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视域下我国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均衡发展

2018-07-10 11:05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13期
关键词:竞技全民冲突

(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一、前言

全民健身计划是以青少年和儿童为培育对象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一种良好的体育态度,同时是为竞技体育培育后备人才必不可少的方式之一。竞技体育与全面健身当前存在以下假面冲突,我国大部分学校是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导致了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在教学环节出现一种冲突性现象。竞技体育训练对象为小众、长时间且有选择针对难度较高的技术练习,而全民健身则是对于大众而言,没有训练时间强度的过多要求,运动者可以根据自身爱好选择较容易掌握的技术学习。现阶段,我国体育的发展应结合时代背景,认清竞技体育与全面健身二者的必然联系,互相促进形成一个可循环体系,共同作为我国体育发展的根本宗旨。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研究围绕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冲突理论和体育包容性等关键概念,通过图书馆、中国体育咨询网、CNKI知网查阅、万方维普数据库和百链等方式收集整理了与本研究相关的77篇文献资料。针对当代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在发展中产生冲突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为本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访谈法

利用参与近年成都体育学院举办的专家学术讲座,访问《体育科学》与《中国体育科技》副主编李晓宪、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原召集人田麦久教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的各别项目管理学者。

三、研究结果

(一)坚持竞技体育事业的包容性增长

争取适宜数量金牌维护大国形象的同时,坚持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均衡发展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举措。构建竞技体育的“第二历史任务”—通过竞技体育努力为本国营造互利共存和谐世界环境,实现持久平衡发展目标[1]。竞技体育优先发展带动群众体育均衡发展的演进,正是竞技体育的热情与比赛激烈程度,追求自身极限突破的渴望,点燃了全民健身的激情,加上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明星效应,促进群众体育意识的形成[2]。受“金牌战略”影响,我国竞技项目运动员普遍存在运动年龄小、运动寿命较短的特征,但同时也从侧面上反映出我国年轻运动员层出不穷,群众体育中优秀体育人才输出量大,体育后继力量兴旺这一事实。

(二)科学认识全民健身面临的诸多困境

由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最新国民体质公报中得出:我国国民体质总体水平有所提升,成年男性体质有所下降,女性和学生体质增高。市民锻炼的意识较弱,是导致心肺功能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锻炼心肺功能最好的运动就是走路[3]。为何最简单有效的走路运动成年男性都不能持之以恒?主观上大部分归咎于公共服务设备、场地不完善、国民体育健身意识不强弱、饮食不规律等。但就客观上而言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工作压力大、时间长,有经济实力没时间运动的现状。第二、2015年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十面霾伏”在全民健身热情高涨,场地、时间、教练都具备的情况下,却没有良好的自然环境(空气品质、光环境、热环境)能让人健康锻炼。第三、饮食方面与当前快餐的流行、食品健康问题导致身体形态不均衡。

(三)理论借鉴:冲突理论视域下我国体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没有正常的冲突也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因此冲突和变化对于人类社会是完全必要的,具有积极意义[4]。基于此,我国竞技体育竞争力的现实困境如下:

表1中国竞技体育按竞技能力主导因素分类表

Table1ClassificationofChinesecompetitivesportsbasedoncompetitiveabilitypredominantfactor

大类亚类项目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型举重▲、跳跃、投掷技能主导类难美类体操▲、艺术体操、技巧、冰舞、花样游泳、跳水▲、花样滑冰、武术(套路)技心能主导类准确性射箭、射击▲、弓弩技战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排球

(注:带▲符号为我国竞技体育传统优势项目)

我国传统优势项目面临着增长空间接近饱和,成绩提升难度大,竞争日趋激烈等发展现状[5]。我国体育工作应顺应时代进步,“保传进新”,保障传统优势项目同时,尊重竞技的等价性(表1)。根据项群划分原则优化项目布局,结合我国群众体质特征,借助运动动作迁移规律,着重培养以技能主导、隔网对抗类等除优势项目外的其它同类项目,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争取实现稳中求进的目标。

四、研究结论

(一)我国体育事业的下一发展目标

应根据现实制定,在实现竞技体育“保强护弱”的情形下,依靠竞技体育在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社会效应作用,它所具有规范性、等价性、公平性、公开性、教育性、观赏性,使体育具有更广的传播能力,促进《全民建设》战略计划进一步推广,提高人们参加体育运动锻炼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群众体育民族荣誉感形成。

(二)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的发展并不冲突

二者之间不是分蛋糕,你多我就少,他们两者之间密切相关。竞技体育虽率先完成了第一历史任务且为推动群众体育观的树立打下基础,但可持续发展仍面临困境,需通过改革构建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机制和完善其发展理念。为此,要不断培育专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同时借鉴项群理论研究,实现竞技体育各项之间协调均衡发展,发展进程中要坚定不移地促进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二者相互包容,深化“体育民生,体育精神,体育文化”的工作内涵,抓方式创新探寻可持续发展之路,从而促进体育工作科学化发展,为建设中国体育强国地位提供现实依据。

猜你喜欢
竞技全民冲突
全民·爱·阅读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竞技精神
可持续全民医保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花与竞技少女
“邻避冲突”的破解路径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