藏的神性,仿佛你每看一眼,这微笑都会产生细微的变化一样。正因为这一神秘的微笑,所以才会被人们称这幅画为男版《蒙娜丽莎》。

二、被质疑的《救世主》

这幅画一经问世,就招来了许多质疑声,在许多方面提出了问题和疑惑,说这幅画不是达·芬奇的原作。从技法上看,达·芬奇怎么会把耶稣的衣服画得如此僵硬,与《蒙娜丽莎》相比,所描绘的衣服是多么的柔软合理。并且他是写实主义的代表,不仅可以像镜子似的反映事物,而且还加以思考指导创作,他是大自然中美的提取者和描绘者。

在达·芬奇的所有肖像作品中,没有纯正面的。纯正面的作品违反了文艺复兴时期基本的构图原则,还有就是水晶球画得太失水准了,艾萨克森①指出,达·芬奇将这个球体画成了一个不折射或者扭曲光线的中空玻璃球。正常的水晶球都会产生折射,而《救世主》中的水晶球一看就是从来没有见过水晶球的人画的,一点都不自然。对于光学有深入研究的达·芬奇来说,不可能不知道如何捕捉闪烁的内含物质的细节。一系列这样的质疑声还有很多,最后基本上都会被归结为资本的一次阴谋,作为一件赝品它不值这个价钱。

但是,既然各大拍卖行和博物馆集体为这幅画作证,被承认完全由达芬奇绘制,那么我们就不用再去怀疑它的真伪了,对于博物馆和世界级的拍卖行来说,信誉和专业能力,以及专业知识在这一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到作弊的成本和代价,在这样一张作品上,集体去作弊是不太可能的,且机会极少。

三、《救世主》的坎坷经历

《救世主》被认为与达·芬奇的另一张作品《蒙娜丽莎》是同一时期的作品,这幅作品创作于约公元1500年,可以说是命途多舛的作品。最早是由英国国王查尔斯一世收藏,随着查尔斯二世的继位而转入其手,1763年时再由查尔斯二世查尔斯哈尔伯特沙菲尔德先生转给白金汉公爵,之后亦于白金汉宫出售给了当时的英国国王。此后,这幅画就再也没有出现在市面上过。

直到1900年,这幅油画的踪迹才再次出现,当时,曾一度被认为这幅画是达·芬奇的追随者贝尔纳迪诺·卢尼所绘,被贴上了伪造的标签。一位英国收藏家得到了这幅画,但他未曾怀疑这是达芬奇的真迹。因为就算不是达·芬奇的真迹至少也是出自皇家收藏,它的价值也是很高的。这幅画因保存不善遭到了磨损、涂抹、上光,难以辨识,还被认为是达·芬奇学生波特拉菲奥的作品。最终它被归为波特拉菲奥临摹画的复制品。画作在2005年时被再度卖给一个由画商和收藏家组成的艺术联盟,他们都认为这幅《救世主》也许不止是达·芬奇画作复制品的二度复制。

而后经过六年的研究和调查,小心地将画作清理干净,并送到各个专家面前接受鉴定,世界具有权威性的艺术机构证实了此画作为达·芬奇的作品。与同一时期达·芬奇的其他作品一样,是在胡桃木上用以往作畫的技巧完成的,如用多层薄如透明的颜料构成的技法等。2011年伦敦国家艺廊在“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兰皇家御用画家”展览中戏剧性公开揭幕《救世主》为达·芬奇所绘,此举引起了全球媒体的轰动。在2013年艺术联盟将这幅达·芬奇的画作卖给了一位瑞士画商,后者又将其转卖给一个俄罗斯富翁。

2017年秋季,《救世主》在香港、旧金山以及伦敦佳士得拍卖行的展览空间进行了展出,引发了又一次艺术界的骚动,这幅传世名画我们终于可以一睹芳容了。

四、解析神秘的《救世主》细节

《救世主》这幅画中,我们不难看出达·芬奇应用了以往肖像画中的技法“渐隐法”,耶稣的面部模糊,边线渐隐,手里的水晶球营造了一种视觉错觉非常神秘。当观看这幅画的时候,好像在于画中的耶稣进行眼神交流,非常的真实。达·芬奇将救世主的形象刻画得如此惟妙惟肖,在当时来说是弥足珍贵的。这是一幅优秀的作品,除了被后世修复的黑色背景外,这幅画就是一幅完美的作品。

以前的人们画耶稣,很少以画肖像画的作品出现,人们都是以一件事的场景展现谁是耶稣,很容易辨识。虽然他生的和我们普通人都差不多,但是又不一样,他是主,是神。但当我们抛下十字架,头顶的光环,或者簇拥的信教徒等这些外在因素以外,那些画中的很多耶稣形象都是不成立的,大多数都仅是模样很伟岸的模特而已。但是,达·芬奇绝对是千古奇人,总喜欢尝试一切行不通的事情。《救世主》这幅作品中,达·芬奇要试图表现出神真正的模样,这个神他既是凡人,又是一切。应该怎样表现呢?首先,不可能像《蒙娜丽莎》那样,微微侧着面对我们,因为人不是十全十美的,会自卑,会隐藏,会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对于神来说,如同天空、海洋一样,从来不需要隐藏。无论怎样去看,他都不会有侧面一样,这是极为肯定的客观存在。其次,神绝对不会长着一张有倾向的脸,这张脸既不会有表情,又不会有特征,所以用面无表情来表达神性,显然是一种必然了。神的爱就如同太阳,普照着大地,会毫不吝啬的将温暖传递给人间。对于人来说这样的温暖有时是幸福,有时说不定就是一种煎熬。但是人们不会因为这个就不相信那不是太阳的光辉,所以人们不会太相信太阳是有表情的。同样的,耶稣也不会有特征,尤其是耶稣肖像,不会让人们相信这不是神,而是现实中具体的人类。所以,达·芬奇在这一方面的处理是非常高明的,他用了一个广泛适用的面孔来说明耶稣,就像无数张成年男子的正面照片叠加在一起一样,是一张模糊的不具体的耶稣肖像。

再看《救世主》这幅作品中耶稣手里的水晶球,这是一个关于达·芬奇写实能力的辩论。从文艺复兴初期为代表的乔托、马萨乔之后,以达·芬奇为代表的文艺复兴盛期的画家们,对画面的空间关系就行了改良。从平面中模仿出真实的空间能力,达·芬奇拥有很强的写实能力。表现空间的真实与我们认为的自然主义的真实和超写实主义的真实是完全不同的,这也不同于高清照片,它是一种视觉感受。所以,我们不能拿现在的超写实去衡量达·芬奇的这幅画,写不写实不是通过照片来定义的,而是通过人的视觉。抛开现在的这些对比的话,那么达·芬奇的水晶球在视觉上来说是非常可信的。写实永远对应着人们的视觉感受,而不是对应着能够看清毛孔和发丝的高清照片。

《救世主》这幅作品,从形象上、构图上都是达·芬奇深思熟虑的结果,即严肃又精确,在技法上,达·芬奇画出了一张让人信服的作品。虽然,没有绘制四年之久的《蒙娜丽莎》那么深入,没有《抱貂女郎》那么的细腻。但是,在视觉上我们已经获得了足够的信息。所以,从多个方面来讲,都是一幅经典的作品。

唯一的问题是在背景,大多数古典画的暗色背景,都是有变化的。但是,《救世主》的黑色背景看起来太过于平面,应该不是达·芬奇的最初構想,可能是由于这幅作品在被发现后已经破损不堪,现在的面貌应该是经过修复后才的得到的。所以,可能是修复者不愿让自己的主观意识去破坏这幅作品的内容,才会把背景修复成现在我们看到的样貌。

五、结语

达·芬奇《救世主》这幅画的构图既突出重点,还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除此之外,《救世主》作为达·芬奇几乎达到完美的作品,是最接近神的,也是达·芬奇一生为数不多的作品中,唯一一幅可以在市面上流通的。希望可以将这幅画放在公共展厅里,供大家近距离欣赏,也许会像巴黎卢浮宫里的《蒙娜丽莎》展厅一样,成为一个文化的焦点。

注释:

①沃尔特·艾萨克森,美国传记作家。

参考文献:

[1][意]列奥纳多·达·芬奇.达·芬奇论绘画[M].戴逸编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巴里.莱奥纳多达芬奇[M].意大利:拉泰尔扎出版社,1988.

[3]弗雷德·S·克雷纳.克里斯丁·马米亚.加德纳艺术通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2013.

作者单位: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

猜你喜欢
救世主文艺复兴芬奇
达·芬奇与文艺复兴(三)
达·芬奇睡眠法
中国当代艺术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中国『吃货』成美国龙虾小镇『救世主』
浅谈古希腊艺术,基督教艺术与文艺复兴艺术间的关联
心沐光影次第绽放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宗教音乐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展现与表达研究
达·芬奇与文艺复兴(二)
Apple Watch 2
婚姻没有救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