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资产质量,规避经营风险

2018-07-09 08:35宋宝龙
财会学习 2018年15期

宋宝龙

摘要:实施扶贫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产业扶贫是扶贫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发挥国有企业的理念、技术、管理、资金优势,建立一种发展机制,目的在于激活贫困区域的发展动力,推动协同发展。在当前煤炭行业落后产能过剩、投资效益下降、环境成本大幅增加等不利因素下,国企产业扶贫项目必须通过弥补项目短板,提升资产质量,防范经营风险,逐步实现治理规范、制度科学、运作专业、管控有力、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企业。

关键词:资产质量;产业扶貧;规避风险

一、阳煤集团产业扶贫项目背景

山西省从2013年开始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即省国资委确定14户省属重点企业以太行山、吕梁山两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涉及的21个县为重点区域,适度向其他区域15个国定贫困县延伸,成立46个农业产业开发公司,规划五年累计投融资500亿元(用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250亿元,银行贷款250亿元),实施产业扶贫开发工程。集团公司产业扶贫在对口贫困县朔州市右玉县、临汾市吉县、大宁县、运城市平陆县,选择了符合当地农业发展规划、扶贫带动性强、市场前景好的项目作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大型煤矿企业的理念、技术、管理、资金等优势,以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近几年通过企业并购、新建等多种方式,按照《公司法》建成了5个产业扶贫项目公司,其中4个为混合所有制模式,基本形成了1.5万吨果品冷库、1000亩果树基地、2.5万吨果品压榨、1500吨亚麻油生产、及羊肉屠宰加工生产线、双孢菇工厂化种植(试生产),产业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二、产业扶贫项目现状分析

产业扶贫实施以来,阳煤集团建立了专职的产业扶贫管理部门,搭建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精准扶贫的体系,紧抓“产业扶贫”和“帮扶结对”两个基本着力点,竭力提升国企在脱贫攻坚这场硬战中的“组织部署、开拓创新、久久为公”三大战斗力,截止2017年,集团公司对口扶贫的临汾市吉县、朔州市右玉县达到脱贫摘帽标准,经县级自查、市级初审、省级第三方评估核查,并按规定程序在社会予以公示。

产业扶贫起源于政治任务,但最终的落脚点还是企业的效益,企业本身有效益才能发挥好扶贫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站在经济角度分析,近年来产业扶贫项目累计实现收入30030 万元,上缴税金266.37万元,占收入的0.89%;其中4个项目财务利润419.74 万元,占收入的1.39%,1个项目亏损1061.63万元,亏损占收入的3.54%。

(一)政策因素

由于煤炭市场影响,产业扶贫项目资金来源先天不足。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煤炭价格连续走低,按照《关于印发进一步促进全省煤炭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增长措施的通知》(晋政发[2013]26号),从2013年8月1日暂停提取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及转产基金。同时金融机构信贷监管力度加强,项目贷款担保的门槛提高。再加目前集团公司产业扶贫项目的合作方实力有限,项目融资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项目建设资金不足被迫分步实施,项目规划时的规模效益、产业链优势没能真正体现。

(二)运营因素

各项目公司产品单一,在项目资本金不足时,大部分投入使用了流动资金贷款,由此带来,一方面是利率居高不下,不能享受产业扶贫贷款贴息政策;二是信贷征信度降低,融资渠道不畅,个别项目陷入了“以贷还贷”的恶性循环。三是受市场的影响,项目盈利能力较低,财务指标较差,资产负债率超预警,经营风险逐步加大。

按照木桶效应分析,项目资金短缺是困扰项目的一大难题,集中表现在资金筹措难。但通过深层剖析,项目最大的短板是如何满足供给侧质量的提升。

三、围绕供应侧结构改革,从产业扶贫项目内部管理入手降本提效,实现项目高质量发展

2018年1月24日刘鹤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到“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在于供给体系难以适应需求体系的变化,供求之间存在结构性偏差,需要及时调整”。因此,通过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阶段性重点是‘三去一降一补,就是去掉市场滞销产品的库存和落后产能,去过高的杠杆率,降低成本,补上基础设施和制度性短板,从而全面提升供给体系的适应力和创新性。

(一)转变观念,管控成本,提质升级是核心

项目的一切经营活动应以成本效益观念作为支配思想,按照盈亏平衡模型,以成本管理为企业经营的永恒主题,努力以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规范流程,堵塞漏洞,防范风险是抓手

针对各项目公司基础管理薄弱的现状,从基础管理做起,一是通过梳理业务流程,分析经营风险,设置控制点、明确控制标准,制定控制手段、评价控制效果,查找管理漏洞、寻找短板,采取措施,通过持续整改、不断改善,加以管理水平。二是将现金流的风险作为重点,加大资金管控、融通和调剂的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使用成本。三是研究和把握政策,积极争取税收等优惠政策,努力降低税负。

(三)以人为本,认真监督,确保执行是关键

经营管控制的总体目标是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及企业的发展战略是否合规合法,项目资产的保值安全,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随着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正规透明,要建立授权有度、权责明确、相互制约、风险可控的内部控制系统,加强内部控制运行自我评估和独立评审,以确保有效执行。一是严格落实监管要求,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实现对各类风险的全流程嵌入式管理和全方位网状化覆盖。二是提升风险管理的前瞻性,把握风险产生的关键点,筑好风险抵御的安全线,将风险控制关口进一步前移。三是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保持案防高压态势,切实防范化解操作风险。四是创新思路,加大不良资产的清收处臵力度,在发展中控制不良,在盘活中降低不良,在处臵中消化不良。五是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确保不出现任何安全事故。

四、发挥国资产权交易平台的作用,以市场化手段推进股权有序进退、合理流动,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2017年2月9日王一新在全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其中关于办好企业与尽好社会责任的关系问题,方向要听省委省政府的,但在具體的项目决策上要听市场的。“上什么项目、怎么上项目由企业决定,坚持市场化导向”,如果省委省政府一安排,企业既不进行全面的市场调查,又不进行科学决策,简单化地就投资上马项目,一旦最终项目失败,这笔帐是该记在省委省政府头上呢?还是记在企业头上?我看是要记在企业头上,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企业自己失职,没有尽到科学决策的责任。这几年的一些重大投资项目,还有扶贫项目,大家认真检点一下,不恰当的要尽可能止损!重新审视集团公司的产业扶贫项目,由于限定在贫困县,从经济角度看,相对在交通、市场、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均没有市场竞争优势。下一步结合脱贫解困目标的实现,集团公司产业扶贫项目应未雨绸缪,围绕集团主业的发展战略,认真研判项目发展前景,对低效、无效资产列出清理规划,为优质资产腾龙换鸟,以全面提升资产质量。

五、营造产业扶贫氛围,创建“项目、品牌、资本”的发展模式,搭建更广泛的发展平台

推进产业扶贫项目转型升级,提高其集中度和企业竞争力是有效化解产业扶贫项目散、乱、弱问题的重要举措,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思路,政府要以政策引导社会资金参与产业扶贫项目;项目建成后要去虚向实地做好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等工作,真正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最后在新三板等资本市场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

六、结论

提高供给质量,持续增加优质供给,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保障精准扶贫的必由之路。目前集团产业扶贫项目在供给侧结构方面,已将阳煤新科果品推向国外市场,2017年外销率达销售额的80%;在去金融杠杆方面,积极探索发行扶贫债券,用长期债务置换高息短期贷款;在股权方面,在山西省产权交易平台减持中大公司部分股权。总之,产业扶贫必须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狠抓“三去一降一补”,现阶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通过苦练内功、强化内部管理来适应市场变化,紧密围绕打赢扶贫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要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克服困难,努力打造稳健和谐、业绩一流、快速发展的产业扶贫项目。

参考文献:

[1]相立红.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J].企业研究,2011-04-20.

[2]刘鹤.2018年1月24日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

[3]张振锋.企业成本管理工作浅析[J].河北企业,2012-8-20.

[4]王一新.解放思想 抢抓机遇 迎难而上 不辱使命坚决打赢国资国企改革攻坚战 2017年2月在全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单位:阳煤集团农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