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和能力研究

2018-07-09 15:40刘芳菲许韵聪
科技风 2018年30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创业教育

刘芳菲 许韵聪

摘要:随着社会的更新发展,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当今的中国,应届毕业生找工作也是一大难题,为此,我国政府大力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创业,以此来带动就业。在这样的政策方针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将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为学校的重点培养方案。本文首先介绍一下当今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实情况,在此基础上从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课程教学以及能力的培养进行一个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力求提升创新型人才综合素质,适应社会需求。

关键词:创业教育;应用型本科;创业型人才

由于各种创业事业的涌现,众多中小型创业企业逐渐成为发展快速的创新型经济的主力军。创新型经济的蓬勃迅速发展最强大的助力就是众多的综合型优秀人才,特别是在创业过程中更加需要拥有文化人才的注入。专注于培养创业过程所需的高校文化人才,可以缓解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紧张情况,为创业企业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我国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是随着我国的经济建设运动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所应运而生的一种本科院校,它肩负着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大历史责任。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就业方式也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对于高等院校对于学生的培养方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适应社会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开展切实可行的创业知识教育,让更多的大学生意识到自主创业的重要意义,并将此作为其人生价值,努力去实现。应用型高校要以学生的就业问题为出发点,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此外,教育课程方面要多与外界沟通交流,借鉴优秀的培养案例,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培养方案,从而提高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综合教育能力。

一、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创业教育目标不明确

一览国内应用型高校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实现目标方案,总觉得不够合理,目标的培养与实现也存在诸多的不协调。存在一些院校为提高学校知名度,广泛招生,全然不顾学校的软件设备的更新,师资力量的提升,以及图书馆等硬件设施的打造,也不考虑专业与人才的目标培养是否相适应,而是迎合学生去开设一些潮流,热门的专业,他们并未对教学方式、教学课程、教学内容以及与创业的接轨做一个深入的调查研究,也并未结合学校的教学发展特色,在实际生活中也没有进行试验,通过这种纸上谈兵的方式来直接实施,会使得后期毕业生无法在市场上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由此这类专业也逐渐变成冷门,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没有完整的文化知识体系,就业以及创业出现层层困难,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压力,经济也得不到更好的创新发展。

(二)高校创业现状

如今的社会,正是一个追求创新发展的时代,高校越来越注重大学生创业的能力培养。有些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在举办一些赛事活动,鼓励大学生创新,他们通过这些竞赛活动,高校人才各自组成团队,每个人依据自身的优势,各尽其能,明确分工,共同完成赛事任务。在这些活动中,不仅锻炼了他们临场应变的反应能力,个人的潜力得到挖掘,更加让他们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国内,随着清华北大等名校也引入一些竞赛活动,各大高校也纷纷效仿,紧随其后举办了各类赛事活动,以此来鼓励学生。

(三)大学生创业的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推进,中国不但在经济层面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文化观念方面更是得到了更新,创新已成为全球发展的一大潮流。大学正是一个人人生中慷慨激昂、风华正茂的阶段,对于外界充满了友好和希望,对于创业更是有着强烈的渴求,而且能满腹激情的參与其中。加之,国内众多高校举办各式各样的创新竞技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示范效应,便于其积累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创业营造了良好的经济竞争环境,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

二、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优秀的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培养创业人才主要目标是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其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以及交流沟通与团队协作的教育活动。创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创新型人才,能够有效推动社会的经济发展,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主力军,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创业教育具有重大的理论知识教育意义和社会实践培养作用。

三、在创业过程中,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

(一)明确目标,培养创业型人才

创业人才在具备一定的创业技能的基础上,对整个创业过程也是了如指掌,换句话说,所谓的创业人才就是为创业而生的。在了解这个意思的前提下,制定创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就要有明确的目标性和针对性。在学习创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把握住创业机会,将创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创业过程中,创建企业,实现人生价值。

(二)培养创业能力,掌握创业本领

创业人才培养中创业人才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要及时调整培养方案,更新创业课程,增设一些系统的创业理论知识课程与社会实践课程,使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此外,打造强大的师资队伍,创业并不只是纸上谈兵就能得以实现,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管理活动,需要实际性的经验能力去完成,在选择教师方面既要有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师,也要有丰富阅历的教师,这二者的完美结合向学生传达的就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不仅有助于学生创业意识的建立更有助于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从而能够真正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三)增加教学比重,掌握职业技能

培养创业人才要高度重视各个教学过程的细节,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学生的创业理论知识与创业技能可以有效的转化为实际创业所需的创业能力及相关创业活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意识到对于专业知识技能掌握的重要性,在培养其专业技术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考取相关的职业证书和专业知识技能证书,这是创业过程中所必须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众多成功人士的共通之处。

四、应用型本科大学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与能力的研究

(一)开设创业课程,完善创业教育体系

创业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思维以及意识,最终使得学生拥有一定的能力进行自主创业。就目前高校创业课程培养的现状来看,大都是关于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没有一套科学的创业教育体系。为此,各大高校应加快建设创业培养方案设计,完善创业知识课程设置,扩大师资力量,逐步建立一个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思维模式,对未来的创业之路有一个清晰的人生规划。

对于高校创业教育培养体系的建立,要通过政校企三者有机统一的合作,共同研究开发创业课程,在此基础上,重视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校企要协助高校提升师资力量的建设,创业教育课程的优化设计,创业培养方案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建立人才培養评价体系,以便于更好的掌握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就业以及创业情况等。

(二)丰富实践教学,培养创新人才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更能训练其临场应变能力,这一点是理论教学无法达到的。在现有的教学基础之上,学校应为学生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空间,举办各式各样的竞技活动,学生通过参与这些不同种类的活动,以此来锻炼提升自身的组织能力、决策能力以及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等,一些团体的活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以及个人团队意识的提升。从而,真正把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知识真正运用于实际,在实践中领悟真理,以此来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

(三)积极开展科技竞赛、科技创业活动

举办形式各异的科技竞赛以及创业活动,可以有效实现将学生在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在实践中再去领会理论知识的道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通过这些科技竞赛,创业活动的举办,学生们的创业成果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无形之中也提升了学生的创业能力水平。

五、结语

培养创新型创业人才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论是当今社会还是社会发展,科技创新进步的未来社会,都离不开创新型创业人才。从当今时代的创业现状来看,众多的高校创业人也不乏遇到形式各异的难题,创业要求创业人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商业头脑和综合素质能力,这一点,在高校培养创业人才的教学中尤为重要,高校只有在这些方面下功夫,才能真正为国家奉献,传输更多的优秀人才,助推国家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秀敏,等.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2(23):7477.

[2]李太公,等.试论高校创业人才培养[J].生产力研究,2013(3):203207.

[3]郭占元.应用型本科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2):611.

[4]夏人青,等.论高校人才培养框架下的创业教育目标[J].复旦教育论坛,2017(6):5660.

[5]许剑颖,等.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5(31):1114.

课题: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专项课题,课题名称:OBE教育模式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课题编号:GBE1317031)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创业教育
岗位、证书、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方案设计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