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我国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8-07-10 12:34宋沙沙
智富时代 2018年4期
关键词:不足人才培养信息化

宋沙沙

【摘 要】信息技术的创新和迅速发展使会计理论和事务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重心由会计核算转为内部控制、财务分析和风险管理,外部环境变化对会计人才职业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才除了具备会计知识和管理知识,还要具备计算机操作和信息系统管理能力,以及使用信息系统进行会计分析、预测、决策的能力。高校本科会计教育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关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信息化;本科会计教育;人才培养;不足;策略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等信息的技术使社会向信息化转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技术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意义。会计目标是为管理层进行经济决策时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而且会计信息本身具有很高的综合性特征。随着ERP系统功能不断得到完善,会计工作更是发生了质的变化,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重心由记账核算转为内部控制、财务分析和风险管理等管理领域。文章以为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本科院校会计教育模式为研究对象,找出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建议和措施,希望为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本科会计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一、信息化背景环境下会计职业能力新要求

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导致传统会计的核算能力最终被信息化技术代替,同时,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企业管理系统的一部分,会计部门和企业部门相关合作,因此,需要会计人才在具备核算能力的基础上,具有企业一些相关能力。信息化发展对会计人才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会计行业要求会计人才具备的前五项能力素质为职业判断能力、决策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但我国当前会计教育仍然把重心放在会计核算能力的发展上,对会计专业学生非核算能力的培养相对不足。

二、信息化背景下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

(一)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一致

会计教育的核心应当是为学生发展奠定基础,当前教学目标仍然停留在会计电算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上,过分强调会计信息的核算处理、计量、记录和报告,非技术能力训练不足,导致培养的会计人才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差,不懂如何利用这些生成的信息解决日益复杂的管理问题。但一部分教师已注意到行业需求的变化,将教育重心转到培养具有良好的现代会计科学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方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会计人才,以适应企业人才需求。

(二)课程体系陈旧并缺乏信息化方面的课程

当前,高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一系列问题,首先,公共基础课程设置较多,例如,大学语文、高等数学等,占用了大部分学时和学分,导致学生低年级在公共基础课程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高年级时专业课程安排过于紧密,难以应对,学生学习效果欠佳;其次,缺乏信息化方面的课程,例如,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经营沙盘模拟、计算机审计、内部控制等课程,一般只有会计信息化一门课程,主要讲授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账务处理的过程,这样培养出来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在知识结构、核算能力和其他职业能力上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最后,实践教学开设門数少、模式单一,多为一门课程结束后的基础性、核算型的会计软件实训,缺乏计综合实训以及会计分析等管理型实训,导致教学效果不突出,培养出的会计专业毕业生难以适应会计信息化要求。

(三)创新性方法使用效果不理想

当前,会计教学中仍然以教授为主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培养,而且大多只是讲授简单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操作,没有实际应用信息化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记住这些知识点,缺乏对知识点的深度理解,更无法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会计实践中。这样的教学方法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案例教学、角色模拟、自学和指导性教学等创新性教学方法能够训练学生的沟通能力、分析能力等能力,解决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难、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但在教学中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同时会计教学中对信息技术利用程度不高,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等技术设备的作用。

三、信息化背景下本科会计人才培养策略

(一)合理构建课程体系

信息化背景下的会计人员不但具备核算能力,还要具有信息获取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决策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等非核算能力,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促进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融合,构建合理的会计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在课程内容上做到理论知识讲授与能力训练整合,在专业教育中嵌入非核算能力教育。

(二)增加信息化方面课程

当前,高校会计教学课程体系中,信息化相关课程较少,缺乏对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增加信息化方面的课程,通过开设会计信息技术综合、通用会计软件操作和使用、XBRL理论与应用、VBSE会计模拟实训系统、Access数据库、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电子数据处理和开发、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等课程,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和计算机系统分析、设计方面的基础知识,同时,能够运用办公软件和信息化工具完成财务处理、分析以及系统的维护处理工作。另外,还要培养会计专业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完成会计的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拥有数据获取、整理和分析能力,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效决策信息服务。

(三)将企业经营管理环境嵌入实践课程

为了提高会计人才的综合能力,要重视实践课程,除了基础会计软件实训,还应该增加财务信息化模拟实践、综合模拟实验、计算机审计、企业经营沙盘模拟等实践课程。通过加入企业经营管理环境,可以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提高高年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体验团队协作的氛围,培养综合能力和全局素养。如ERP沙盘模拟企业经营系统,为会计实验教学搭建仿真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将复杂抽象的财务及经营管理理论以最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学习,使学生在市场分析、战略制度、财务管理、现金流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将各类资源、计划、管理信息及时有效地以会计信息形式表达。

(四)培养复合应用型会计人才

信息化背景下会计人才需要既具备财会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又具备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以及对信息的反应和驾驭等综合能力,可以灵活地使用计算机解决财会业务并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实时、有效的信息。高校要结合这一背景,着眼于为会计专业学生发展奠定基础,使其能更好地适应职业要求。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应围绕打好基础、培养创新、提高能力这个中心任务,积极创造硬件和软件条件,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高校本科会计教学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具有扎实的现代会计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具有终身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会计人才。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化的背景下,要创新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传统培养方式中的弊端,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增加信息化方面课程,将企业经营管理环境嵌入实践课程,培养复合应用型会计人才,提高会计人才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康俊.高校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18):148-149.

[2]李杰.构建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08):87-88.

[3]徐俊华.论本科院校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方法[J].时代教育,2016(21):22+29.

猜你喜欢
不足人才培养信息化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关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