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体育发展的内、外部因素探究分析

2018-07-12 08:29
运动 2018年10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公民社区

陈 阳

(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居民身体活动量明显减少,身体活动不足是导致人体死亡的第4独立因素。体育活动已经成为增强国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最积极、最有效、最经济的生活方式。而体育活动相对于其他社会活动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时常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给我国相关的体育管理部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篮球场之争本是小事一桩,却能够通过网络传播在社会上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件事,不是个案,而是一种现象。在这种冲突之下,互怼和围殴只会加剧矛盾,指向政府和所谓的言语攻击,从根本上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在资源约束之下,只能在互相尊重、互相妥协下寻求共生。因此,对社区体育进行动机诉求和矛盾冲突的探究分析,既能帮助和规范矛盾双方的正当权益,也能为今后的立法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社区体育概述

社区体育是指由特定社区的居民在社区范围内就近组织和参加,运用社区内的简易体育器材和设施,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项目达成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社会交往等目的的群众体育活动。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注重体育健身,参与体育活动。早在1995年国务院就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16年又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旨在政策方面确保人民的运动健身权利。社区体育是中国体育类别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群众体育范畴。随着我国土地改革的发展,人民的居住环境在逐渐地向社区化转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范围。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对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管理有严格的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2号)《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中规定,体育设施管理单位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充分利用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传播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开展文明、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但实际体育设施和制度的建设往往落后于社会的改革发展,不能满足社区公民对体育运动的需求。因此,在社区体育的开展过程中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纠纷,严重阻碍了社区体育的开展。社区体育主要针对对象是成年人及老年人,它的开展不是为提高社区成员的竞技水平,也不是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主要是为成年人及老年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而开展。社区体育参与人口较多,无论是从年龄、职业等类别来说,都是一个具有丰富人物特性的活动。因此社区体育具有自愿、随意、大众、健身和娱乐等特性。社区公民可以根据各自不同需要参与其中,既在无形之中达到健身作用,又在主观想法上达到自己的目的。总体来说,社区体育的良好开展,既增强了社区公民体质,又丰富了社区公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与国家战略方针、政策意志相得益彰。

2 促进社区体育发展的内部动因

国民体质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富强、文明的重要标志。自《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体育事业的强盛崛起,促使了我国人民体育运动健身热潮的广泛开展。各类由政府、民间团体、个人组织的体育活动迅速开展起来,广场舞、快走就是最好的实例。社会的发展带动大批的农村人向城市定居,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人均寿命。同时,人口老龄化的加重,促使大批老年人下岗失业而无事可做。基于对健康的考虑和娱乐的需求,多数老年人加入到社区体育的活动当中,在与同龄人参与运动的过程中愉悦了身心,健康了自己。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焦点,同时也在为增强青少年体质、增进健康方面做足了功课。随着社会形式的转变,当人们进入社会,步入工作岗位之中,除去正常的工作时间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与旁人进行情感等各方面的交流,因此,许多人进入到社区体育运动中,目的是在共同兴趣爱好的圈子中找到知心朋友,交流谈心等满足个人的情感需求。由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社区体育运动优点众多,且符合社会发展、顺应历史潮流。

3 阻碍社区体育发展的外部因素

3.1 场地设施问题

经调查发现,大多数社区都建有室内室外的体育公共服务设施,但室外设施材质多为金属,长时间的日晒雨淋使得器材使用寿命变得极为短暂。后期又没有专业人员进行维护和保养,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可以说是形同虚设。室内体育包括羽毛球、乒乓球、台球等一些项目,但开发商在楼盘的设计过程中对室内体育公共服务场地的考虑总是不尽如人意,只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室内体育项目受运动场地的影响也不能很好的开展。要使我国社区体育更好的开展,必须解决上述的相关问题。现阶段,虽说我国就人民大众体育活动场所问题已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如各省、市《学校体育公共场馆器材对外开放管理办法》等,极大限度的缓解了我国当前社区体育运动场所不足的问题。但笔者认为,这并不是解决社区体育运动场地器材等问题的关键,重要的是切实做到保障相关设施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2 侵权行为问题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下简称《体育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体育走向法制化道路的重要标志,对人们在参与体育活动中的行为进行了规范,并且也保护了公民的体育运动健身的权利。例如,《体育法》中第2章就是社区体育,第10条规定国家提倡公民参加社会体育活动,增进身心健康;第12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为公民参加社会体育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支持、扶助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城市应发挥居民委员会等社区基层组织的作用,组织居民开展体育活动。国家首先在制度上保障了公民的健身权利,但我们都知道,“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这就告诉我们权利义务是相互的,互相尊重才是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当前社会上非常流行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莫属于“广场舞”,并且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从本质上来看,这是公民正常的体育健身锻炼,表现出了积极向上的意思,但是,在广场舞的活动中,或许是沉迷于跳舞运动,参与者们音响设备严重影响到了附近居民的生活。广场舞扰民事件也愈演愈烈,社会体育活动矛盾冲突就此产生。2017年5月31日,洛阳王城公园篮球场之争,问题的产生就是因为青少年需要篮球场地运动,而广场舞参与者同样需要场地进行活动,同时间同地点问题的发生,使得矛盾最终被激化,究其原因主要是场地的不足,活动范围受限。从这2点也充分体现了现阶段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矛盾关键所在。

4 结 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社区体育运动的关注力日益提高,并从多方面管理促进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社区体育发展符合当前人民大众需求,契合国家政策,对我国体育的发展、国民体质等问题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社区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场地器材等设备不足和一些侵权问题的发生。笔者认为,当前首先要做的是有关部门能够建立和完善社区体育管理运行机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合理开发,注重社区成员的实际需求;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为出发点进行现代化建设。通过相关问题的改善促进我国社区体育朝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公民社区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体育运动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呆呆和朵朵(13)
影像社区