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 从鸡毛换糖到全球电商

2018-07-10 06:06王翀鹏程
华声 2018年6期
关键词:小商品鸡毛摊位

王翀 鹏程

在浙江义乌廿三里街道的拨浪鼓广场上,有一组“鸡毛换糖”的铜像,这里是闻名世界的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源地。义乌的40年,成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进程的缩影。

60岁的何海美是义乌的第一代摊贩,也是义乌商贸城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她看着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自己也从一个小商贩,做到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长。

拨浪鼓带来的生意

“义乌人经商的故事,还要从拨浪鼓说起。”何海美说。

拨浪鼓是义乌第一代商人的“身份证”。早年间,义乌一带农民每年冬春农闲的时候,肩挑担子,手里摇着拨浪鼓走街串巷,用自家土产的红糖或饴糖做成的糖饼、糖块,去别家换鸡毛一类的毛发。人们叫他们“糖担”。

鸡毛在义乌的历史上扮演了两个角色:商品和肥料。义乌人多地少,尤其是东北一带,黄土地酸性强,肥力差,人畜肥料解决不了粮食增产的问题。

为了解决肥料来源,农民们发明了用鸡毛沤肥的方法。把收上来的好看鸡毛挑出来绑成鸡毛掸子,叫卖换钱,差一些的插在稻子下面做肥料。

糖担的拨浪鼓声响遍大街小巷,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

上世纪70年代末期,糖担们发现,小百货比糖块更有市场,换鸡毛的效果也更好,还能从中赚点小钱。由此,糖担的命运拐了弯,而演绎这种变化最生动的场景是在廿三里。

廿三里集市是大家自发组织的。逢“一四七”上午九点到十一点开市。人们提着篮子、背着布包,在这里交易需要用的东西。

当时义乌县政府对小百货经营态度是“上面没有开口,农民经营不支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采取“明管暗放”的办法来管理集贸市场的小百货经营。因此,当时经营户没有固定摊位,他们露天经营、提篮叫卖、沿街沿路摆流动地摊。

“赚钱这么容易”

廿三里集市是義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的雏形,很多义乌企业家从这里淘到了第一桶金。

何海美的老公在工厂上班,一个月工资只有三十几块钱。何海美没有工作。1978年,在部队当兵的哥哥回来探亲,随身带了几张古装电影《红楼梦》的照片和明信片。当时,义乌电影院正在热映《红楼梦》。

“红楼梦这么火,要不我们搞几张照片去卖卖?”一句玩笑话,立刻引起了何海美的兴趣。

当时,小摊小贩处处面临“封杀”,一旦被发现,要背负着“割资本主义尾巴、投机倒把”等罪名,还要没收东西。何海美把十几张照片放在信封里,往怀里一揣就出门了。

刚刚看完电影的人意犹未尽,看见电影剧照,喜欢得不行。第一天开张,何海美就赚了6块钱。

这是她第一次觉得赚钱这么容易。《红楼梦》放了三天,何海美赚得三十几块。到廿三里市场之后,她的生意做得更大了。那时候,万元户都很少见,到1980年,何海美已经有五万元存款。

1979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在各地农村试行,《草案》明确指出:“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不得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加以取缔”。商品经济在一些地方逐步解冻,手工制品、农产品摆上了集市……

何海美也感到了变化,虽然还是要偷偷摸摸地卖东西,但已没有人再割她“资本主义尾巴”了,她开始拓宽经营渠道,什么好卖就卖什么,年历、太阳帽、手套、尼龙袜子……

市场来了

1982年,何海美已经做了4年小生意,但一直是流动摊贩,还经常被有关部门赶着跑,被没收物品。她渴望能光明正大地做生意。

一天,何海美卖的尼龙袜子被没收了。沮丧之时,她在街上看到了时任县委书记谢高华,就把货被没收的事情对他讲了一遍。“我说我这个货是上海城隍庙拿来的,城隍庙都好卖,我们为什么不能卖?”谢高华点点头,说回去调查一下。在深入调研之后,谢高华决定开放义乌小商品市场。

何海美参加了那场由县政府召集全县乡镇干部和200多名经营户参加的会议。谢高华在会上说:农民要富裕,就是要允许农民参与经商。大家都要支持,谁也不能眼红!

谢高华说完,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何海美激动地哭起来。

1982年9月5日,在一条臭水河上,用水泥板搭起了简易摊位。政府将原来流动的摊位统一集中。义乌第一代马路市场——湖清门小百货市场悄然开张。何海美也成了市场的第一批商户。

当时专管湖清门市场的工商所副所长徐至昌还记得,湖清门的生意非常红火,经营户头天拿来的货,第二天保准能卖光。后来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经营大军从湖清门向新马路两头延伸。

后来,县政府增设摊位,每个摊位每年2000元租金。当时,人均月工资只有三四十元。结果,摊位几天就租完了。

1984年,义乌正式提出“兴商建县”的发展战略,义乌市场的发展驶上了快车道。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给义乌小商品市场又带来了春风。

1984年12月6日,第二代义乌小商品市场——新马路市场建成,正式更名为义乌小商品市场。商户们搬进了水泥摊位,钢架玻璃瓦棚顶挡住了烈日暴雨。两年后,市场第三次搬迁,移址城中路边,投资440万元,占地44000平方米,设固定摊位4096个,临时摊位1000多个,当年的市场成交额就突破亿元大关。

1992年,市场第四次移址扩建,第四代义乌小商品市场“篁园市场”正式建成。

也是在那一年,“义乌小商品市场”二次更名,改为“浙江省义乌市中国小商品城”。

如何让奇迹延续

义乌是个“巨人”,但“大”却始终受制于“小”——拥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但市场以经营低档次、低技术含量、低品牌附加值产品为主,一直处于产业链低端。

商户刘萍娟时刻都有危机感。“义乌没有自己原创的东西,外面流行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如果一直不创新,早晚会被淘汰。”

不久前,她应沙特阿拉伯客户邀请,前往当地进行考察。回到国内,刘萍娟根据当地建筑风格,设计了一款花纹木柄锅,沙特阿拉伯客户看到样品后,当场就下了订单,价格是同类产品的10倍。

和刘萍娟一样,很多商户开始改变产品定位,不再走低端路线,转而发展高端定制和高质量商品,也有人创出了自己的品牌。

在义乌,“转型”是常被人们挂在嘴边的词。通过加快自身转型,义乌市场已经找到一条与电子商务和谐共处的发展之路。从线下到线上,从“鸡毛换糖”到“全球电商”,义乌已连续四年位列“中国电商百佳县”榜首,并获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猜你喜欢
小商品鸡毛摊位
水果摊的主人
中国最大小商品市场的另一面
一个摊位富了一家人
鸡毛鸭当树
捐鸡毛
小商品产业集群发展策略分析
母亲的摊位
小商品名称中的成功修辞
张飞丢鸡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