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加强成本控制研究

2018-07-09 08:35尤毅夫
财会学习 2018年15期
关键词:施工企业成本控制问题

尤毅夫

摘要:施工企业加强成本控制是新时代下施工企业管理模式的主要任务,其作用效果不仅可以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施工标准,也可以减少施工的项目的投入,提高工作效率,进而增强市场竞争力。本文通过对施工企业现状的了解,分析其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通过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实现企业提质增效。

关键词:施工企业;成本控制;问题;对策

新时代的市场环境变化多端,机会与挑战并存,施工企业若想全面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对其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现代的施工企业必须抛弃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并学习现代科学的成本控制模式。施工企业通过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可以对其内部劳动力、产品等进行统一管理,并时刻关注市场的动态,以供需关系决定价格曲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人工和管理成本降到最低,进而提高企业的经营利润。施工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举措不仅适用于大企业的统筹管理,也适应于中小企业的起步发展,无论是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还是小的施工项目都需要采取精细的成本控制和企业管理。强化企业成本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强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力,提高企业的硬实力,并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寻求可持续的而发展。

一、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企业缺乏宏观调控能力

施工企业的管理模式一般采取粗放式管理,在成本控制方面没有统一的计划和目标,缺少预算和应对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这种不健全的管理体制导致了施工企业缺乏整体性。宏观调控能力不足导致了施工项目的进展缓慢,施工过程中无视成本和预算的行为屡见不鲜,具体的施工流程与预算规划大相径庭,导致了最后施工完成时的成本大大超出预算或由于成本过高导致项目被搁置。施工企业的宏观调控能力不足是由于其管理者对成本管控的重视程度不高,对成本管理存在错误的认识。施工企业领导者没有将企业内容所有部门进行整合,导致财务部门无法将费用管理和成本控制落实到位。由于施工企业部门之间的联系性不高导致具体项目产生的费用无法做到统一管理和记录,施工部门在执行预算过程中缺乏指导和监督。施工企业中贪污腐败等现象屡禁不止,企业内部不能形成严谨高效的工作风气。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需要从基层和部门抓起,并且贯穿于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宏观调控能力不足的企业会产生很多潜在风险。

(二)缺乏科学的成本控制体系

科学有效的现代化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传统的粗放式管理已经不适合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内部整合。施工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缺少对相关费用的预算和核算体系。有一些施工企业在制定项目预算时,只是粗略的计算了大概的费用,不仅缺少详尽的施工流程预算,也没有将预算做到精细化管理。一些施工企业在招标时会为了竞标而提高预算,但在实际施工中经常因为缺少经费而导致降低施工材料成本或者拖延工期的后果。另外,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化也使得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尤为重要,自从“营改增”以来,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利润,但也暴露了很多财务方面的问题,例如一些施工企业没有将增值税抵扣因素和企业人工成本等计算到发票内。面对各项成本错综复杂的现代管理模式,企业应该更加细化其成本控制,随着我国财务体制的不断改革,施工企业的成本若控制不当,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三)现有成本控制办法无法反映企业施工的实际状况

很多施工企业现行的成本控制办法不能适应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也无法反映企业内部各部门的情况,虽然一些施工企业正在进行成本管理的深化改革,但效果缓慢。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无法渗透到企业内部各部门之中,成本管理方法固化,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我国大多数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均不能反映其实际的施工情况,很多造价的数据和不切实际的成本预算导致了施工进程缓慢,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很多施工企业会根据工期的长短对成本进行不合理的控制,如果预算超出既定值,则会从施工材料成本中扣除,从而破坏原本的高质量材料结构,为了加快工期无视建筑工程质量。预算流程没有严格执行是成本控制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的重要原因,肆意地增加或减少原本的预算成本会增大工程的盲目性,并对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较大影响。

二、施工企业加强成本控制的对策

(一)加强成本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对于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完善的预算体制不仅要在事先规划好项目的全部费用和成本,也需要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严格监督和审查。施工企业的管理者应该重视预算管理,并与企业的财务部门密切配合,建立全面而系统的预算管理体制。在严密的预算管理体制下,企业内部各部门可以团结协作,高透明化的资金运用情况可以确保预算的顺利实施。通过施工企业管理者的带动,使企业所有部门和全体员工可以重视计划的实施,将预算贯彻到项目的全过程。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调动全体员工参与到预算的实施与监督中,培养员工严谨的工作作风,通过举报和奖惩方面的制度鼓励员工监督反馈,提高施工企业全体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将企业的发展前景与员工的工作状态联系在一起。施工企业管理者协同财务部门,将预算精细到每个员工,通过项目的每一项支出来控制企业的成本。企业管理者应该注重预算执行的效率,加速企业内部信息传递的效率,鼓励项目相关人员主动参与到费用数据的汇总和核算工作中。企业的各个部门尽量将每一笔支出都考虑到预算中,精确到日常的开销。企业在确保预算制定的公开和透明化的同时,应该注重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无论是薪资成本还是福利待遇的预算都应该得到员工的认可,通过预算来带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企业应该注重加强预算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定期举办财务管理相关的培训会以及知识讲座。在预算的制定上,施工企业应该做到统筹管理,细化到部门的方式,将各个数据指标下放到基层部门,由部门自行调整预算科目和细节费用。

企业应该致力于建设预算制度的一体化信息平台,在成本核算和費用支出分析等方面实现自动化管理,计划预算与实际预算的科学对比可以帮助施工企业加强预算管理,进而优化成本控制。

(二)完善成本控制体系

施工企业应该建立精细化的成本管理体系,将原本粗放式管理的模式逐步转变为精细化管理,并严格控制成本消耗的每个环节,加强环节之间的联系与控制能力,从而优化产业链价值成本。施工企业应该在施工之前了解市场的走向与相关施工材料的价格走势,结合目标工程的性质和规模,选取适合项目发展的材料等材料,同时制定合理和科学的施工方案,以不延误工期为目的将工程建设的尽善尽美。施工企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完善工程,也需要建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体系,以减少成本支出,寻求可循环利用的出路。对于施工过程产生人工和其他额外费用成本,企业应该大胆聘用人才,努力寻求突破,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新时代视野下的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先进工艺提高施工安全和质量。企业为了长期发展就必须在市场中立足,优化内部的控制结构才能吸引其他企业进行合作,以市场导向为基础进行集约化发展,推进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严格控制成本的每一个流程。

(三)创新成本控制方法

施工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迎合市场的发展需求,积极探索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成本管理方式,做到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以崭新的姿态面对市场的冲击。新时代的成本管理学中包含了目标成本法、战略成本管理和数字化成本管理等管理模式,每一种成本管理都有着深刻的实践意义。例如在现代施工企业中流行的项目责任成本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是通过项目策划调研和风险评估预测,将项目施工及管理团队建设做到最优,同时配合奖惩机制等具体办法来帮助企业更好的进行项目建设,这种流畅的管理模式不仅消除了项目进程中的各项难题,也很好地加强了成本控制。施工企业的发展在于大胆的创新,不断完善固有和老化的管理体制,强化成本分析,将财务的收入、成本、资金、报表进行统一管理。

三、结束语

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提质增效、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是施工企业需要不断加强不断改革的薄弱环节。施工企业只有通过加强成本预算管理、完善成本控制体系和创新成本控制方法才能深化精细化成本管理的实际应用,进而帮助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月超.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研究[J].纳税,2018(02):202-203.

[2]徐春丽.施工企业加强成本控制研究[J].财会学习,2017(17):96+98.

(作者單位:哈尔滨哈飞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施工企业成本控制问题
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网络信息技术在施工企业项目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