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医院检验科建筑设计探索
——以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检验科医学工程项目为例

2018-07-10 12:58付志勇覃丽伊
四川建筑 2018年3期
关键词:检验室综合楼用房

付志勇, 覃丽伊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四川成都 610000)

在医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检验医学得到了长足发展。检验科,作为高度依赖各类技术的重要医技科室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其工作模式已从简单的手工实验操作演变为大量的智能化设备流水线操作。伴随着检验科的巨大变革,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检验医疗空间,已成为当代医院建设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对当前检验医疗建筑进行研究调查后,笔者认为检验科由标本接收及取样间、缓冲区、检验室、检验辅助用房、办公等后勤服务用房构成(图1),其建设应从五项设计要点着手:明确规模位置;进行区域划分;组织人物流线;细化平面布局;制定装修标准。

图1 检验科构成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检验科医学工程的项目设计,作为笔者将设计理念运用于实践的一次尝试,其意义在于为当代医院检验科的建筑设计理清思路。

1 项目概况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以下简称华西四院)是一所集医、教、研,预防、治疗、康复一体的三级甲等职业病防治院。整个院区规划布置四栋楼,其中三栋为新建建筑,一栋老年及康复中心楼为保留建筑。新建建筑中,一栋为职业病防治综合楼,为20层的高层综合楼建筑,设有门诊、医技科室、住院及科研培训等相关功能用房;另外两栋为急救综合楼和后勤楼。规划总建筑面积为58 883.84 m2。

2 项目基本设计要点

2.1 规模位置

根据工程经验数据显示,检验科面积一般占医院总面积的2%左右[1]。实际工程中,综合考虑华西四院检验科任务量及平面位置等多种因素后,最后将面积定为1 580 m2,设置于职业病防治综合楼的局部第三层和第十九、二十层。其中,第三层设置为中心检验室,包括临床、生化、免疫检验室,毗邻输血室及门诊用房,以方便门诊标本的送检。其余检验室由于危险性较大,且与病人的直接联系较少,设置于综合楼最上两层。微生物检验室及PCR检验室独自为区,设置于第十九层。作为该医院的重点实验室,规模较大的理化检验室设于第二十层。

2.2 区域划分

华西四院每层检验科根据其清洁特点划分为三个区域: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2],区域划分图(图2)。各分区包含功能用房(表1)。

表1 检验科功能分区

2.3 人物流线

检验科的工作模式决定了其特有的两条流线进程。一条为工作人员流线:从清洁区开始,需换鞋、更衣、合理防护、洗手,方能进入检验区域进行工作,待工作结束后再从原路返回。另一条为标本流线:标本从窗口采集、交接或者传递,经过预处理和检测,然后进行消毒,统一进行专业收集和处理。

本项目中,工作人员与标本流线分别设置,各有其独立的出入口。其流线示意图详图3。因十九、二十层平面局限,无法设置污物电梯,所以微生物与理化检验室的污物需在消毒间进行消毒,再由专业人员统一收集,从十七层的污物电梯转运出综合楼。

图2 华西四院检验科区域划分

图3 华西四院检验科流线示意

2.4 平面布局

华西第四医院检验科分为三层,每层规模较小,因此采用单廊道式整体布局,各类房间按流线要求分别布置在走廊两侧,简单高效。每层检验科均配置了完整的各类功能用房,详图4。

图4 检验科平面布置

2.4.1办公等后勤服务用房

整个区域位于清洁区,供工作人员办公、学习、研究、开会、休息及值班使用。每层集中布置,自成一区,通过缓冲间与污染区隔开。

2.4.2缓冲区

医务人员进出检验室需在此区域换鞋更衣消毒,设置于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每层缓冲区均按换鞋室、一更室(男、女各一间)、二更室(男、女各一间)、缓冲室来设计。其中微生物和PCR检验室内部分检验用房,为防止交叉污染设置了专用缓冲间。

2.4.3标本接收及取样间

包括标本接收间和采血间,是连接检验科内外部的纽带。本项目设于三层检验科的前端部,其外部为病人等候区,并在等候区就近设置了取样卫生间。

2.4.4检验室及辅助用房

因临床、生化及免疫检验室内配有大量流水线的全自动检查仪器设备,适合采用灵活的大空间布局。本项目将这三类检验室一并设置于综合楼第三层的中心检验室内,并采用试验台划分分区,其总使用面积约为150m2。检验室内配备了相应的辅助用房:常温试剂用房、低温试剂用房、纯水机房、标本库、UPS间、洗涤间及消毒间。

微生物检验室和PCR实验室一同设置于第十九层。微生物检验室平面布局根据功能进行相对分区,分为标本接收处理、涂片镜检、分离培养、鉴定/药敏、结果报告区域,并设置了独立的结核和真菌检测。PCR检验室严格按照现有规范设计,划分为四个单独工作区:试剂贮存和准备区、标本制备区、扩增反应混合物配置和扩增区及扩增产物分析区。各工作间外设置缓冲间来减少室内外空气的交换,且各工作区之间设置传递窗来传递物品以避免交叉污染。两套实验室共用的检验辅助用房为:消毒物品用房、试剂库、UPS间、洁具间、洗涤间及消毒间。

理化检验室设置于第十九层,大空间为一般化学分析检验区,价值高灵敏度高的仪器则单独设置大型仪器检验室,并设有无机及有机样品处理室。本层还配备了相应的检验辅助用房:标准物质室、玻仪室、精密仪器室(精密分析天平)、冷凝水机房、压缩机机房、标本库、洗涤间及消毒间。

2.5 装修标准

(1)检验区室内净高按照《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要求设置为2.6 m。

(2)地面采用3 mm厚的橡胶地面,满足无缝防滑、耐腐蚀磨损、易冲洗的要求;顶棚与墙面采用50 mm厚玻镁夹心彩钢板,满足宜清洁、光滑防水、耐化学品和消毒水腐蚀的要求。

(3)工作区均设置紧急洗眼器,并在中心实验室设置了紧急淋浴间。

(4)选用防水耐热、耐腐蚀的实验室专用实心理化板作为试验台的台面。

(5)选用带锁并可以自动关闭,并设有可视窗的门,满足《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3 结束语

本文通过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检验科医学工程创作实例,对当代医院检验科设计进行了实践探索。同时,也清晰认识到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会导致检验科建筑设计的要求更加复杂多变,当前的设计手法不一定能适用于未来。面对这些挑战,设计人员应不断学习及总结,才能有效的保证检验科项目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检验室综合楼用房
糖厂检验室的改进与提高
临床基础检验室不合格标本的拒收与应对
关于某综合楼外墙贴面砖脱落原因的探讨
BIM技术在某大型商业综合楼施工中的应用
剧场扩声技术用房建筑技术条件的研究
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质量控制研究
东航武汉分公司综合用房钢结构监测与分析
某综合楼内气体灭火系统设计
浅析云铜时代之窗超高层综合楼建筑防火设计
更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