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鸟故事集》:东西使者的故事

2018-07-11 07:26于慧
出版广角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故事集青鸟想象

【摘 要】 《青鸟故事集》独辟蹊径,从东西文化交流使者的角度切入,用想象带领读者重回历史现场。作者以青鸟的文学形象来解释东西方之间的使者,结合历史史实多角度分析商人、翻译官作为使者的故事,并用知识和权力的关系对这一历史进行解读,从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寻求新的思路。

【关 键 词】《青鸟故事集》;使者;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单位】于慧,呼伦贝尔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11.026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曾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因为“当代史和其他一切精神活动恰恰一样,是在时间之外的,没有先后之分,是与其相联系的活动同时形成的,它和那些活动的区别不是编年性质的,是观念性质的”[1]。人类在从远古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中也是如此,历史和现实的界限并不那么明确,所以我们才能以史为鉴。今天,世界主义和国际主义越来越多地被人所提及,不管是经济还是文化都在走向合作与融合的道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任何普通的个体都能成为沟通的使者。然而,在千年前这一切却是无法想象的艰难,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沟通只能依赖特定的使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敬泽的新作《青鸟故事集》讲述了东西使者的故事,作者用审慎的目光带领读者重回历史现场,如同考据家一般带领读者穿梭于千年以前的人与物之中,寻找藏在历史缝隙中不为人知的使者们,用文学的想象记录他们的故事。

一、《青鸟故事集》使者的丰富内涵

1.使者的文学意象:青鸟

在《青鸟故事集》中,作者从文学中找到了契合使者的意象:青鸟。在中国文学中用青鸟作为文学意象并不少见,在《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曾提到过这种鸟,“有三青鸟,赤首黑目,一名曰大鵹,一名曰少鵹,一名曰青鸟”[2]。这三只红脑袋黑眼睛的青鸟是西王母的座下神鸟,为西王母取食传信。比起我们尚能描摹模样的飞鸟,这种存在于神话中的神鸟更令人难以捉摸。西方文学中也有青鸟的形象出现,在梅特林克创作的戏剧《青鸟》中,两个孩子所寻找的青鸟作为幸福和希望的象征,更是充满了神秘感。《青鸟故事集》中的青鸟更具象化,是一个个穿梭在东西方之间传信的使者:鲁布鲁克、费尔南·门德斯·平托、盖略特·伯来、利玛窦、马戛尔尼、鄂本笃、斯文·赫定、马儒汉、袁德辉……一个个有名或无名的使者,向东西方传递着友好或是敌对的种种讯息。作者以翻译史作为切入点,考证了“译”字正是出于鸟,因而精通外语,东西方互通有无的使者们是历史天空中的青鸟。作者在跋中也言明了创作此书的缘由:“这本书写的皆是此地与云外异域之间的故事,书里的人原也是西王母座前之鸟,所以,名为《青鸟故事集》。”[3]青鸟在东方和西方的天空中往返翱翔,从过去飞向未来,时间和空间在这里交织汇集。

2.使者群体的变迁:从商人到翻译官

东方和西方的交流是从物的交流开始的,在唐朝人眼里,珍珠是和波斯人有关的,而宋朝精英阶层所钟爱的龙涎香则来自遥远的阿拉伯,古代的人们已经开始通过物的交流想象着遥远的世界,“驱使人类中的一部分去结识另一部分的原初力量既不是亲善的意愿,也不是求知的好奇,而是对‘物的想象,是在‘物的交换中产生出来的巨大的价值剩余”[3]。这些将物与物在东西方之间传递的青鸟便是来往于中原和西域的商人,他们穿梭在风卷黄沙的不毛之地,带着族人的期盼和疑惑,踏进和他们一生的命运产生纠葛的国家——中国。物实现了精神的传递,但这种传递源于西方对东方物的想象,这种想象促使他们想要亲自站立在远方的神秘土地之上,聆听最真实的声音,于是国王开始派出真正的使者,带来远方的人的声音。《青鸟故事集》中用大量篇幅描写了一个个使者和他们的事迹:纪尧姆用欧洲头脑想象东方的神树,为蒙古帝国铸造了银树,用传说的力量将王朝的道德权威变得更加无可撼动;利玛窦为中国带来了钟,从此这个古老的帝国开始捕捉到了时间……作者用恢弘的笔将历史的真实和想象交织在一起,用一双睿智的眼睛去探寻史书上寥寥数语背后的波云诡谲,用一颗包含人性关怀的心去体察青鸟们的踟蹰与勇敢,将它们的故事编织,理清飞鸟的谱系。

东西方的交流经历了从物的交流到人的沟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青鸟们的构成也从以商人和冒险家为主,渐渐加入了传教士、使臣、画家和作家。商人和冒险家喻于利,他们对个人利益的重视大于对人类整体利益的重視,而不管是传教士、使臣或是画家、作家,他们身上总有宗教的、政治的、艺术的使命,这些使命是关乎他们自己民族或是全人类的信仰,而这些信仰对东方的中国而言是一种陌生的、他者的审视。作者重点记述了翻译官这样一个群体,首先从文字的考证出发,《说文解字》中“译”字源于“率鸟者系生鸟以来之”的“囮”,是“捕鸟用的繇子”。作者用老汤姆滥竽充数翻译的故事与宋美龄在蒋介石和蒙巴顿谈判时倒戈的故事还原了在西方文化凌驾于东方文化时作为“鸟媒”的翻译官们的“欺骗、背叛和虚荣”,“在两种语言、两种权力之间,他们暗自窃得了第三种权力,一种暧昧的、游戏的权力”,于是“泥泞淫雨中,从1837年走到了1943年,中国还没有找到可靠的翻译”[3]。正是这些误解,让在历史长河中的掌舵手们一次次偏航,从而被抛弃在前往现代的大潮中,误解的瞬间汇聚成误解的历史,隔阂与间隙由此而生。在《青鸟故事集》中,作者记录下这些误解的瞬间,当读者跟随作者回到历史现场时,往往会扼腕叹息,小小的误解也许正是一个时代改变的开始。尽管从一种意义到达另一种意义的路如此艰难,误解之上总会叠加新的误解,但作者依旧给读者留有希望。在历史中不被注意的角落里,一个被英国人称为“小德”的中国人用自己苦习的英文准确翻译了有关于西方世界的文件资料,并将这些资料交给一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林则徐,这些资料辗转被送到了魏源手中,《海国图志》由此写成。

3.使者的使命:破除知识与权力的魔咒

猜你喜欢
故事集青鸟想象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彼得兔故事集 第九篇 小松鼠纳特金的故事
青鸟
彼得兔故事集 第一篇 两只调皮的小老鼠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彼得兔故事集 第一篇 小兔子本杰明的故事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欣赏美的眼睛——读《青鸟》有感
青鸟“战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