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背景下工程建设企业的税收筹划策略

2018-07-09 08:35邵弘
财会学习 2018年15期

邵弘

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对“营改增”的基本内容进行概述,从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个方面入手,对“营改增”政策给工程建设企业带来的影响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营改增”背景下工程建设企业的税收筹划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相关领域提供些许的参考。

关键词:营改增;工程建设企业;税收筹划策略

于2016年5月,我国开始在房地产、建筑等领域正式落实“营改增”政策,其中,建筑行业自身含有周期性长等特性,不管是在招投标方面,还是在施工方面,都要投放大量的成本。在“营改增”背景下,钢筋材料、混凝土材料等均可以实现进项税额的抵扣,但是由于部分供应厂家一般以小规模纳税人身份为主,使得工程建设企业不能获取进项税发票,进而不能达到进项税额抵扣的目的。一些工程建设企业开展的施工项目以老项目为主,假设预算工作没有得到全面落实,进项税发票没有合理把控,将会加剧企业税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将会给工程建设企业带来一定影响。下面,本文将重点阐述和分析营改增背景下工程建设企业的税收筹划策略。

一、“营改增”的基本概述

所谓的“营改增”主要指,把企业之前缴纳的营业税收进行转变,更改成增值税收。在落实“营改增”政策之后,企业仅仅对产品或者服务增值部分进行纳税即可,防止了重复纳税现象。落实“营改增”政策的主要作用就是实现当前我国税务体系的全面改革,缓解企业整体税负,促进企业健康发展。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将会带动我国整体效益的提升。结合“营改增”政策相关要求,工程建设企业纳税标准是,针对一般纳税人身份的工程建设企业,应该按照税率11%进行纳税,而针对小规模纳税人身份的工程建设企业而言,需要应用简易计税模式,根据税率3%进行纳税。随着“营改增”政策的全面推广,给工程建设企业带来了一定影响,其不管是在成本管理核心内容方面,还是成本管理方式方面,都存在一定偏差,其自身税负也出现了改变。所以,在“营改增”背景下,工程建设企业应该做好税收筹划工作,加强内部管理,优化税收筹划策略,在降低自身税负的基础上,给企业创造更好的效益,从而促进工程建设企业健康发展[1]。

二、“营改增”政策给工程建设企业带来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营改增”政策的落实,不仅实现了我国税务体系的优化,同时还促进了税务管理质量的提高。从“营改增”政策试点情况来说,其可以有效缓解企业整体纳税压力。结合调查我们了解到,在“营改增”政策落实之后,这给工程建设企业重复纳税现象进行了约制,之前在进行营业税缴纳的过程中,不管企业盈亏,都要进行相关税务的缴纳,而“营改增”政策的出现,这种现象将不复存在。从理论角度来说,“营改增”政策的全面落实,不但使得减税效应得到扩充,同时还达到了缓解企业税负的效果。针对工程建设企业来说,在“营改增”政策的作用下,实现了工程成本的减少,同时在减少物价等方面也发挥着一定效果,给企业整体效益提高提供了条件。

(二)负面影响

针对工程建设企业来说,在“营改增”背景下,企业在开展税务管理工作时,依旧采用原始的管理形式,再加上企业自身运营管理体系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并且承包模式管理不合理,导致部分工程建设企业税负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出现了增长,这给工程建设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时也阻碍了工程建设企业的今后发展。此外,“营改增”政策的落实,给工程建设企业成本管理方面也带来了影响,随着税务改革不断推进,工程建设企业内部运营、统筹和投资等方面均出现了改变,这给工程建设企业增添新活力的同时,也给自身税务管理、资金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标准,如果管理模式不妥当,将会加剧风险的出现,给工程建设企业带来一定经济损失[2]。

三、“营改增”背景下工程建设企业的税收筹划策略

(一)加强财务核算管理

财务核算体系中,主要涉及了数据采集、整合探究、明细核算等诸多内容,工程建设企业在落实财务核算管理工作时,应该构建完善的财务核算机制,优化财务核算方式,在保证财务核算效果的基础上,借助精准的财务核算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税务处理水平的提升。在设定财务核算内容时,通常包含了多个二级科目,例如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增值税抵扣税额以及简易征收增值税等,在应交增值税科目中,还要设定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减免税额等科目,让各个税收款项更具合理性和规范性。在落实具体工作的过程中,还要优化财务处理标准和流程,结合财务核算标准来落实税收筹划工作,做好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和结算工作,第一时间实现进项税额的抵扣。此外,工程建设企业还要落实好相关票据的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实都具备一定凭证,防止发票流失等情况出现,提升财务核算质量,避免因为进项税额不能进行抵扣而给企业带来一定影响[3]。

(二)优化企业管理模式

首先,优化发票管理。在落实“营改增”政策之后,因为纳税特性出现了一定改变,企业需要对自身运营情况加以科学筹划和编制,以极大限度地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加强专项发票管理,进而实现相关税额的抵扣,缓解企业整体税负。工程建設企业相关工作人员除了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之外,还要做好税务知识学习工作,优化管理理念。因为企业受到自身运营管理理念的影响,企业管理层级以及基础层级职工在落实“营改增”之后,无法第一时间改变管理思想,这就需要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掌握充足的税务改革知识。并且,工程建设企业在开展采购材料等工作时,应该选择一般纳税人身份的企业,获取转向发票,从而实现税务抵扣,减少企业税负。其次,加强风险管控。从项目层级以及领导层级两个方面入手,对各个工程项目发票出具以及应用情况进行监管,同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此外,工程建设企业还要优化纳税人员管理,在企业内部设定专业的税务管理部门,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实现对纳税人监管,开展纳税人税务知识以及管理技能的培训工作,实现工程建设企业税务管理的完善和优化,以此提升工程建设企业税务管理水平。

(三)合理地开展纳税筹划

在“营改增”政策背景作用下,工程建设企业税负得到了全面提高,这给企业今后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的同时,也给工程建设企业税务筹划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条件。工程建设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工作前,应该做好有关数据的采集工作,并且对数据真实性和精准性进行核查。在进行税收筹划的过程中,工程建设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发展战略标准和真实状况,在迎合相关法律标准需求的基础上,对税收筹划各个环节加以细化,在给工程建设企业创造更好效益的同时,促进企业健康发展[4]。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营改增”作为我国税务改革中重要决策,针对工程建设企业而言,其不仅是一种发展机会,同时也是一项考验。工程建设企业为了减少自身税负,获取更好的效益,这就要对新型税务政策有所了解,加大对“营改增”政策的探究力度,在合理选择纳税方案的同时,结合相关法律标准,落实好税收筹划工作,在减少税务风险出现的基础上,缓解企业税负,从而推动工程建设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甘露.营改增背景下的企业纳税筹划方法分析[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0):241-242.

[2]徐莉.浅议营改增后工程建设项目的税务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6(20):305+307.

[3]苏爱虹."营改增"对工程造价控制和工程承包模式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福建建材,2016(10):101-103.

[4]王瑞亮.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问题及对策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5,11(06):23-24.

(作者单位:山西路桥集团国际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